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療過程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旨在找出最有效的肝癌患者臨床護理方法。方法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8例,這88例患者都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療,隨機均勻分成兩組,對照組主要進行常規(guī)臨床護理,觀察組主要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結果 在患者臨床相關指標上,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在患者后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上,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在患者臨床護理滿意情況上,觀察組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肝癌介入治療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肝癌患者;介入治療;臨床護理路徑;應用效果;對比
為了探討肝癌介入治療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本文主要選取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8例作為研究參與人員進行相關研究和相關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相關資料和相關數據主要來源于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8例,隨機均勻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觀察組患者44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齡43~70歲,平均年齡(54.0±4.5)歲;對照組患者例數也為44例,男性患者為25例,女性患者例數為19例,患者年齡44~71歲,平均年齡(54.2±4.7)歲。
1.2護理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來說,主要接受臨床常規(guī)護理。針對觀察組患者來說,嚴格按照系統(tǒng)化的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護理之前要嚴格落實基礎工作,①要進行有效的理論準備,要引導相關護士參與到路徑制定過程中,還要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內容宣教,使得護士掌握臨床護理技巧[1]。要完善護士的專業(yè)護理相關知識,加大對護士的培訓力度,提升護士的護理服務水平和交流能力,還要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臨床護理責任制度,把護理責任落實到個人。②要落實人員分配和準備工作,結合護理人員具體水平和經驗等,進行科學排班和分配,要保證護理人員數量足夠多,還要創(chuàng)建護理小組,由專門人員監(jiān)督引導。③要落實相關資料準備工作,結合醫(yī)院科室具體情況,完善臨床護理路徑和知識教育路徑,指定相應合理的護理路徑實施計劃。為護理人員發(fā)放專業(yè)護理路徑表,使得護理人員了解路徑相關內容和目標等。還要制定專業(yè)人員完成內容記錄工作,全面掌握護理對策實施情況和效果,進行后期跟蹤評價和信息反饋[2]。然后在臨床護理路徑下實施護理措施,等到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護理條件以及環(huán)境等情況,要全面掌握患者實際病情,加大臨床護理路徑知識教育力度,要保證護理態(tài)度足夠好,獲得患者認可與配合。護理人員還要加大對患者臨床飲食護理力度,還要使得患者明確護理目的,引導患者加強臨床診斷和檢查。次日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血液化驗,給予患者有效的臨床用藥指導,在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和不良心理。在患者手術實施之前,要落實皮膚準備工作,還要加強對患者的藥敏實驗,在患者手術治療前,要做好禁食準備和常規(guī)加壓準備,引導患者保持合適體位[3]。在患者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并發(fā)癥狀護理,在患者出院后給予其有效指導,避免患者病情復發(fā)。
1.3統(tǒng)計學方法 主要選擇SPSS2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相關研究和相關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主要選擇t進行相關檢驗,而計數資料主要選擇χ2進行相關檢驗,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兩組在患者臨床護理相關指標上的對比 經過兩組患者臨床護理,在患者臨床相關指標上,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2.2兩組在患者后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上的比較 經過患者介入治療后期情況觀察,在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上,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
2.3兩組在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上的對比 經過后期滿意度情況調查,在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3。
3討論
近年來,癌癥患者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在多種癌癥患者當中,肝癌是比較常見的,肝癌主要包括兩種,第一種是原發(fā)性肝癌,第二種是繼發(fā)性肝癌,針對原發(fā)性肝癌來說,是屬于惡性腫瘤當中的一種,往往確診后,患者已經到了中期和晚期[4]。
對于肝癌患者來說,確診后必須及時進行臨床有效治療,往往進行臨床介入手術治療。但在患者臨床介入治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系列不良問題和并發(fā)癥狀,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護理[5]。
目前,臨床護理路徑已經被應用到了患者臨床護理當中,不僅明顯提升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還從根本上優(yōu)化了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模式[6]。在這種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可以及時了解患者臨床病情和臨床癥狀變化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護理相關問題,從而制定相應有效的改進措施。大量臨床實踐結果表明,根據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非常有效。臨床路徑屬于一種醫(yī)療服務模式,可以減輕患者經濟壓力,提升患者臨床護理有效率,在臨床護理路徑下,患者可以接受到全方位的臨床系統(tǒng)護理。
總之,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療當中,制定相應合理的臨床護理路徑并加強護理十分必要,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相關指標,還可以改善護理人員的護理態(tài)度和服務態(tài)度,在優(yōu)化臨床護理滿意情況的基礎上促進患者病情痊愈[7]。
參考文獻:
[1]王文飛,王敏志,張巧俏,等.術前心理健康教育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2,12(5):468-469.
[2]錢多,沈靜慧,王玫玲,等.臨床護理路徑在我國肝癌介入治療術后患者中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1(35):4188-4193.
[3]谷凡霞,周卉.臨床護理路徑在肝癌介入治療術中的應用研究[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11):175-176.
[4]顧智慧.臨床護理路徑在肝癌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5,06(12):28-29.
[5] 劉旭霞.臨床護理路徑在肝癌介入治療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16(33):290-290.
[6]馬艷.健康教育路徑和知-信-行理論模式在肝癌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2,18(6):271.
[7]王俊英.臨床護理路徑在肝動脈灌注化療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1,43(1):107-109.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