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宇
(揚州大學 文學院 ,江蘇 揚州 225007)
論《詩家鼎臠》與戴復古及江湖詩派之關(guān)系
陳 宇
(揚州大學 文學院 ,江蘇 揚州 225007)
舊題宋佚名編集的《詩家鼎臠》,在編者與選本的價值方面,學術(shù)界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对娂叶εL》的編者是戴復古,其實際上不僅是江湖詩派的微型選本,更是戴復古個人好友的詩歌選集,對于認識前期的江湖詩派及詩社交往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是書對后世詩話、選集諸如《詩人玉屑》、《千家詩選》的影響,將為重新判斷《詩家鼎臠》及《千家詩選》的價值提供參考。
戴復古;成書時間;千家詩選;江湖詩派
《詩家鼎臠》是南宋中后期成書的一部宋人詩選,它在詩歌文獻研究方面的價值并沒有受到重視,這與編者不明有一定的關(guān)系。卞東波先生的《南宋詩選與宋代詩學考論》對《詩家鼎臠》的選詩特色及文化內(nèi)涵都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他所推斷的《詩家鼎臠》的成書時間在1231年至1253年間基本上可以視作定論。對于此書的編者,卞東波先生推測為《玉林詩話》的編者黃升,又指出《詩家鼎臠》并非一次編成,而是經(jīng)過多次加工而成的,對此筆者覺得有進一步討論的必要。《詩家鼎臠》編者的確定有助于這本書價值的重新認識,對于了解早期的江湖詩派及南宋中后期詩歌觀念的演變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文在卞東波先生《南宋詩選與宋代詩學考論》的基礎(chǔ)上,對文中闕疑之處一一進行考證,不妥之處,仍祈方家指正。
《詩家鼎臠》今之傳本都闕首頁,所以編者一直不詳,或云“宋佚名”,或云“元佚名”,古人對此也多存而不論。卞東波先生推測它的編者為黃升有一條重要的依據(jù)是:黃升所作《玉林詩話》多次對《詩家鼎臠》中的詩進行評論,《詩人玉屑》卷二十一收入的黃升《玉林中興詞話補遺》是對《中興以來絕妙詞選》所收詞人的評論,而《玉林詩話》全稱是《玉林中興詩話補遺》,有可能是對《詩家鼎臠》所收詩人的評論。但郭紹虞《宋詩話考》中有云:
玉林有《花庵詞選》二十卷,其前十卷曰《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后十卷曰《中興以來絕妙詞選》。然則所謂《玉林中興詩話補遺》者,殆亦如《詞選》之例,對于唐宋諸賢與中興以來詩人分別論述歟?今考《玉屑》所引,皆論述南渡以來詩人者,而《詩林廣記》所引則有韓退之、郭功父、陳簡齋諸人,可知余之臆測,尚合是書當時情況也。
據(jù)《宋詩話考》所云,《玉林詩話補遺》應該是唐宋詩人皆有收錄,但《詩家鼎臠》是宋詩選集,與卞東波先生推論不合。后世又有云“元佚名”者,皆因《詩家鼎臠》卷上收錄李顯卿詩一則。顯卿名庭,號寓庵,官安西府咨議。據(jù)《故咨議李公墓碣并序》:“至元壬午(1282)夏四月二十日,咨議李公卒于安西學宮之西館享年八十有四?!逼渖谀纤螌幾趹c元五年(1199),與黃升大抵同時。因其較為老壽,晚年仍仕于元,后人便誤以為《詩家鼎臠》為元人作品。王友勝先生《讀〈詩家鼎臠〉札記》一文有云:“生活時代相對較晚的則是嚴肅、王安之、錢舜選,如嚴肅,度宗咸淳中進士,為秘書省???雍正《江西通志》卷七六),為可考詩人中生活時代最晚者?!贝苏f非是。宋時有兩嚴肅,一居江西泰和,一居福建邵武。揭傒斯《揭文安公文集》卷七《嚴先生碑》:“世有《樸山易說》,宋末吉之泰和嚴先生肅所著也。咸淳中,江萬里、丞相馬廷鸞皆好其書,為獻諸天子,征為秘書省校勘……按先生字子方,大父諱知古,祖諱起予。”知王氏所指為江西嚴肅,邵武嚴肅實為嚴羽子?!堕}中理學淵源考》卷四〇《嚴儀卿先生羽》:“嚴羽之子鳳山,鳳山之子子野,邑人上官閬風……盛傳宗派,殆與黃山谷江西詩派無異?!庇直鍠|波先生云南京圖書館所藏清抄本于本朝廟諱皆提行或空格,出于宋本可知,則《詩家鼎臠》必非出自元人之手。
那么這本書的編者究竟是誰呢?《南宋詩選與宋代詩學考論》有個初步的推斷:“《詩家鼎臠》的編者肯定與南宋福建的文化圈有關(guān)系(《詩家鼎臠》中所選的福建籍詩人約三分之一),同時又可能和《詩人玉屑》及魏慶之周圍的人有關(guān)?!苯駲z之清丁日昌《持靜齋書目》,是書卷四“詩文評類”有條云:“《詩家鼎臠》二卷,舊抄本,宋戴復古撰?!贝鲝凸抛质街?,號石屏,浙江天臺人。他長期漂泊江湖,蹤跡遍布湘、鄂、閩、贛,與福建文化圈自是有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其與《詩人玉屑》及編者關(guān)系將在下文予以詳述,可見戴復古是滿足卞東波先生對《詩家鼎臠》編者圈定的范圍的。
《詩家鼎臠》共收九十六位詩人,除去有名無詩的“金沙夏某”及戴復古本人,收入二十九位江湖詩派的詩人,約占三分之一:羅椅、鄭克己、劉宰、趙師秀、趙庚夫、趙善扛、徐照、張端義、徐似道、翁卷、劉過、危禎、來梓、曾極、張良臣、周端臣、孫惟信、葉紹翁、趙崇嶓、馮去非、林洪、劉克莊、劉克遜、高翥、高似孫、嚴粲、宋伯仁、施樞、姚鏞。戴復古是江湖詩派領(lǐng)袖人物之一,他們之間多彼此相識,往還唱和,自當常見,在此不一一列舉上述詩人之間的交誼。書中有二十一位和其存在直接的交游,即雙方有唱和之作:趙蕃、趙師秀、徐似道、翁卷、杜耒、劉仙倫、許玠、曾極、孫惟信、劉克莊、劉克遜、王伯大、趙葵、陳昉、嚴粲、嚴羽、姚鏞、黃師參、張端義、高翥、趙汝唫等。此外《石屏詩集》卷五有詩題云《莆中遇方□□邀出城買蠣而飲,一僧同行》,疑即為《詩家鼎臠》所收之方士繇,士繇字伯謨,家居福建。其它的詩人中,除王惲、陳子予、陳元鑒、潘嶼、陳叔堅、饒良輔、賴鑄、張棨生平事跡無考,李士舉、黎道華、游儀生活年代較早外,尚有四十三位詩人,現(xiàn)將他們與戴復古間的關(guān)系作個大致的梳理:
丁木字子植,號松山,嘉定四年進士,《黃巖縣志》云:“(丁木)官至澧州通判,致政,家居為園,曰松山林壑,日吟詠其間……與戴復古友善?!?/p>
葉元素字唐卿,號苔磯,與曾子實、趙白云交。曾子實名原一,字子實,《石屏詩集》卷三有《訪蒼山曾子實》,趙白云即趙崇嶓,崇嶓與曾原一曾在江西南城吟詩結(jié)社。
嚴仁、嚴參與嚴羽并稱邵武三嚴,戴復古與嚴羽交善,《石屏詩集》收有《祝二嚴》、《江上夜坐懷嚴儀卿、李義山》諸詩,想必其與此二嚴也是熟識的?!皣廊视性~集名《清江欸乃》,杜月渚為之序”,杜月渚即杜東,《詩家鼎臠》收其詩三首。
儲泳字文卿,號華谷,與《藏一話腴》編者陳郁有交,郁之子為世崇。世崇于景定癸亥(1263)以布衣除東宮掌書,錢舜選作詩賀之,事皆見于世崇《隨隱漫錄》卷三。錢舜選與林洪交善,《山家清供》卷下“鴛鴦炙”條云:“向游吳之蘆區(qū),留錢春塘,在唐舜選家持螯把酒?!敝腥A書局本注云:“錢春塘,即錢選,字舜舉,號玉潭……景定三年進士,為‘吳興八俊’之一?!薄渡郊仪骞芬粫鴩L云及《賓退錄》,此書成于1224年,又云舊訪漫塘劉宰家,宰于嘉熙四年(1240)年去世,謚文清。書中稱趙鼎為忠簡公,不稱劉宰,知其成書時劉宰尚在世,則《山家清供》作于1224年至1240年間可知,距錢選之時已遠。而此所謂錢春塘者即錢舜選,《詩家鼎臠》收其詩一首,題曰“春塘錢舜選”。由于聲名不顯,知者甚少,更有將錢春塘誤為地名者,若為地名,其后“舜選”二字又殊為難解,故衍“在唐”二字,使得文意略通,而“唐舜選”實未有其人,故中華書局所注也存而不論。若將“在唐”刪去,則文從字順,此誤甚明。書中多提及與宋伯仁、趙師秀、杜耒交游,《詩家鼎臠》俱著錄,又屢引危禎、許棐之詩,其與江湖詩人關(guān)系之密切由是見之;蔡淵、蔡沈兄弟和姚鏞有交,戴復古亦與之相識,《石屏詩集》卷六有詩題云《贛州呈雪蓬姚使君》。蔡沈之子抗,字久軒,與林希逸、王安之、倪龍輔諸公游。倪龍輔,號梅村,與吳文英、劉克莊等人有交,趙汝騰《庸齋集》卷六有《跋倪龍輔詩》一文,戴復古《石屏詩集》亦有其作序。此外諸如于革、馬子嚴等多與趙蕃唱和,黃銖、劉淮等則與劉克莊交游。戴復古本身與道士多有往來,《石屏詩集》收錄了《黃道士出爻》、《贈洞霄道士》等詩,故于《詩家鼎臠》收入道士王克功的詩并不奇怪。
南宋詩人結(jié)社的風氣很濃,在江湖詩派活動的時代,就有諸如山中后社、東嘉詩社、西湖詩社等不少的詩社存在?!对娂叶εL》所錄詩人中,結(jié)社吟詩的有數(shù)十人之多:曹邍豫章詩社、高似孫詩社、姚鏞詩社、蘇泂詩社(社中有潘檉等)、孫惟信詩社、王邁詩社(社中有劉克莊等)、江湖詩社(社中有戴復古、趙師秀、趙庚夫、翁卷、孫惟信、高翥等),戴復古本人就結(jié)有四個詩社:南昌吟社(社中有曾原一等)、南城詩社(社中有嚴粲等)、邵武詩社(社中有嚴羽等)及晚年黃巖詩社。雖然這些詩社更為具體的信息已經(jīng)難以考知,但是它們之間必然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而這種聯(lián)系極有可能是《詩家鼎臠》的編者所賦予的。換云之,編者若想與他們結(jié)識,必須要有長期的游歷生涯以及廣泛的交游,而江湖詩人中最典型的莫過于戴復古。其半生漂泊,“所游歷登覽,東吳、浙西、襄漢、北淮、南越”,交游廣泛,“或道義之師,或文詞之宗,或勛庸之杰,或表著郡邑之英,或山林井巷之秀,或耕釣酒使之遺,凡以詩為師友者,何啻數(shù)十百人!”《詩家鼎臠》收錄的詩人或官至參選,或一介白衣,結(jié)社吟詩者數(shù)十人,地域涉及閩、浙、蘇、川、湘、鄂,正是吳子良《石屏詩集序》的絕好寫照,可以作為是書編者的另一證據(jù)。由此可見,《詩家鼎臠》與其說是一部微型的江湖詩人選集,不如說是戴復古個人的詩友選集,《持靜齋書目》云此書為戴復古所作應是可信的。
《詩家鼎臠》一書歷代著錄很少,所錄皆為兩卷。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云陳景沂《全芳備祖》前集卷十九引《鼎臠集》:“梅花陰陰桃李盡,春光已到白桐花”句復見于《詩家鼎臠》所收方士繇《崇安分水道中》一詩,故疑《鼎臠集》即《詩家鼎臠》之別稱。后世研究者據(jù)以將是書成書上限定在理宗寶祐五年(1253)《全芳備祖》成書之時。此說或有可能,但方士繇資料匱乏,《鼎臠集》或是其本人別集也未可知,此暫闕疑。隨著戴復古研究的深入,戴復古的卒年也得以確認,寧波天一閣新近發(fā)現(xiàn)的《四明桃源戴氏家乘》明載其于淳祐七年(1247)三月十三日去世,年八十一?!对娂叶εL》卷下選洪咨夔《哭都城火》一詩,旁注“辛卯”,即理宗紹定四年(1231),此事《宋史·理宗本紀》亦有載,則是書的成書年代可確定在紹定四年(1231)至淳祐七年(1247)之間。又書中所收詩人多是戴復古漫游江淮荊湖閩間結(jié)識的好友,之后游歷廣東、廣西時往還密切的詩友諸如彭鉉、李華、林伯仁、鐘子洪等并沒有選入,至于嘉熙二年(1238)戴復古年逾古稀,返鄉(xiāng)家居后的交游諸如方岳、王濬、林逢吉及族中后輩等在書中都沒有體現(xiàn),知是書即應在戴復古結(jié)束漫游生活前所作。卞東波先生云朝鮮版的李璧《王荊公詩注》卷四十八《越人以幕養(yǎng)花游其下二首》引《詩家鼎臠》中一詩:“野花滿眼露香新,獨立空山奈莫春?;ㄗ月鋾r無主惜,恣風吹逐馬蹄塵?!贝嗽姴灰娪谒尽锻跚G公詩注》,也未見諸本《詩家鼎臠》,故疑《王荊公詩注》所引《詩家鼎臠》與今傳本并非一書,又或是書非一次編成。今見此詩于《永樂大典》麻韻花門,題為翟魯所作。《永樂大典》每韻部下收詩大抵全依朝代順序,翟魯前為高蟾、杜牧、李商隱,后為王貞白、李中、李咸用,知翟魯為晚唐人,必非《詩家鼎臠》所收,此條應為誤入??梢姟对娂叶εL》成書后并沒有經(jīng)過大幅的刪削增改,在內(nèi)容上基本保留了原貌,那么判斷其具體的成書時間就尤為重要,但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詩家鼎臠》一書對后來詩話創(chuàng)作的影響。
《娛書堂詩話》成書于理宗寶慶二年(1226)至紹定六年(1233)間,則《詩家鼎臠》可進一步確定于1231至1233年間成書。那么,《詩家鼎臠》收錄的詩人、作品與這個時間段是否有沖突呢?《詩家鼎臠》中可以大致確定作詩時間的詩歌除上述洪咨夔一詩外,還有卷上趙蕃《蔡季通挽詩》,蔡季通名元定,南宋著名理學家,卒于慶元四年(1198)年;劉宰《乙酉述懷》,宰卒于嘉熙年間,此詩所指乙酉當是1225年;張端義《挽周晉仙》,周晉仙名文璞,號方泉,卒于嘉定十四年(1221);卷下戴復古《湘中遇翁靈舒》、《湘西寺》、《別邵武諸故人》、《鄂渚煙波亭》,據(jù)《戴復古年譜》,其于嘉定九年(1216)至嘉定十六年(1223)間數(shù)游湘鄂;又紹定五年(1232)、紹定六年(1233)數(shù)游邵武,與李賈、嚴羽等人交游,上述諸詩當在此間作。又《登南恩南樓》一詩全名是《趙克勤、曾橐卿、景壽同登黃南恩南樓》,景壽即趙潛夫,潛夫為嘉定十六年(1224)進士,寶慶三年(1227)卒于澉水任,此詩也應是前作。《詩家鼎臠》卷下收錄嚴羽詩七首,僅次于戴復古的八首,可見二人當時往還密切,《詩家鼎臠》即應在其游歷邵武時編成。戴復古與嚴羽相識交游的時間說法不一,或在更早的嘉定十四年(1221),但這些都不與《詩家鼎臠》的成書有時間沖突;劉克莊的《揚州作》、《清涼寺》二詩則是嘉定十一年(1218)在李玨金陵幕府間所作?!对娂叶εL》所收詩人多是淳熙、嘉定初年進士,與成書并無沖突。值得注意的有兩個人,一是陸叡,其為紹定五年(1232)進士,周密《絕妙詞選箋注》中云其為陸佃五世孫,佃字農(nóng)師,號陶山,為陸游祖父,生于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宋史》有傳。據(jù)以推斷,陸叡至遲應是寧宗初(1195—1204)人,只是登科略晚;一是羅椅,椅字子遠,號澗谷,生于嘉定七年(1214),寶祐四年(1256)進士,是《詩家鼎臠》收錄詩人中可考中第時間最遲的。但周密《癸辛雜識》卷上云:“(羅椅)……少年以詩名,高自標致,常以詩投后村,有“華裾客子袖文過”之句,知其為富家子也?!闭捎诹_椅詩名早著,故其有詩作入選《詩家鼎臠》時雖尚不滿二十歲,但也并不令人驚訝。
如上文提及的,《詩家鼎臠》與署名劉克莊編《千家詩選》之間的關(guān)系也值得注意?!肚Ъ以娺x》是宋末成書的一部唐宋詩人選集,今有李更、陳新先生的校證本。李、陳二位先生在關(guān)于此書的考述中論定“此書不僅與劉克莊無關(guān),也并非來自具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之人,只是民間的普通文人依據(jù)市面上常見的各種資料分類匯編而成,被建陽、麻沙一帶的書商刊行的?!倍X志熙先生云此書“可以視為南宋后期以江湖詩派為主流的詩壇對唐宋詩史的一次集體性重新建構(gòu)”,這個評價很高。之前李、陳二先生雖然也注意到了《千家詩選》與《詩家鼎臠》的大量借鑒關(guān)系,但是由于之前《詩家鼎臠》的編者與成書時間不明,對于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并沒有具體說明。今以《詩家鼎臠》為切入點,對二者的關(guān)系進行考述,以為討論《千家詩選》與劉克莊間的關(guān)系提供佐證,并為定位《詩家鼎臠》與《千家詩選》的價值提供參考。
劉克莊曾編訂六種唐宋絕句,原書雖然已經(jīng)亡佚,但是在其集子中保存了這六種書的題序,提供了關(guān)于原書的信息。劉選唐宋絕句前三種為《唐五云絕句》、《本朝五云絕句》、《中興五七云絕句》,于南宋淳祐六年(1246)前后曾鋟行于莆田、建陽、杭州諸地,后三種為續(xù)選,成于南宋寶祐丙辰(1256)前后。錢志熙先生認為“《千家詩選》繼承了‘劉選六種’的分期方式,其將所選詩人分為”唐賢、宋賢、時賢“三類,正是劉克莊“唐人、本朝、中興”三期的沿用?!贝送猓短平^句續(xù)選》中劉克莊又加選了六言絕句,他自己也認為是個創(chuàng)舉。但是,劉氏所謂的“中興”大體以江西詩派、永嘉四靈為下限,《千家詩選》則以其為“時賢”之上限,具體收錄江湖詩人的作品。又三段分期的方式早在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中興諸賢絕妙詞選》中就已出現(xiàn),在《詩人玉屑》中也分有“唐人句法”、“宋朝警句”、“中興諸賢”三類,其中 “中興諸賢”條更多依《詩家鼎臠》摘錄,《千家詩選》的“時賢”類也是如此?!对娂叶εL》有五十二位詩人四十首詩復見于《千家詩選》中,這也就是說編者在“時賢”部分大抵全依《詩家鼎臠》收錄,劉選六種為家塾蒙童而編,所錄皆是古有定評的經(jīng)典之作,不收時人作品,而《千家詩選》的編者為射利貪多圖全,大量收入了當時流行的女詩人朱淑真、方外詩人白玉蟾的詩作以及風氣正熾的江湖詩人的作品。
至于所選詩歌的數(shù)量少于編者,正向我們傳達了編者對于諸如劉選六種、《詩家鼎臠》等選集的利用方法:依據(jù)這些選集確立收錄詩人的名單,然后將集中的詩按照編好的類目分別收入,若詩歌的內(nèi)容并不符合,則再尋找本人的其它詩作替代,故全書收詩佳處往往可見,所收詩人也大體無差。之所以如此煞費苦心,大概確如李、陳二先生所說編者只是普通文人,他需要借助劉克莊、戴復古等領(lǐng)袖人物的選集來把握當時詩壇的主流,而全書體例的混亂,內(nèi)容大量的張冠李戴也充分體現(xiàn)了編者的文學素養(yǎng)。并且即便是在唐代詩人的選擇上,仍然有三十九位詩人復見于《唐詩絕句》,此書是嘉定后上饒“二泉先生”韓淲和趙蕃所合編,入選的詩人只有五十一人。由此來看,劉選六種對《千家詩選》的影響是有限的,是一種資料性的補充,《千家詩選》并不因為與劉克莊的可能聯(lián)系,就貫串了劉的詩學思想,反映江湖后學詩學觀念的演變。相較而云,反倒是《詩家鼎臠》對于《千家詩選》的影響更為顯著,這可能也是后者收錄戴復古六十余首詩,僅次于朱淑真、白玉蟾的原因。這樣我們也很容易能夠理解諸如趙與虤這種不顯名于世,處于詩壇邊緣的小詩人在寫作《娛書堂詩話》時,必然也要參考詩壇領(lǐng)袖的選本以保證自己的作品處于當時的潮流之中。而選錄六言詩,也非劉克莊首創(chuàng),《詩家鼎臠》即已選入三首:羅椅《吳江雪霽圖》、杜東《山行》及黃師參《小樓即事》。
劉克莊仕途顯達,他生平編選的六種絕句,雖說是為了家塾課童而編,但是在多地鋟行,應該也有販詩的性質(zhì)。戴復古生活潦倒,常有“野夫饑欲死,誰與辦晨炊”之嘆,他編選詩集更多的就是以此謀生。戴復古曾自云:“七十老翁頭雪白,落在江湖賣詩冊”,這里的詩冊自然有自己的《石屏小集》,但刊行詩集需要一定的存詩,這就需要不少時間,而編訂《詩家鼎臠》這樣的詩歌選集則是更容易的易錢方式。
無論是《詩人玉屑》還是《千家詩選》,如今都已是研究中國詩歌史的重要參考資料,影響它們至深的《詩家鼎臠》隨著編者、成書年代的湮沒,并沒有得到學界足夠的重視。而對于這部選集在歷史上同樣寂寂無名,罕有記載的情況也并不令人驚訝,江湖詩人向來都有消解大家的習慣,即如四靈中較為老壽的翁卷在后期也已經(jīng)近乎徹底被遺忘,隨著詩壇領(lǐng)導者的更迭以及新的詩歌選本的不斷涌現(xiàn),《詩家鼎臠》的影響自然愈來愈小。但如今江湖詩派的研究不斷深入,《詩家鼎臠》文獻研究的意義便又日益凸現(xiàn)出來,其編者與成書時間的確定正是充分挖掘其詩學價值前必須要做的基礎(chǔ)性工作。
[1]郭紹虞.宋詩話考[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李庭.寓庵集[A].續(xù)修四庫全書[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王友勝.《讀〈詩家鼎臠〉札記》[J].中國韻文學刊,2004,(4).
[4]卞東波.南宋詩選與宋代詩學考論[M].北京:中華書局,2009.
[5]丁日昌.持靜齋書目·持靜齋藏書紀要[M].北京:中華書局,2012.
[6]袁應祺.黃巖縣志[A].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C].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3.
[7]陳小輝.宋代詩社研究[D].中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2010.
[8]黃升.花庵詞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林洪.山家清供[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0]戴復古.戴復古詩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11]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
[12]吳茂云.《新發(fā)現(xiàn)〈戴氏家乘〉中戴復古家世和生卒年》[J].臺州學院學報,2013(2).
[13]解縉等.永樂大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4]陳寶善.黃巖縣志[A].中國地方志集成[C].上海:上海書店,1993.
[15]程章燦.劉克莊年譜[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
[16]周密輯,查為仁、厲鶚箋.絕妙好詞箋[M].北京:中華書局,1957.
[17]周密.癸辛雜識[M].北京:中華書局,1988.
[18]錢志熙.《論〈千家詩選〉與劉克莊及江湖詩派的關(guān)系》[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
責任編輯
李劍波陳宇(1990- ),男,江蘇宿遷人,古典文獻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文學文獻。
I207.22
A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編號:1006-2491(2015)02-0043-06
1006-2491(2015)02-00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