羅黎明
摘要:就目前我國公路工程項目投資情況來看,普遍存在的共性是投資周期長、投資金額大、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因素,可想而知,公路工程項目的投資風險也必然較大。所以,深入開展對我國公路工程投資風險管理的研究,可以促使公路工程相關企業(yè)更加重視所開發(fā)項目的投資與風險衡量,積極掌握項目開發(fā)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分析投資風險與經濟利益的相關性。文章主要介紹了公路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的概念、主要類型,分析了我國公路工程企業(yè)風險管理的現狀,最后詳細給出了公路工程投資風險管理的程序。
關鍵詞:公路工程;投資風險;現狀;風險管理程序
由于在公路工程的投資決策中,客觀存在著不確定性,即投資風險。投資風險不可避免,所以公路企業(yè)有必要對它進行正確的評估與分析,將投資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降到可承受程度范圍內。由于投資活動所需的條件、外部環(huán)境等影響因素是動態(tài)變化的,人們又往往只能根據過去已經發(fā)生的數據結果和積累的經驗來做出判斷,所以這些判斷往往不一定準確,且判斷所以來的經驗數據間隔的時間越遠,判斷的準確性可能更低。
一、公路工程項目投資的主要風險
公路工程項目的投資風險主要來源于投資周期長、投資金額大、投資回收慢等特點,相關企業(yè)在決策投資項目前應當充分考慮項目可能面臨的風險程度、風險類型等一系列問題,為投資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一般來說,公路工程項目投資風險按照風險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以下六類:環(huán)境風險、技術風險、法律風險、經濟及財務風險、經營管理風險、政治風險。
1. 環(huán)境風險。公路工程項目的環(huán)境風險,主要是指自然風險、環(huán)保標準的重新修定等。
2. 技術風險。指科研成果在轉化為新技術、新產品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基本特點,即其開發(fā)出來后能都經受市場的考驗。出現技術風險,即意味著企業(yè)開發(fā)的技術未被市場所接受,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造成技術風險的主要原因是設備質量缺陷、設計和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未達到標準、施工規(guī)范不達標等等。
3. 法律風險。指由于缺乏健全的風險投資方面的保護性法律,而造成企業(yè)無法獲得合理法律保護,受到損失的風險。
4. 經濟及財務風險。該風險主要包括市場風險和金融風險。其中市場風險作為項目風險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主要包括市場需求的變動、資源價格的變動等。金融風險主要變現為利率變動風險和匯率變動風險、信貸管理制度的變化、貨幣兌換制度的變化等。
5. 經營管理風險。該風險是指在公路工程項目的管理過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導致投資失敗的風險,導致該風險的主要因素是管理者缺乏管理經驗和足夠的管理能力,例如管理層錯誤的決策則很可能引起整個項目的失敗。
6. 政治風險。該風險是指國家政策,尤其是經濟相關政策的變化而造成的,企業(yè)沒有足夠的能力做出應急反應,則很可能會直接導致投資項目的失敗。政治風險還包括由于國家政局、居民生活環(huán)境不穩(wěn)定等原因造成的經濟環(huán)境不穩(wěn)定,使項目投資失敗。
二、國內公路工程投資風險管理的現狀
我國的公路工程投資風險管理與發(fā)達國家項目相比尚處于起步階段,主要表現為落后的工程投資風險管理,公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設計的領域十分有限,特別是公路工程建設市場基本處于空白狀態(tài),沒有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系統(tǒng)的管理制度。公里工程建設是我國基礎建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由地方交通主管部門負責管理,這樣的單一管理模式造成了管理理念落后、監(jiān)督機制缺乏、風險意識不足等一系列問題。造成這種管理現象現狀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國家項目風險管理程序中缺乏風險分析這一程序,另一方面是業(yè)主不重視風險分析,沒有意識到風險分析可以極大地提高項目可行性研究的準確性。公路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管理的缺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1. 政府部門一手包辦了公路工程建設全部活動的管理,包括最初的立項、審批,到后期的具體設計與實施,再到最后的工程養(yǎng)護。在這樣一個封閉的運行系統(tǒng)中,內部各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運作不協調、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任一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風險的產生。
2. 目前項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現象較為嚴重。特別是以承包商為代表的利益主體往往只考慮眼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顧一切從施工企業(yè)中獲取較多的利潤,縮減一切成本,甚至不惜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來建設項目,導致項目無法達到質量要求,產生勞民傷財的質量事故。在市場競爭加劇和越來越規(guī)范化的市場建設中,承包商如果繼續(xù)惡意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會導致自己經濟利益蒙受損失,甚至會導致其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面臨破產威脅。在現實的工程施工中,因缺乏系統(tǒng)的質量風險管理而造成巨大財產生命損失的案例比比皆是。
3. 交通部門作為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最主要管理者,同時承擔著管理者、建設者的角色,這就容易導致管理混亂、職責不清等情況的發(fā)生。導致風險產生時,沒有人愿意出面管理和承擔,只能眼看著風險越來越大,達到無法控制的地步,造成嚴重的損失。在這類工程施工中,如中途運營發(fā)生風險,在無法追究當事人的情況下,只能由國家來承擔損失。隨著目前公路建設籌資、融資方式的越來越多樣化,加上政府只能的逐漸轉變,企業(yè)在施工過程中,已越來越重視程序的規(guī)范化以及法治觀念的重要性,隨著這種趨勢的發(fā)展,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管理必將被重視起來。
4. 缺乏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專門機構和人員。對風險管理的長期忽視導致不管是政府相關機構還是項目的管理者、實施者都沒有意識去建立專門機構來對公路工程項目進行規(guī)范化的風險管理,目前這方面的人才培養(yǎng)也很缺乏。
三、國內公路工程投資風險管理的程序
1. 建立公路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管理模型
公路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管理是一個循環(huán)的、連續(xù)的過程。結合相關的具體情況,運用一些大型的高風險項目的風險管理實踐經驗,分別從風險識別、分析、評價、應對、監(jiān)控這五個階段來建立風險管理模型。
2. 識別風險
識別風險是項目風險管理的基礎,是一項細致而復雜的工作。風險識別需要按照特定的步驟來進行,采取先進的方法逐層次地分析各種現象,并識別可能存在的風險。
識別項目風險是貫穿在整個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的,并非一次性完成,要隨著工作的開展后,不斷重復地進行,并且結合實際,隨著補充可能遺漏的風險。一般來說,公路工程項目風險識別的過程如下。
(1)搜集項目建設的有關資料。
(2)現場調查法。
(3)建立風險清單。
(4)識別各種風險因素推測其結果。
(5)計算風險發(fā)生概率與風險損失后果。
(6)建立風險事故樹。
(7)征求專家意見。
(8)解釋風險識別。
3. 風險分析
分析風險主要是指分析風險產生背后的原因和風險的屬性,為后續(xù)的風險評估做準備。
(1)熟悉和了解項目風險清單上的已被識別的風險。
(2)分析風險屬性,并歸類。
(3)對風險進行層次分析,分析風險產生的原因。
4. 評價風險
評價風險的過程實質是一個給項目投資風險分等級并進行排序的過程。常用的風險分析評估方法有以下幾種:調查、模糊數學法、層次分析法、CIM模型法、敏感性分析法和專家打分法等。
5. 應對風險
應對風險是指在項目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很據已經識別和分析評估的風險結果,來研究如何應對風險,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在公路工程項目風險處理的實踐中,人們往往采取風險避免、風險轉移、風險減輕、風險自留、風險預防和風險利用這幾種風險應對策略。
四、結論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拉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yè),在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公路工程建設則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代表。公路建設有著自身的復雜性,產生風險的可能性較大。本文立足于公路工程項目的投資風險類型,提出了我國目前在公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并給出了風險管理的具體程序,包括建立模型、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應付風險等。較好地運用風險管理,能夠明顯減少風險事件的發(fā)生和損失,實現項目投資目標。
參考文獻:
[1]朱智釗.公路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管理研究[D].中北大學,2014.
[2]孫曉明.建筑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管理研究[D].重慶大學,2014.
[3]閆飛.公路工程項目投資風險分析及評價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3.
(作者單位:浙江省龍游縣交通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