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國成
【摘 ?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給高中階段思想政治課教學注入了全新的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思想政治課教學要著眼于當代社會的發(fā)展和高中生的成長需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針對性,時效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書本中了解國家動態(tài)、社會形勢,而不只是學會書中的理論知識。忽略社會時事。針對《新課程標準》,改革教學方案,改變過去強調的知識本位和學科本位,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
【關鍵詞】教學創(chuàng)新 ?學生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044
高中政治是一門理論性強且比較抽象的學科,一般都是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機械地聽。教師授課只重視對知識點和內容的講解,而不重視運用有效的方法啟發(fā)引導教育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使政治課堂變得索然無味。這種教學方式,沒有貫徹新課標要求,從而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一、改變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國家經(jīng)濟、政治、文化的不斷發(fā)展和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對政治課堂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師不能只圍繞考試內容進行講解,不能只局限在教科書內,而學生也不能只關注課本,要多方面的了解社會熱點。因為高中政治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這門學科的學習需要結合復雜的國家層面和社會層面,需要運用政治知識將其邏輯歸類。所以,創(chuàng)新的教法可以使學生受益匪淺。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滲透到各大領域,在教育領域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由此,教師可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給政治教學注入新的生機,教師可通過多媒體生動形象的講解一些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使學生能夠簡潔輕松的接受政治知識。除了教科書,教師也可利用多媒體擴大教學資源,拓寬授課渠道,政治學科的學習是學生用來解讀當代政治的,而現(xiàn)在的一些電視節(jié)目也是政治考題的題目來源,如“焦點訪談”、“道德觀察”、“今日說法”等都是熱點關注,熱點時事。
為什么說政治學科理性化、抽象化呢?因為社會在不斷發(fā)展,而政治學科就是把當代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用文字反映出來的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所以,它是抽象的,難懂的,尤其是一些政治考題,題目內容的形式多變,讓同學們根本無法估題。這一點對于全日制高等中學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處,因為現(xiàn)在的高中學校都格外注重學習,一些電子產(chǎn)品在學校里是禁止學生碰的,這一項規(guī)定對于學生政治學科的學習是極其不利的。
所以,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將“焦點訪談”等電視節(jié)目片段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感到自己不是與社會脫軌的人,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讓他們感覺政治不再是空洞的教條化的抽象理論,而是立體化的,內容豐富的一門課程。由此,實現(xiàn)課堂效果有效方法,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政治學科的學習還是要回歸實踐,教師可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程度?,F(xiàn)在的教學方式一改傳統(tǒng)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前文提到的利用多媒體播放時事報道,這種教學方法與開展課堂活動是相輔相成的,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思維。教師在課前五分鐘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時事報道,專題報告,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小組討論,對社會焦點進行評析。通過課堂活動有效解放學生的思維空間、釋放學生的活力,豐富他們的知識,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與他人合作,與社會和諧相處的能力。
二、學生應轉變學習政治學科的觀念和學習方法
要想學好、學精政治,首先,學生要轉變學習觀念,端正學習態(tài)度。政治是學科是抽象和枯燥的代名詞,所以,同學們對政治學科的學習沒有多大興趣,所以要想學好、學精政治,首先,學生就要轉變學習觀念,端正學習態(tài)度。學生要充分認識到政治學科特有的價值,認識到政治是人們認識世界,認識生活的思維方法和工具。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培養(yǎng)人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其他課程不能替代的。
1.同學們要注意掌握所學的概念和原理。政治學科中的概念和原理是對同類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概括和總結,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那如何將抽象知識記住并理解呢?學生可以運用記憶技巧,對于一句原理,找出重點詞,提煉出來著重記憶,最后將其他詞匯補充完整,形成完整記憶。每個同學對關鍵詞的把握不一樣,每個人可根據(jù)個人情況結合老師所講,善于發(fā)現(xiàn)和總結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還有,要注意區(qū)分相近、相似的知識點,因為如果平時不注意,考試時就很容易忽略,這種錯誤在哲學模塊體現(xiàn)的尤為凸出。學生在平時要仔細比較這些知識點的異同,找出他它們相同相異的原因,在真正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把它們放在一起掌握。
2.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學生而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老生常談了,但是同學們都知道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卻不知怎么去做。對于高中政治課本,拿哲學來講,學生還沒學之前,普遍都認為哲學很難學,但學過之后對比發(fā)現(xiàn),相對于高中政治經(jīng)濟文化內容,哲學是最具邏輯性,最容易掌握的知識了。
首先做好預習工作。有的同學認為政治不需預習,只要上課好好標注,課下好好背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如果同學們課前預習了,就能自己將哲學體系的大綱列出來,不必太詳細,等到上課老師講解的時候,可以根據(jù)自己預習列的大綱,進行補充。日常的政治課堂一般都是老師先進行講課,然后給學生留下一部分的時間進行背誦記憶。其實等到下課或者是下節(jié)政治課時,學生背的東西都模糊了,為什么呢?因為學生只是一個一個問題去機械的記憶,并沒有考慮每個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但是,如果課前預習了,列出大綱,再利用課堂小部分時間去補充知識體系,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就解決了預習中不懂得的問題,也對這一節(jié)課的知識列了基本框架,有了全局的把握。雖然過程會很復雜,但效果卻是最好的。
其次是復習。政治學科主要就是背誦記憶書本內容,不僅僅是一時記住,而是要長久記憶,所以就離不開復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復習就相當于滾雪球,越滾越大,最后將四本必修內容都能輕松掌握。如何做到有效復習呢?還是列體系,先把基本框架列出來,然后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去填充,不會的就翻看課本。其實這項工作并不會浪費太長時間,只要學生肯動腦,肯花費心思,一定會達到預期效果。
所以,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用嘴喊出來的,而是用心堅持下來的,政治不是機械的死的知識,它很靈活,需要同學們靈活去學,只要堅持自己的學習習慣,并不斷與時俱進,學好政治還難嗎?
總之,高中政治的學習教師不能用一貫的文科思維來對待,學生要理性的,靈活的去學。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政治學科的真正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