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健康宣教對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方法 采用計劃性和隨機性相結合的方法,對30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宣教。結果 健康宣教后患者對血液透析健康知識掌握有明顯提高,均能主動而積極地配合治療和護理。結論 護理人員對所有血液透析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義,使患者能坦然面對并規(guī)范的進行血液透析,提高生活質量,并延長生命。同時增強了患者和家屬的健康知識,提高了護士的自身素質。
關鍵詞:健康宣教;血液透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宣教對象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齡25~72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7例,高中15例,初中及以下8例。
1.2方法 采用因人施教的宣教方法,將計劃性指導與隨機性指導相結合,單人跟蹤教育。首先自擬健康宣教調查表,將問卷發(fā)給患者,從而掌握每個患者的病歷資料,并結合每個患者的身體、心理狀況、社會、家庭背景,制定健康宣教的詳細計劃。通過護士與分管患者及家屬進行交談、電話咨詢及發(fā)放宣傳單等形式進行健康宣教。宣教內容包括:進行透析目的、如何進行透析、透析期間注意事項、內瘺的自我護理、飲食及透析后病情觀察。
2 結果
健康宣教后30例患者對血液透析知識掌握有明顯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均能主動而積極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3 健康宣教
3.1透析前的宣教 透析前準備:向患者介紹透析室環(huán)境和有關制度,進入透析室前要換鞋子;介紹每次透析前后要稱體重、測量血壓、檢測血管通路情況的重要性。
3.2 透析中的宣教 注意事項:透析過程中囑患者臥床休息。內瘺患者患側肢體平放,避免活動,防止針頭脫落,局部如有疼痛、出血、腫脹或其他不適囑患者及時向醫(yī)護人員匯報。臨時性或半永久性置管患者避免患側受壓,股靜脈雙腔插管者避免患側肢體屈曲,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囑患者注意有無頭痛、惡心、嘔吐,嘔吐時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注意有無出血;透析中如出現(xiàn)打哈欠、出汗、頭暈、乏力、腹痛、胸部不適、心悸胸悶、發(fā)熱寒戰(zhàn)、肌肉痙攣等不適及時向醫(yī)護人員匯報。囑患者要控制進食量,避免過飽,防止血液集中到胃部而引起低血壓。
3.3透析后的宣教
3.3.1血管通路的宣教
3.3.1.1動靜脈內瘺的宣教 穿刺處覆蓋創(chuàng)可貼,透析結束后局部用硬紙卷壓迫止血,力度要適宜,以不出血為宜,壓迫時間為15~20 min,凝血時間延長者延長壓迫時間。放松時先靜脈后動脈,注意觀察針眼是否滲血,以防血腫及炎癥。如穿刺點周圍出現(xiàn)輕度腫脹,可冰敷后用鮮土豆切薄片敷腫脹部位,促進淤血消散,減輕患者疼痛。囑患者抬高上肢,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每天至少四次檢查內瘺吻合口是否有震顫,如發(fā)現(xiàn)瘺管震顫消失或疼痛,及時診治。瘺側肢體不能輸液或抽血,不要用力或彎曲,不穿緊袖口的衣服。要保持穿刺部位皮膚的清潔及柔軟,可每天清洗后涂喜遼妥或紅霉素眼膏,還可以用熱毛巾濕敷。
3.3.1.2 臨時性或半永久性置管的宣教 向患者講解留置導管的重要性,每次透析后消毒傷口周圍皮膚,同時更換敷料,檢查導管固定是否牢固。告知患者保持敷料清潔、干燥,防止感染。如發(fā)現(xiàn)局部紅、腫、熱、痛等應立即就診。
3.3.2飲食指導 長期透析的患者常有消瘦和營養(yǎng)不良[1],造成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很多,如厭食、感染、代謝紊亂、透析中營養(yǎng)物質的丟失等,特別是飲食出入不平衡進而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者較為多見。合理的飲食是透析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透析患者的不合理飲食,不控制液體入量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2]。透析只是對腎功能衰竭的間歇性治療,飲食和液體量的控制才是持續(xù)性治療。因而要加強患者的飲食指導,合理調配飲食。
3.3.2.1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 蛋白質的攝入:每次透析可丟失蛋白質2.0~3.5 g,根據(jù)患者每周透析次數(shù)來決定蛋白質的攝入量。透析2次/w的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1.0~1.2 g/kg/d,透析3次/w的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為1.2~1.5 g/kg/d。蛋白質的種類以富含人體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為主,如雞蛋、牛奶、瘦肉、魚等。
熱量攝入:熱量的多少取決于患者年齡、性別、身高、理想體重、活動量等,一般情況下30~45 kcal/kg/d。對消瘦營養(yǎng)不良患者可給予40~45 kcal/kg/d,對于肥胖患者給予30~35 kcal/kg/d。
3.3.2.2限制鈉鹽的攝入 血液透析患者應減少鹽的攝入,鈉鹽的攝入應控制在3~5 g/d。有嚴重高血壓、水腫或血鈉較高者,每日鈉入量應限制在2 g以內。
3.3.2.3限制鉀、磷的攝入 鉀的攝入應根據(jù)尿量、血清鉀而定,一般每日攝入量為2~2.5 g,慎用含鉀高的食物,如蘑菇、海菜、豆類、蓮子、卷心菜、榨菜以及香蕉、橘子等。磷的攝入最好限制在600~1200 mg,應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蛋黃、全麥面包內臟類、干豆類、硬核果類、奶粉、乳酪、巧克力等。
3.3.2.4維持水平衡 液體攝入量包括飲水量和固體食物以及藥物等所含的所有水分。血液透析患者體重的改變是液體平衡最好的指標。兩次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以不超過干體重的3%~5%為宜,若低于3%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風險;高于5%可能發(fā)生一系列近期或遠期并發(fā)癥,增加患者死亡風險[3]。進水量為前一日尿量加500 ml不顯性失水量。指導患者盡量避免進食含水量多的食物,如稀飯、湯汁、牛奶等;將一日可喝的水,用帶有刻度的容器裝好,并分配飲用。指導患者實施減少口渴的方法如以小冰塊含化代替飲水;食用酸梅、薄荷糖刺激唾液的分泌等。
3.3.2.5適當補充維生素 每次透析時水溶性維生素嚴重丟失,應注意補充,以B族維生素為主。
3.3.3用藥指導
3.3.3.1降壓藥物 教會患者及家屬測量血壓的方法,告知其所用降壓藥物的作用、副作用與注意事項,并指導患者合理、按時、科學地應用各種藥物。了解患者在家中的血壓情況,以便醫(yī)生根據(jù)血壓的變化對降壓藥劑量進行隨時調整,從而達到更平穩(wěn)控制血壓,減少藥物副作用,降低透析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3.3.2糾正貧血的用藥 根據(jù)化驗結果及時補充造血物質,口服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B12和鐵劑,也可靜脈給鐵劑,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糾正貧血,增強透析效果。
3.3.3.3 高磷血癥、腎性骨病患者 高磷患者應該遵醫(yī)囑口服含鈣磷結合劑。腎性骨病患者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口服活性維生素D。
3.3.4定期復查 向患者解釋常規(guī)檢查的目的及臨床意義,能定期抽血檢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甲狀旁腺激素、血清鐵及鐵蛋白等。通過檢查結果,了解透析的充分性,及時糾正貧血、電解質紊亂及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調整透析方案,保證充分透析、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3.5皮膚口腔的衛(wèi)生 尿毒癥患者常因“尿素霜”沉積于皮膚,引起皮膚瘙癢、干燥、脫屑,要勤擦洗、勤換衣,避免使用堿性肥皂,經(jīng)常修剪指甲,避免用力抓傷。要注意口腔衛(wèi)生,漱口2次/d,若口腔黏膜出現(xiàn)小血泡切勿咬破,最好讓它自行消散吸收,以防感染。
4 結論
健康宣教是患者獲得血透相關知識和提高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徑,是治療的重要組成因素。通過對血透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全面掌握相關疾病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積極地配合治療,使其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tài),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護士自身的素質也得到提高,所以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梅長林,葉朝陽,趙學智.實用透析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677-678.
[2]王蘭.健康教育對血透患者依從性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4):289.
[3]喬娟,單巖,徐兆萍,劉曉輝.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重增加曲線圖的設計與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0):882.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