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電子商務領域特點,分析電子商務領域中專利糾紛案件新的特點,對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專利維權、專利風險防范提出建議。
關鍵詞:專利;電子商務;專利權糾紛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2022501
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傳統(tǒng)商業(yè)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的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目前大眾接觸較多的電子商務模式分為:B2B、B2C等,經營產品以大眾消費品為主,國內較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平臺有淘寶網、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其構成四要素為:商城、消費者、產品、物流。作為近年新興的商業(yè)模式,發(fā)展迅猛。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yè)模式,也是各種創(chuàng)新產品快速推廣的平臺。專利權侵權類型中:銷售、許諾銷售未經許可的專利產品的行為;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許諾銷售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冒充專利的行為均涉及電子商務最基本的銷售行為。由此電子商務貿易中不可避免的涉及新產品專利權方面的問題。以下有兩個案例:
案例一:
2014年,根據群眾舉報,某商城網店銷售專利權失效商品,當事人于2014年4月28日至2014年6月27日在商城網店上銷售涉案雅力斯降尿酸祛痛風排尿酸保健茶58件,獲利57.36元。構成假冒專利行為。
電商平臺的商品信息及銷售情況展示在互聯網上,專利權違法行為易于被公眾或專利權人發(fā)現;經營信息的透明也使得執(zhí)法機關在執(zhí)法過程中確定違法所得數額變得更為容易。
案例二:
東莞怡信磁碟有限公司訴夏六麗、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侵犯實用新型專利,此案中東莞怡信磁碟有限公司通過公證網購信息的方式取得相應證據后,進行訴訟,最終法院認定侵犯專利權成立,判處被告夏六麗停止侵權行為,賠償侵權損失,但對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并未支持,也就是說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不存在違法行為。
此案例中專利權人通過網絡信息獲知被告的侵權行為后,通過對網絡購物過程的公證來獲得證據,將網絡平臺作為第二被告一起告上法庭。
上述兩案件均涉及實用新型專利,統(tǒng)計表明這不是巧合。淘寶公司的知識產權平臺在2014年處理的專利侵權投訴案中,外觀專利侵權占74%,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占23%,發(fā)明專利侵權占3%。
由此可見電子商務貿易中的專利維權及風險防范呈現出了一些傳統(tǒng)市場中不具備的特點:(1)由于電商平臺的商品信息展示在互聯網上,權利人或公眾易于發(fā)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維權門檻,降低了侵權商品隱藏的可能。(2)電商平臺上商品信息的展示及產品的開放購買,易于專利權人獲得相關侵權證據。(3)電商平臺的銷售量、價格等信息的透明化,使得專利權侵權行為處罰金額易于確定,降低了執(zhí)法難度。(4)侵權訴訟案件多將平臺主體作為被告人之一。(5)侵權專利類型多集中于易于辨別的外觀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
據統(tǒng)計,截止到2013年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10.2萬億,同比增長29.9%。其中,B2B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8.2萬億元,同比增長31.2%。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18851億元,同比增長428%。電子商務服務企業(yè)直接從業(yè)人員超過235萬人。由電子商務間接帶動的就業(yè)人數,已超過1680萬人。全國85%的網絡零售、70%的跨境貿易和60%的B2B交易在浙江的電子商務平臺上完成。2013年浙江省全年實現電子商務服務收入800億元,同比增長近50%。
在發(fā)展迅猛如此的電子商務產業(yè)之中,必然會越來越多的涉及重要經濟權利之一的專利權,只有充分了解、意識到了專利權對商業(yè)銷售行為的重要影響,才能保證電子商務的正常發(fā)展。為了避免侵犯專利權的行為發(fā)生,電商主體應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意識,對所經營商品專利權狀況做出詳細了解,以降低法律風險。同時專利權人也應該緊隨時代發(fā)展,學會在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電子商務貿易本身就是建立在互聯網等領域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作為技術創(chuàng)新的受益者,電子商務貿易有義務保護創(chuàng)新,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環(huán)境,使各方面良性發(fā)展,實現我國知識產權戰(zhàn)略。
參考文獻
[1]浙江省杭州中級人民法院.浙杭知初字第392號民事判決書(2013)[Z].2014411.
[2]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 .2014年淘寶聯動知識產權局打假報告[R].2014.
[3]浙江省商務廳 .2013浙江省電子商務發(fā)展報告[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