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種導管置管技術,是指經(jīng)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導管一般由肘前部的外周靜脈穿刺置入,沿血管走向到達上腔靜脈,現(xiàn)如今PICC導管成功率很高,留置時間長,可以減少化療藥物對血管的損傷,減輕腫瘤患者的痛苦與經(jīng)濟上的負擔,在腫瘤科應用得越來越廣泛。美國食品與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推薦PICC的尖端位置為上腔靜脈下段1/3段到上腔靜脈與右心房口連接處,因導管在靜脈中走行較長,需途經(jīng)幾處靜脈會合處后到達上腔靜脈,且若患者過度活動、胸腔壓力改變等有時易導致導管異位,即導管進入無名靜脈或頸靜脈等。
關鍵詞:PICC;導管;護理體會
經(jīng)外周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具有操作簡單、安全、并發(fā)癥較CVC少等優(yōu)勢,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但在導管留置期間,由于各種原因而導致導管堵塞的機率為2%~7%,對于化療患者,一旦發(fā)生堵管而溶栓不成功,即需撥管重新置管。我院2013年12月對1例PICC導管堵塞的患者進行原位導管置換,置換成功,留置效果滿意,現(xiàn)將穿刺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48歲,胃癌術后于2013年12月6日在我院行PICC導管置入術。術后“X”線片顯示位置正常,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導管留置健康教育,留置期間未發(fā)生靜脈炎等并發(fā)癥,首次化療后,正常維護導管。第二次導管維護時,因患者感覺操作簡單,于當?shù)卦\所進行維護,于2013年12月22日患者來院進行第二次化療時,發(fā)現(xiàn)導管堵塞,與患者及家屬有效溝通后,予以原位導管置換成功。
2 操作步驟
2.1用物準備 美國ARROW 5F導管一套,一次性無菌手套3副,20 ml無菌注射器3個,透明貼膜,正壓接頭,另備無菌止血鉗2把,PZCC穿刺包。
2.2操作方法
2.2.1患者取平臥位,術側肢體外展與身體成90°角,導管部位充分暴露,將原導管尾端固定于患者前臂(防污染)。
2.2.2用碘伏以原導管穿刺點為中心,整臂消毒,待干,打開無菌穿刺包,建立無菌區(qū),將原導管撥出15~20 cm,用無菌止血鉗固定撥出導管,并用碘伏消毒3次待干,更換手套,剪斷導管(要保證原導管的外露部分能使新的導管鞘穿入)的同時用左手固定位于體內(nèi)導管的外露斷端,嚴防導管脫入體內(nèi)。
2.2.3將新導管穿刺鞘取下穿刺針后,將鞘管經(jīng)由原導管斷端穿入并經(jīng)原穿刺點置入患者體內(nèi),固定鞘管后,將原導管撤出,注意嚴防污染無菌區(qū)域。將新導管送入所需長度,抽回血良好,撤出鞘,安置正壓接頭,貼膜固定,拍“X”片,顯示導管位置端,原位置換成功。
3 護理體會
3.1常規(guī)護理
3.1.1每次靜脈輸液前檢查有無回血,用預沖式導管沖洗器10 ml沖管,每次輸液前要測量滴速,滴速應保持在80滴/min以上,患者導管輸液流速正常,若流速降低要及時查明原因并妥善處理,輸液結束或靜滴高濃度液體后予10 ml預沖式導管沖洗器脈沖式正壓封管。
3.1.2每周更換敷料及無針密閉接頭,記錄導管置入長度,并做好PICC記錄本的記錄。
3.1.3每班認真交接,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液、紅腫、硬結等情況,導管擺放位置有無打折。
3.2復位措施
3.2.1每日輸液及沖封管時即囑患者取站立位,來回走動或原地踮腳,輸液滴速達80滴/min以上(特殊要求的藥物除外),因患者需輸注的液體較多,期間適當休息數(shù)次。
3.2.2沖管方法每日輸液前見回血后用50 ml注射器抽取50 ml生理鹽水予PICC導管脈沖式?jīng)_管,沖管的同時仍取站立位,原地踮腳。
3.2.3患者住院期間共沖管次數(shù)為8次。
3.2.4因患者入院時已經(jīng)行X線檢查,且患者經(jīng)濟條件一般,擔心X線檢查放射量增加對身體有影響,經(jīng)醫(yī)患共同協(xié)商后決定于下次入院時再行X線檢查確定導管頭端位置。
3.3嚴格無菌操作,撤導管前嚴格整臂消毒,并固定好導管尾端,嚴防污染無菌區(qū),注意撤出體內(nèi)舊導管部分,需要嚴格消毒(因新的鞘管需經(jīng)此處送入體內(nèi))。
3.4置入鞘管時會有少許阻力,與穿刺處結締組織或疤痕組織形成有關,因此送鞘管時切忌粗暴用力,以防鞘管前端毛刺形成卷邊損傷血管。
3.5加強PICC穿刺后的健康教育,因患者導管僅僅留置16 d發(fā)生堵管,與患者對導管維護的認識不足有關,告知患者必須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正確導管維護,如果維護不當引起各種并發(fā)癥,會影響導管使用壽命,延誤治療。
3.6護士導管維護時,沖管后,必須觀察正壓接頭的內(nèi)芯有無彈回,如果正壓接頭內(nèi)芯未彈回,說明無正壓效果,應重新更換正壓接頭,沖封管。
3.7心理護理 本身癌癥患者都帶有焦慮、恐懼的心理,又出現(xiàn)PICC導管的并發(fā)癥,因此患者更加緊張,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很重要,在院期間我們加強巡視,以積極的態(tài)度做好治療,告知患者及家屬PICC導管異位屬常見并發(fā)癥,不會有生命危險,并且我們已查到復位成功的先例,鼓勵其消除顧慮樹立信心,詳細告知配合治療的注意事項。
3.8出院指導 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保暖防外感,積極治療肺部感染,進行深呼吸鍛煉,避免劇烈咳嗽,保持大便通暢,勿用力排便,適當上下樓梯以借助重力作用復位導管,同時注意預防跌倒,家屬要加強陪護。
4 討論
此次PICC原位置換的成功,嚴格的無菌操作與患者配合是關鍵。PICC是一項方便、創(chuàng)傷小的臨床置換技術,給靜脈治療開辟了新途徑,而原位置換即可避免穿刺失敗,又可減輕患者再次穿刺的痛苦。
參考文獻:
[1]甘彩芳,盧松青.1例皮膚癌患者應用改良塞丁格技術行PICC置管成功報告[J].臨床護理雜志,2012.
[2]尹艷,李素芳,付勤.改良塞丁格技術在兒童PICC 置管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2.
[3]焦紅朵.老年腫瘤患者應用改良塞丁格技術超聲引導PICC置管的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
[4]盧敏,王紅梅,杜敏超聲引導下應用改良塞丁格技術行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0.
[5]陳敏.B超引導下改良塞丁格技術在腫瘤病人PICC置管時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