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兒科收治的67例腹瀉患兒進行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3例患兒才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研究組34例患兒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結果 對照組滿意度為75.8%低于觀察組滿意為94.1%,對照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1.4±2.5)d短于觀察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為(7.3±1.1)d,對照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1.4±2.5)d,健康教育知識認知程度評分為(84.6±3.8)分低于觀察組的健康教育知識認知程度評分(94.5±2.4)分,組間比較,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小兒腹瀉護理中能提高護理滿意度,縮短平均住院時間,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小兒腹瀉;護理效果
小兒腹瀉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等,嚴重的影響了小兒的營養(yǎng)健康和生長發(fā)育,引起了臨床的高度重視[1]。小兒腹瀉多發(fā)生于夏季和秋季,天氣的忽冷忽熱導致小兒的腹瀉發(fā)生率顯著上升[2]。為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中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共選取67例腹瀉患兒進行研究,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兒科收治的67例腹瀉患兒進行研究,所有患兒均符合臨床腹瀉的診斷標準,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n=33)和觀察組(n=34),對照組中男性患兒14例,女性患兒19例,年齡在1~3歲,平均年齡在(2.2±0.4)歲,觀察組中男性患兒17例,女性患兒17例,年齡在1~4歲,平均年齡在(2.8±0.5)歲,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臨床資料經過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差異不明顯,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才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研究組患兒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即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具體如下:①入院護理:患者入院后,讓患兒及其家屬盡快熟悉醫(yī)院的環(huán)境,講解醫(yī)院的相關規(guī)定,告知患兒家屬需要的檢查項目,使患兒家屬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②基本護理: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是否有脫水現象,并根據患兒的意識、面色、皮膚的彈性程度判定患兒的脫水情況,記錄患兒的大便性質,觀察患兒是否有電解質紊亂現象,監(jiān)測患兒的基本生命體征變化;③飲食護理:腹瀉患兒做好母乳喂養(yǎng),可以適當的縮短哺乳的時間,減輕患兒的胃腸道負擔,予以患兒清淡、容易吸收的食物,當患兒的病情好轉后,逐漸恢復正常的飲食;④健康教育:向患兒的家屬講解出現腹瀉的原因,讓其了解相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改變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多進行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⑤補液護理:腹瀉患兒容易出現脫水現象,合理的補液能明顯緩解患兒的脫水現象,對腹瀉患兒至關重要,合理的補液在補液過程中要遵循先快后慢,先補鹽后補糖的原則進行,對于脫水程度輕的患兒可以口服補鹽液,少量多次進水,對于重度脫水的患兒要立即建立靜脈通路,根據患兒的意識、尿量等及時調整方案,保證患兒的水電解質平衡;⑥患兒家屬的心理護理:在治療中患兒的家屬會表現為擔心、緊張、不安等不良情緒,作為醫(yī)護人員,除了要做好患兒的護理工作,還要對患兒的家屬進行心理疏導,主動和患兒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向患兒家屬講明病情,鼓勵患兒家屬要積極配合治療工作;⑦出院指導:患兒出院前,叮囑患兒的家屬要為患兒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加強衛(wèi)生管理,適當進行鍛煉,避免長期應用抗生素。
1.3觀察指標 以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患兒的平均住院天數以及健康教育知識的認知程度評分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分析應用臨床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3-4]。
1.4評價標準 采取我院自行擬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研究,臨床評價標準為: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100分。滿意:75~99分。一般:50~74分。不滿意:<50分??倽M意度為非常滿意率與滿意率之和。采取我院設定的健康教育知識調查表對患兒的家屬進行調查,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患兒家屬的掌握情況越好。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試驗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以百分率(%)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中非常滿意的有12例,滿意的有13例,一般的有6例,不滿意的有2例,滿意度為75.8%,觀察組中非常滿意的有14例,滿意的有18例,一般的有2例,不滿意的有0例,滿意度為94.1%,組間比較,P<0.05[5-6]。
2.2比較兩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健康教育知識認知程度評分 對照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1.4±2.5)d,健康教育知識認知程度評分為(84.6±3.8)分;觀察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為(7.3±1.1)d,健康教育知識認知程度評分為(94.5±2.4)分,組間比較,P<0.05。
3 討論
小兒腹瀉是臨床一種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兒的水電解質、酸堿電解質平衡進行糾正。臨床護理路徑是以患者為核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予以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的護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要求護理人員要熟練掌握專業(yè)知識和語言表達技巧,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并予以針對性護理從而提高臨床護理質量[7-8]。將臨床路徑應用于小兒腹瀉的護理中,不僅有效的改善了患兒的臨床癥狀,還提高了患兒家屬對腹瀉相關疾病知識的認知度,使患兒家屬全面的了解了患兒的病情,提高了配合度,利于患兒病情的恢復。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滿意度為75.8%低于觀察組滿意為94.1%,對照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1.4±2.5)d短于觀察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為(7.3±1.1)d,健康教育知識認知程度評分為(84.6±3.8)分低于觀察組健康教育知識認知程度評分(94.5±2.4)分,組間比較,P<0.05。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小兒腹瀉護理中能提高護理滿意度,縮短平均住院時間,值得推廣應用[9-10]。
參考文獻:
[1]羅玉琳,姜儀,張小蓉,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8):59-60.
[2]譚顯敏,周雄.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實施效果[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刊),2012,03(8):164-165.
[3]馬瑩.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4,24(7):4120-4121.
[4]許宏玲.小兒腹瀉護理中對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19):228-229.
[5]梅雪麗.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1):203-203.
[6]高海波,張君紅.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3,45:45-46.
[7]孫艷杰,盛巖,肖霞,王紅,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圖像引導立體定向腦內病灶活檢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5,02:199-200.
[8]胡敏芳.臨床護理路徑在腦梗塞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探討[J].醫(yī)學信息,2014,16:325-325.
[9]彭海菁,郭佳華,鐘育紅,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卒中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84-86.
[10]李成玉.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醫(yī)學信息,2015,28,(04):31.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