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抽選我院糖尿病患者60例作為試驗組,健康體檢人員60例作為對照組,測定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清蛋白值,在組間平行比較。將試驗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比單一組(空腹血糖檢測)、聯(lián)合組(聯(lián)合檢測)的診斷準確率。結果 試驗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清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聯(lián)合檢測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96.7%)明顯高于單一檢測組(76.7%)。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可以作為糖尿病患者的診斷標準,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糖尿??;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應用價值
糖尿病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慢性疾病,臨床診斷方法一直是醫(yī)學界的研究重點。近些年來,糖尿病發(fā)病群體越加龐大,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的提升導致飲食方式發(fā)生巨大改變,同時老齡化發(fā)展加劇[1]。該疾病在發(fā)病早期癥狀表現(xiàn)不明顯,因此錯過了早期治療干預時機。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患者進行分析,探討了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應用價值,詳細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就診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為試驗組,健康體檢人員60例作為對照組,納入時間段為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試驗組中,男性34例(56.7%),女性26例(43.3%);年齡41~76歲,平均(58.3±2.1)歲;糖尿病病程2~8年,平均(4.5±0.6)年。在對照組中,男性38例(63.3%),女性22例(36.7%);年齡38~78歲,平均(57.4±2.6)歲。兩組待檢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可以比較(P>0.05)。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①糖尿病患者滿足《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2],經臨床和實驗室檢查后確診。②所有待檢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能夠積極配合醫(yī)師操作。③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服用降糖藥物患者、合并心肝腎功能病變患者。
1.3方法 首先以試驗組和對照組作為研究對象,分別測定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清蛋白值,在組間平行比較;然后將試驗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30例。單一組患者僅測定空腹血糖值,聯(lián)合組患者在單一組的基礎上測定糖化血清蛋白,比較糖尿病的診斷準確率。具體操作如下:
1.3.1樣本采集 患者于晨間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液3ml,在水浴環(huán)境下進行離心操作,控制水溫在37℃,血清分離時間在25min左右。嚴格按照規(guī)范對標本進行儲存、送檢,3h內完成測定。
1.3.2檢測方法 儀器設備選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為7020,由日本日立公司生產,以及相關配套檢測試劑。做好室間質控,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其中空腹血糖值的測定,采用葡萄糖測定試劑盒法;糖化血清蛋白的測定,采用NBT終點法[3]。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分析軟件采用SPSS18.0版本,文中診斷準確率作為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作為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檢測指標比較 由數(shù)據可知,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清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鮮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診斷準確率比較 由數(shù)據可知,聯(lián)合檢測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我國是糖尿病大國,不僅每年發(fā)病人數(shù)多,且發(fā)病率處于持續(xù)上升趨勢,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頑疾之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成為醫(yī)師和患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就目前而言,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是觀察癥狀表現(xiàn),同時檢測空腹血糖值(在7.0mmol/L以上),或者餐后2h血糖值(在11.1mmol/L以上)。糖尿病研究專家認為可以將糖化血紅蛋白(HbAlc)作為診斷指標,待檢者HbAlc在6.5%以上,即可斷定為糖尿病,結合血糖檢測來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血糖是由已糖激酶、鎂元素、腺苷三磷酸發(fā)生一系列反應后生成的,是檢測糖尿病的常用指標之一。但實踐表明,單一測定血糖水平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大,患者的體質、飲食、用藥甚至樣本采集都會改變檢測結果[4]。而且機體在感染、外傷條件下會產生應激反應,也會導致血糖升高,但不是糖尿病的診斷依據。糖化血清蛋白是葡萄糖和血漿中的其它蛋白結合后的產物,它的半衰期在20d左右,因此可以了解患者最近3w的血糖濃度。在張冬梅的研究報道中稱[5],患者用藥治療7d后,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就會發(fā)生明顯降低,基本不受血糖濃度變化的影響。當然,如果蛋白濃度、半衰期變化明顯,就會影響最終的檢測結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30例試驗組患者空腹血糖值平均為11.63mmol/L,糖化血清蛋白為376.55mmol/L,均高于對照組的5.76mmol/L、248.94mmol/L。在診斷準確率上,單一檢測組患者為76.7%,聯(lián)合檢測組為96.7%,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和陳玫君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6]。
綜上,和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明顯增高,且隨著病情發(fā)展不斷變化。聯(lián)合檢測可以作為臨床診斷標準,對于病變程度和療效評估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錦,黃存敏,馮廣貴,等.糖尿病三項檢測的臨床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3,31(3):264-266,283.
[2]崔淑蘭.聯(lián)合測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檢測中的臨床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7(4):88-88.
[3]陳世佳.聯(lián)合測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06(27):28-29.
[4]王東霞,張衛(wèi)群,張菁菁.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臨床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06(16):86-87.
[5]張冬梅.聯(lián)合測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20(7):163-164.
[6]陳玫君.聯(lián)合測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5,08(11):170-171.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