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材選取了大量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教師應善于挖掘課文中潛在的德育因素,引導學生踐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這對學生的成長與成才起到積極的作用??杉訌娢难晕恼b讀,引起學生共鳴;聯(lián)系生活,深化德育;巧用課前五分鐘,傳遞美德信息;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素材,寓德育于寫作中。
[關鍵詞]文言文傳統(tǒng)美德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1500012
古典文學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這些名篇之所以膾炙人口,流傳千古,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它們都蘊含著一定的美德因素。語文學科課時多,教學時間長,學生幾乎每天都在接觸思想性較強的課文,得以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它所滲透的德育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如果說古典文學像一座恬靜幽深的園林,那么,語文教師就應像導游一樣帶著學生一步步走進園林中去,指出何處應拾級,何處當拐彎,何處該覓幽徑,何處需蕩小舟,從而幫助學生領略每一處勝境。那么,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寓德于教,讓學生得以踐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呢?
一、 善用文言文教材,加強誦讀,悅其耳目,動其心靈,觸其情思,引起共鳴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國人品德形成的基礎。在教學《陳情表》一課時,筆者就通過誦讀的方式讓學生品其情,悟其德。
《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有聲的,富于節(jié)奏和感情色彩,言辭懇切,真摯動人。蘇軾評論:“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鼻О倌陙?,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初讀《陳情表》,筆者讓學生采用齊讀方式,感受課文“至性之言,悲惻動人”的感情基調。第二次讀《陳情表》,筆者配上音樂,讓學生根據(jù)文章內容變換語速來讀,“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一連六個四字句,三層排比,短語急促,一氣呵成,形成一個上責下催,透不過氣來的緊急氣氛?!叭毡∥魃?,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一連四個四字句,借比喻,用夸張,將祖母危在旦夕的情勢形容殆盡。再讀《陳情表》,筆者讓幾名學生范讀,語氣時而悲切,時而急促,他們仿佛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最后,筆者讓每個學生自由朗讀,讀出少年無助的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整節(jié)課下來,“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深深地感染著學生,他們學會運用誦讀挖掘教材中的人物美、人情美。
二、 善用文言文教材,聯(lián)系生活,學以致用,深化德育,踐行美德
文言文教材中有著極其豐富的德育內容??墒牵绻處熢诮虒W過程中僅僅注重文字的解說及思想的分析,很難讓學生充分感受文章的魅力進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學完《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學生看到了一個機智勇敢和以大局為重的藺相如,看到了一個知錯就改的廉頗。為此,筆者順勢利導,就班里女生402宿舍內部鬧矛盾這一現(xiàn)象,讓學生以“朋友,我想對你說……”的書信形式開展一次敞開心扉的活動?;顒舆^程中,大家對藺相如的寬容大度,對廉頗的“負荊請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不足,宿舍內部的矛盾也得到了化解,班里學生關系更團結了。學完了李密的《陳情表》,學生都被李密的孝道所感動,可是如何將這種孝心根植于學生的心里呢?趁著今年的重陽節(jié)恰逢國慶黃金周,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社會實踐活動,以“重陽節(jié),我為長輩 ”為主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并把自己所做的事情拍下來或寫下來,然后與同學一起分享。班上陶春慧同學在重陽節(jié)為爸媽炸香芋,寫下了《被幸福感包圍著的重陽》,文中寫道:“那一刻我不禁覺得,自己長大的同時,父母也在跟隨著變老了。作為子女孝敬父母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愉快的事,也沒有什么比讓父母快樂更重要的事了?!瘪L云同學在重陽節(jié)幫媽媽染頭發(fā),寫下了《累并快樂著》,文中總結道:“染發(fā)似小事兒,你要留心,表達孝心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稍微搭把手,愛無處不在?!边@次實踐活動,喚醒了每天被幸福感重重包圍著的學生,他們學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愛親人做起,并把這種愛推廣到他人身上,尊敬長輩,孝敬父母。
三、 巧用課前五分鐘,善用文言文故事,化枯燥為趣味,傳遞美德信息
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前熱身”活動,不但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積累知識,得到美德的熏陶,可謂一舉多得。
例如,在講授選修課“先秦諸子散文”的《論語》前,學生講了“簞瓢陋巷”的故事:孔子的學生顏回,住在陋巷里,“一簞食”,“一瓢飲”,就是用竹筐盛飯吃,用瓢舀水喝,生活窮苦,他卻心甘情愿,感到心中舒暢。學生聽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方式靈活多樣
作文課堂之所以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為此,有必要在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適當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例如,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愿組成“作文興趣小組”,讓小組在自由的氛圍中探討作文問題。在每一節(jié)作文教學中,教師需不斷更新內容,變換新的教學方式,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保持學習的熱情,尤其注重采用自主合作學習方式、情感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方式。
(一)自主合作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學習方式是新課改倡導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應盡快從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中解脫出來,積極主動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方式進行作文課堂教學,切實當好學生的引導者。首先將學生進行適當分組,并且盡可能地保證分組的合理性,即分組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保證小組之間水平相當。其次教師需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做好引導、總結、評價。比如,在進行八年級作文教學時,教師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且確保每個小組的水平不分上下,然后對作文主題進行合理選定??紤]到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記敘文寫作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記敘文的寫作,并且強調學生要注意觀察周圍事物,做好記錄。接著引導每個小組在選取周圍事物時一定要具有代表性。最后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當然,在整個引導過程當中,每個組所選定的事物不一樣,這時教師就需要針對每個小組一一進行引導。通過這樣的引導,使學生學會思考,并表達他們真實的想法。在學生展開寫作的時候,教師還應該適當引導學生做到具體生動、言之有序、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和詳略得當。此外,倘若還有一些學生具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敘述,教師也可單獨對其進行適當引導,讓學生將其獨特的見解表達出來,并將其獨特的寫作與其他學生分享。
(二)情感教學方式
情感教學方式是新課改日益突出的一個重要方式。采用情感教學方式注意建立師生深厚友誼。寫作的本質在于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流,學生通過作文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教會學生通過寫作技巧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被激發(fā)出來后,教師就需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將激發(fā)的情感通過作文表達出來。
(三)情境教學方式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為此,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設置在戶外,組織學生到校園里參觀各種建筑物,聽取介紹,乃至是走出校門,組織學生參觀歷史人文景觀,讓學生在具體的、真實的情景中觀察事物、感受生活、體味人生,進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靈感。此外,在課堂中也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視聽情境、角色扮演等進行作文教學,幫助學生獲得體驗,激發(fā)聯(lián)想和想象,寫出文字生動、內容充實的作文。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吃透新課標中關于作文教學的新理念,通過閱讀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且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采用自主合作學習方式、情感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方式等有效開展作文教學,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1]賴洪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方式探析[J].求知導刊,2014(3).
[2]彭智艷.談談如何幫助中學生提高寫作水平[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0(7).
[3]胡云芳.初中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J].教育科研論壇,2010(10).
(責任編輯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