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聯(lián)合治療多菌型麻風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分析我縣診治的82例多菌型麻風病患者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1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氨苯砜治療,治療組患者采用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聯(lián)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效率為92.68%,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效率為73.17%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2年隨訪,兩組患者細菌指數(shù)明顯降低,與治療前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年后治療組與對照組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多菌型麻風病采用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聯(lián)合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氨苯砜;氯苯吩嗪;多菌型麻風病
麻風病是臨床中的一種慢性傳染病,致死率、致殘率較高,是導致患者勞動力喪失的主要因素。據(jù)相關研究顯示,麻風病患者臨床中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出現(xiàn)斑塊、斑疹,并且耳與尺神經有粗大癥狀,同時患者的觸覺、痛覺、溫度都會逐漸消失[1]。臨床上將麻風病分為少菌型和多菌性兩種類型,由于具有傳染性,故患者承受較大的生理痛和心理壓力,所以臨床中給予有效地治療,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到人群中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作者結合在我縣診治的82例多菌型麻風病患者臨床資料,分析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聯(lián)合治療多菌型麻風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縣診治的82例多菌型麻風病患者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1例患者。 對照組4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32~63歲,平均年齡(37.21±4.56)歲;其中間界線類麻風病患者13例,界線類偏瘤型麻風病患者17例,瘤型麻風患者11例。治療組4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39.11±5.03)歲;其中間界線類麻風病患者14例,界線類偏瘤型麻風病患者18例,瘤型麻風患者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麻風病類型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41例患者均口服氨苯砜治療,1次/d,100 mg/次,連續(xù)治療2年,隨訪治療1年、2年后臨床效果。治療組: 治療組41例患者均給予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聯(lián)合治療,即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利福平、氯苯吩嗪。利福平1次/月,600 mg/次,氯苯吩嗪1次/月,50 mg/次,連續(xù)治療2年,隨訪治療1年、2年后臨床效果。
1.3療效判定 兩組患者治療1年、2年后均進行細菌檢查,對比治療前、治療1年、2年后的細菌指數(shù)變化情況。痊愈:患者皮損完全恢復,細菌檢查結果為陰性。顯效:皮疹消退>70%,細菌指數(shù)明顯下降。有效:皮疹消退20%~70%,細菌指數(shù)下降不明顯。無效:皮疹、細菌指數(shù)均無變化[2]。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采用t進行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效率為92.68%,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效率為73.17%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隨訪治療1、2年后細菌指數(shù)變化情況 治療后1、2年隨訪,兩組患者細菌指數(shù)明顯降低,與治療前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年后治療組與對照組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麻風病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由于感染麻風桿菌造成的一種傳染性疾病,會累及皮膚、周圍神經,并且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會逐步的侵犯機體深部組織、以及內臟器官,也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肢體畸形、殘疾,最終使患者喪失勞動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
多菌型麻風病也屬于麻風病的一種,在臨床治療中通常給予聯(lián)合化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其治療療程通常為2年,整個治療的目的不是徹底清除細菌,而是徹底殺滅病原體。在臨床治療麻風病的過程中,醫(yī)院通常給予隔離治療或者在家治療,為了有效促進聯(lián)合化療的治療效果,臨床用藥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4]。本文選取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治療,主要是利用氨苯砜對麻風捍菌的葉酸代謝形成干擾,進而抑制DNA的合成,最終實現(xiàn)抑制麻風捍菌合成的目的。但是氨苯砜抑菌的速度比較慢,并且長時間治療容易產生耐藥性,所以單獨采用氨苯砜的治療效果不理想。
而聯(lián)合應用利福平、氯苯吩嗪治療麻風病,可以充分利用利福平快速殺滅麻風捍菌的作用,并且可以提高氨苯砜的藥物活性強度。加之,氯苯吩嗪聯(lián)合治療麻風病是主要的臨床用藥,具有較為良好的抗炎、抗菌、抗耐藥作用,并且其臨床無明顯不良反應[5]。所以,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聯(lián)合治療多菌性麻風病,可以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有效縮短治療病程,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痛苦,最大化的降低畸形率。
本文以上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利福平、氯苯吩嗪,結果提示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效率為92.68%,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效率為73.17%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治療后1、2年隨訪,兩組患者細菌指數(shù)明顯降低,與治療前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年后治療組與對照組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以,聯(lián)合應用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治療多菌性麻風病臨床效果理想。故在臨床治療多菌性麻風病時,臨床中可以將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聯(lián)合用藥作為首選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沈建平,余美文,李進嵐,等.菌型麻風患者統(tǒng)一聯(lián)合化療后5 年療效評價[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3,29(6):376-379.
[2]余關文,沈建平,嚴良斌,等.統(tǒng)一聯(lián)合化療和常規(guī)聯(lián)合化療后多菌型麻風患者的細菌指數(shù)變化和麻風反應率比較[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2,45(8):553-556.
[3]塔桂蘭.注射用利福平治療68 例復治菌陽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175-176.
[4]王瑞玲.氯苯吩嗪治療麻風合并肺結核病1例[J].皮膚病與性病,2014,(02).
[5]史慧敏,毛洪海,張偉.含氯苯吩嗪方案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療效及評價[J].中國防癆雜志,2013,(01).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