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后胡桃夾綜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xiàn),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后胡桃夾綜合征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8例經(jīng)相關檢查確診的后胡桃夾綜合征患者的超聲聲像圖。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觀察左腎靜脈的形態(tài)、走行,測量腹主動脈與脊柱之間受壓處和脊柱左側擴張?zhí)幾竽I靜(LRV)的內(nèi)徑、血流速度,計算受壓處與擴張?zhí)幍膬?nèi)徑和血流速度比值。結果 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清晰顯示LRV自腎門處至注入下腔靜脈的全程,本組8例后胡桃夾綜合征患者均見LRV穿越腹主動脈后方與脊柱之間隙注入下腔靜脈,均觀察到脊柱前方LRV受壓變窄,血流速度明顯增快,而脊柱左側LRV均擴張且流速減低。狹窄處與擴張?zhí)嶭RV內(nèi)徑、血流速度比值的均>1:5。結論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準確診斷LRV變異走行于脊柱與腹主動脈之間導致的LRV受壓及近腎端擴張并可評價其血流動力學變化,對臨床診斷、治療后胡桃夾綜合征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超聲檢查,多普勒,彩色;腎靜脈;畸形;胡桃夾綜合征
胡桃夾綜合征(NCP)是指左腎靜脈(LRV)在匯入下腔靜脈(IVC)過程中受到腹主動脈(AO)和腸系膜上動脈(SMA)的擠壓,血液循環(huán)受阻,伴有腎門段腎靜脈擴張的現(xiàn)象[1],是青少年期血尿、蛋白尿的原因之一。臨床依據(jù)受壓LRV走行于AO前后方的不同解剖特點,胡桃夾綜合征可分為前胡桃夾綜合征與后胡桃夾綜合征。腹主動脈后左腎靜脈(RLRV)是胚胎時期LRV及IVC系統(tǒng)異常發(fā)育導致的血管畸形,RLRV走行于AO與脊柱之間,當由此導致的LRV壓迫,稱為\"后胡桃夾綜合征\"(PNCS)[2-3]。臨床較罕見。本研究擬分析8例RLRV壓迫導致的PNCS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xiàn),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PNCS的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PNCS患者8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齡18~53歲,平均年齡(35.5±17.5)歲。所有患者均有反復無痛性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病史。
1.2儀器與方法 采用西門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凸陣探頭,頻率4.0 MHz。患者禁食8h以上,對雙腎進行常規(guī)掃查后,取仰臥位,腹部橫斷面和縱向掃描,二維條件下清晰顯示AO、LRV跨越AO匯入IVC的切面,測量AO左側近腎門部LRV擴張?zhí)幥昂髲剑╝)和AO脈與脊柱之間夾角處LRV受壓狹窄處前后徑(b)。而后在彩色多普勒條件下,測量擴張部分血流速度(V1)和AO與脊柱之間夾角處受壓部分血流速度(V2),計算狹窄處與擴張?zhí)嶭RV內(nèi)徑和血流速度比值。
2 結果
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清晰顯示LRV自腎門至注入IVC全程,本組7例PNCS患者經(jīng)多角度、多切面掃查均未見LRV跨越AO前方匯入IVC,均經(jīng)AO與脊柱之間的間隙匯入IVC(圖1);另有1例血管發(fā)育變異,可見兩條LRV分別自AO前、后方匯入IVC(圖2)。AO后方受壓狹窄處LRV內(nèi)徑為0.8~2.0 mm,平均內(nèi)徑為(1.4±0.6)mm;近腎端擴張?zhí)嶭RV內(nèi)徑為7.2~12.8 mm,平均內(nèi)徑為(10.0±2.8)mm;狹窄處和擴張?zhí)嶭RV內(nèi)徑比值為1:5.1~1:6.4,平均為1:(5.75±0.65)。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AO后方RLRV狹窄處血流信號明亮,呈花色,顯示湍流頻譜(圖一),血流速度為115~234cm/s,平均血流速度為(175.5±59.5)cm/s;LRV擴張?zhí)幯餍盘桏龅?,血流速度減低至18.0~28.0 cm/s,平均血流速度為(23±5)cm/s;比值為1:6.4~1:8.4,平均為1:(7.4±1.0)。
3 討論
正常LR穿越AO與SMA之間的間隙匯入IVC,由于其行程較長,易發(fā)生復雜的解剖變異。RLRV為IVC發(fā)育畸形的一種類型,由于RLRV走行于AO和脊柱之間,易受壓致血液回流受阻從而導致PNCS的發(fā)生[5]。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通過不同斷面掃查清晰顯示LRV走向,并可觀察和測量相關血流動力學指標。在超聲檢查的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SMA與AO之間的夾角處未見LRV跨越,應警惕有LRV發(fā)育畸形,并于AO后方仔細尋找有無RLRV穿越,評估RLRV形態(tài)和血流動力學變化。
臨床廣泛采用的胡桃夾綜合征診斷\"金標準\"為DSA,但該技術有創(chuàng)、操作復雜,不宜作為常規(guī)篩選方法。MRA與CTA可提供高分辨力圖像,然而其有價格昂貴、造影劑腎臟毒性的不足。Kim等首先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PNCS患者進行診斷,發(fā)現(xiàn)以受壓狹窄處與擴張?zhí)幾竽I靜脈內(nèi)徑比值≥1:5、血流速度比值≥5:1為診斷標準,與腎臟血管造影結果具有很好的相關性[4]。
由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簡便易行、敏感性好,已成為后胡桃夾綜合征臨床篩查和診斷的重要手段。具有無創(chuàng)、費用低、重復性好等諸多優(yōu)點,易于發(fā)現(xiàn)LRV的解剖變異,并可以檢測LRV血流動力學變化,是臨床診斷PNCS的可靠方法。
參考文獻:
[1]Andrew K.Kurklinsky,MD,MACP and Thom W.Rooke,MD Nutcracker Phenomenon and Nutcracker Syndrome[J].Mayo Clin Proc,2010,85(6):552-559.
[2]Karaman B,Koplay M,Ozturk E,et al.Retroaortic left renal vein: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findings and its clinical importance[J].ActaRadiol,2007,48(3):355-360.
[3]Urban B A,Ratner L E,F(xiàn)ishman EK.Three-dimensional vol-ume-rendered CT angiography of the renal arteries and veins:normal anatomy,variants,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Radio-graphics,2001,21(2):373-386.
[4]Kim SH,Cho SW,Kim HD,et al.Nutcracker syndrome:diagnosis with Doppler US[J].Radiology,1996,198(1):93-97.
[5]陸蓬,胡燕.3D-DCEMRA在左腎靜脈壓迫綜合征的臨床應用[J]..放射學實踐,2008,23(3):301-303.
[6]盂凡榮,陳松旺,陸建平,等.胡桃夾綜合征超聲診斷標準的研究[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6,12(8):739-742.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