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這既是我們?nèi)w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正在努力奮斗的目標。下面就我個人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經(jīng)驗談幾點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體會。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6-084-01
一、提高教師職業(yè)道德和知識底蘊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決定了他們在課堂教學質(zhì)量中的關鍵性作用。教師的職業(yè)修養(yǎng),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基本素質(zhì)之一。他們的道德品質(zhì)、知識底蘊、語言才能、人格魅力、課堂教學組織能力共同構成了教師課堂講授能力的主要方面,共同決定著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在學生眼中,教師就是榜樣,教師的思想行為,作風和品質(zhì)無時無刻不在感染、熏陶和影響著學生,所以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會成為學生的楷模。我個人在這多年的教學中,始終注意自己職業(yè)道德和專業(yè)水平的提高,至少自己在課堂上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決不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愉快心情帶到課堂上,盡量做到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學生。在課堂上,盡量要做到精力充沛,要以飽滿的熱情、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來帶動學生產(chǎn)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用準確、鮮明、生動、簡潔、富有啟發(fā)性的課堂語言來講授課程內(nèi)容,因為課堂語言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決定著學生的接受率。因此,作為知識傳播者的教師,對于所要闡發(fā)的思想、理論也必須為獲得最為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做努力。
二、嚴把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
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一節(jié)課四十分鐘,一個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二十分鐘左右。這也就是為什么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突出重點的原因。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不能夠集中四十分鐘的精力,那么每個孩子效率最高的二十分鐘出現(xiàn)在哪個時間段呢?這二十分鐘是集中出現(xiàn)還是分散的呢?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要百分之百地集中四十分鐘的注意力。而是根據(jù)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讓他們在有效的二十分鐘里發(fā)揮他們的潛力。這和老師的教學安排有關。所以在設計教學預案時注意一些時間限制。
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節(jié)奏:把握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就要講究動靜互補。只有\(zhòng)"靜\",教學成了老師的演講或個人表演,學生就會被動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動\",也不成其為教學。所以教師在每講一個內(nèi)容時,要給學生留有相互探討,積極參與的時間,讓他們在活動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同時,要講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在教學中,教學內(nèi)容簡單的,學生自學可以學懂的,或內(nèi)容比較有趣的,可以快節(jié)奏進行。內(nèi)容比較難的,比較枯燥的,比較抽象的,或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則要\"慢動作\",提問后要留出較多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老師適當?shù)闹v解也要放慢些語速,讓學生來得及消化。在教學中,應張弛有度,\"張\",時間不可太長,應以學生身心不會過度疲勞為度;\"弛\",也不可過度,應不致使學生注意力渙散。
巧妙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求知欲,思維能力,有利于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挖掘?qū)W生的潛能。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發(fā)揚民主精神,融洽師生關系,教師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教師把信任留給學生,把溫暖送給學生,形成平等、寬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悅的氛圍,創(chuàng)設活潑、輕松、有趣、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產(chǎn)生最佳的學習心態(tài),主動參與學習。由此可見,語文教師應要盡可能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講到底的落后狀況,多利用現(xiàn)代教具。如小黑板、掛圖、投影儀、錄音機等,這樣既可節(jié)約板書,有關內(nèi)容簡介等課堂教學時間,又可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學生立體思維。其中教材上圖文并茂的插圖常是教師教學疏忽的一個地方,需要我們多加揣摩,多利用。學生感知課文不是孤立地進行,總是跟課文相關背景知識相聯(lián)系,背景知識越清楚,對課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這就是感知的選擇性,可見重視教具及課本插圖的作用,也不失為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營造親切、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
首先,老師在教學中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同時,老師也應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使學生之間建立起平等、友愛、互助的氛圍。其次,老師應盡量減少對學生的行為和思維的無端限制,使學生有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
四、教會學生學習
教會學生學習必須重視方法的傳授,把學習的方法、思維的方法教給學生?!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必須考慮學生學習方法的問題,所選擇的教學方法,必須能促進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領悟和掌握,教法必須為學法服務。語文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于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的學習能力。變“要他學”為“他要學”,變“學會”為“會學”。
五、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最大動機,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币岣哒n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學生是否有學習語文的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質(zhì)量。那么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興趣。結合課文內(nèi)容可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分組討論、比賽朗讀、講小故事,說與課本有關的小笑話,分角色表演等。使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愛好、求知欲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學,主動地獲取一些知識,教師再善于因勢利導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愉快地學習。
新課程改革中的語文教學,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給我們語文老師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研究的領域。在課堂教學中,只有不斷地去學習新的理論,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才能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我深信,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勇往直前,語文課堂教學會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