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氟康唑治療老年口腔念珠菌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氟康唑治療的40例老年口腔念珠菌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隨機選取同時期在我院接受酮康唑治療的40例老年口腔念珠菌患者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和停藥半年后的復發(fā)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77.50%,且差異較大,P<0.05。另外,觀察組停藥6個月后的復發(fā)率為5.00%,低于對照組的20.00%,且差異較大,P<0.05。結論 給予老年口腔念珠菌患者氟康唑治療能有效提高治療總有效率,且能降低停藥后的復發(fā)率。
關鍵詞:氟康唑;老年口腔念珠菌;效果;復發(fā)
口腔念珠菌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老年人的發(fā)病率較高,其牙體的磨耗和丟失、義齒的使用及上皮細胞形態(tài)、結構的變化、修復更新、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能力下降會導致口腔內(nèi)微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此外,老年人機體的免疫監(jiān)視及DNA損傷修復功能的下降也為口腔念珠菌的發(fā)病創(chuàng)造了條件[1]。該病的臨床表現(xiàn)為患區(qū)充血水腫、糜爛、舌背乳頭萎縮等。我院為觀察治療老年口腔念珠菌的有效方法,特采用氟康唑和酮康唑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并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氟康唑治療的40例老年口腔念珠菌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22例女性,18例男性;年齡為58~82歲,平均年齡(64.5±5.2)歲;病程為3個月~2年,平均病程(1.1±0.4)年。另隨機選取同時期在我院接受酮康唑治療的40例老年口腔念珠菌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23例女性,17例男性;年齡為58~84歲,平均年齡(64.7±5.4)歲;病程為2個月~2年,平均病程(1.1±0.2)年。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方面差異比較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酮康唑治療,具體如:口服酮康唑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00055,生產(chǎn)企業(yè):南京白敬宇制藥有限責任公司),1次/d,100 mg/次。觀察組采用氟康唑治療,具體如:口服氟康唑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261,生產(chǎn)企業(yè):天津藥業(yè)集團新鄭股份有限公司),1次/d,首次服用劑量為300 mg/次 ,隨后可減至150 mg/次。
治療時間:兩組均進行為期4~8 w的治療,在治療期間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和服用其他影響療效的藥物。
1.3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后對兩組患者進行白色念珠菌培養(yǎng),并根據(jù)兩組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改善情況和白色念珠菌培養(yǎng)結果來判定兩組的治療效果。顯效:患區(qū)充血水腫、糜爛及舌背乳頭萎縮消失,色澤恢復正常,且白色念珠菌培養(yǎng)結果顯示為陰性;有效:患區(qū)充血水腫和舌背乳頭萎縮較治療前有所改善,糜爛面積消退75%以上,白色念珠菌培養(yǎng)結果顯示為可疑陽性,<100個菌落;無效:患區(qū)充血水腫和舌背乳頭萎縮較治療前無改變甚至惡化,糜爛面積消退不足50%,且白色念珠菌培養(yǎng)結果顯示為陰性,≥200個菌落[2]。(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治療總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用n表示計數(shù)資料,并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較大,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3]。
2 結果
2.1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其中28例顯效,占70.00%,10例有效,占25.00%,2例無效,占5.00%。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7.50%,其中22例顯效,占55.00%,9例有效,占22.50%,9例無效,占22.50%。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較大,χ2=5.16,P<0.05,見表1。
2.2停藥6個月后的復發(fā)情況對比 停藥6個月后,觀察組2例復發(fā),占5.00%。對照組8例復發(fā),占20.00%。觀察組停藥6個月后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較大,χ2=4.11,P<0.05。
3 討論
口腔念珠菌感染不僅與各種免疫缺陷老年患者的深部真菌感染密切相關,同時還與多種口腔粘膜病有關,如口腔念珠菌可通過胃腸道、血液循環(huán)等途徑引起多種深部真菌感染,包括胃腸道念珠菌感染、真菌感染性寶血癥等。目前,臨床上主要是通過藥物治療此病,但由于臨床免疫抑制治療,廣譜抗生素和皮質類股醇激素的大量使用和濫用,常常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鑒于免疫抑制狀態(tài)下嚴重真菌感染的不斷增多,真菌耐藥情況愈發(fā)嚴峻,加上某些抗真菌藥物毒副作用較大。
酮康唑和氟康唑雖然同屬廣譜抗真菌藥物,但其應用和性質卻有所不同,氟康唑主要是通過高度選擇并作用于真菌依賴的細胞色素中的P-450酶,從而抑制真菌細胞膜上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破壞真菌細胞壁,使其停止生長繁殖并死亡。根據(jù)相關研究顯示,口腔念珠菌感染菌、皮膚真菌、酵母菌及一些深部真菌均對氟康唑敏感,且酮康唑和氟康唑服用后的可吸收給藥量分為82%和90%[4]。此外,氟康唑作為WHO指定治療全身性真菌感染的首選藥物,其對老年口腔念珠菌的治療效果長久,且費用相對較低。
我院給予觀察組氟康唑治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該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77.50%),停藥6個月后的復發(fā)率(5.00%)低于對照組(20.00%),且差異均較大,P<0.05,該研究結果與文獻[5]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參考文獻:
[1]王舟.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56例臨床治療探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4):567-568.
[2]陳曉霞.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的療效[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2):4557-4560.
[3]張文玲,趙勇,黃永麗.老年人口腔念珠菌口炎的發(fā)病原因和治療體會[J].河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33(03):206-207.
[4]刁俊鵬,丘耿姍,謝明花.不同中藥治療老年口腔念珠菌病的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03):117-118.
[5]楊雄偉.氟康唑局部與全身用藥治療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4,26(12):142.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