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粉世家》是張恨水重要的代表作,通過報刊連載擁有眾多讀者而大獲成功。當下網絡言情小說許多都采用了類似的敘述模式,通過網絡迅速傳播。然而,兩個時代的作品形式相同,內容卻大相徑庭,本文試著以《金粉世家》為切入點,分析網絡言情小說所具有的時代特色。
關鍵詞:《金粉世家》 網絡言情 傳承 時代特色
清末民初報刊業(yè)興起,言情小說借助新的傳播方式蓬勃發(fā)展,幾乎各大報業(yè)都登載,言情小說的創(chuàng)作一時蔚為大觀,當代網絡言情小說以網絡作為傳播媒介使其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繁盛的狀態(tài)。這是兩個變動不居的時代,共同演繹著如火如荼的熱烈,然而我們明顯地感受到隨著歷史的演進,言情小說的特征和表達的社會價值觀念的巨大轉變,烙印著不同時代的特色?!督鸱凼兰摇肥菑埡匏闹匾髌罚W絡言情中類似《金粉世家》,即以“灰姑娘嫁入豪門”為題材的作品可謂浩如煙海,層出不窮,因此以《金粉世家》為切入點,足可以以管窺豹透視當下網絡言情小說體現(xiàn)的時代特色。
一 傳統(tǒng)特征的傳承
1 “問世間情為何物”——不變的追尋與叩問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家道中落卻才貌雙全,脫俗清新的氣質吸引著豪門公子金燕西。冷清秋在金家鶴立雞群,當生活發(fā)生變故時,清秋所體現(xiàn)出的對愛情的向往,對獨立人格的追求,對黑暗現(xiàn)實的毫不妥協(xié),都體現(xiàn)了那時具有現(xiàn)代意識的人們的價值追求。清秋嫁入豪門為的是真純的愛情,當婚后情變,她秉著罕見的寬容和修養(yǎng)默默忍受,盡量自食其力,保全自尊。優(yōu)渥的物質生活在精神追求面前是如此微不足道,她有著獨立的自主意識和強烈的奮斗精神,因此冷清秋就是人們的美好理想在人間的活化。當代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且經濟獨立,女性的力量已經不容忽視。所以,現(xiàn)代的女性樂觀、自信,積極追求幸福與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當代女性新的時代特點重塑著女性的愛情觀,她們勇敢大膽地追求所愛,有無數的機會可以自主選擇,因此她們對愛情的追求已經不再是“清秋式”的遺恨,她們對愛情有著完美的期待。所以,網絡言情從女性的視角描畫現(xiàn)代優(yōu)秀女性所期許的摯深情愛,盡量圓滿幸福,慰其心靈。
2 緊扣時代,再現(xiàn)生活——基本的創(chuàng)作思路
《金粉世家》內容貼近現(xiàn)實,讀者感同身受。張恨水在回憶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歷時說:“我南南北北走過一些路,認識不少中下層社會的朋友,和上層也沾一點兒邊,因為是當記者,所見所聞也自然比僅僅坐衙門或教書寬廣些,這也就成了我寫章回小說的題材了?!苯鸺页侵杏泻勒魃接袆e墅,兒子們花錢如流水,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如此風光快活、繁榮興旺就是因為金銓當官,作品形象生動、細致入微地展現(xiàn)了民國官場的丑態(tài)和黑暗。網絡言情小說中的校園戀情、職場戀情、都市生活等題材都契合當下生活實際,社會生活蘊含官場相爭、商場風云等社會層面的描寫都較真實。在如今自由寬容的時代背景之下這類作品描繪的生活及情感狀態(tài)讓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扼腕傾倒,獲得動力和勇氣。
3 調節(jié)人生,補償缺憾——始終如一的旨歸
在所有人的生活中,都會感覺到來自現(xiàn)實的壓力,人生永遠處于難以滿足的缺憾之中。虛構的情愛世界切入到人性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使人們得到生活中無法得到但又十分渴望的東西,獲得一種替代式的滿足。雖然在文學的大家庭之中言情小說顯得庸俗甚至有點低級,可它直言男女情事,給予紅塵中人感性的認識,超越現(xiàn)實的束縛。從飄搖亂世的“張恨水熱”,到20世紀80年代的“瓊瑤熱”,及至當下的“網絡言情熱”的主要讀者均以女性為主,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都不同程度地從中獲得自覺有益的東西。例如,情竇初開的女孩子通過讀小說獲得愛情的啟蒙,宣泄青春期的情感躁動;青年女性通過閱讀編織并實踐著情愛之途;已婚女性通過閱讀可以獲得情感上的補償和調節(jié)。
4 以市場為中心,將利益最大化——本性不移
張恨水以一個現(xiàn)代報人的身份開始創(chuàng)作,因此他有明晰的市場意識,作品一經刊登均帶來了市場和讀者的轟動效應,很快就奠定了言情大家的地位?!督鸱凼兰摇ぷ孕颉分姓f:“讀者諸公,于其工作完畢,茶余飯后,或甚感無聊,或偶然興至,略取一讀,借消磨其片刻之時光”。因此,商業(yè)利益和市場效應的追逐是言情小說的本性。當下各大文學網站均采用商業(yè)運營的模式,通過點擊率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參與者都能從中得到相應的利益和利潤。網絡文壇年年公布富豪榜,令人艷羨的經濟收入讓言情小說寫手們備受激勵,日以繼夜地奮筆疾書,以實現(xiàn)利益的最大化。
二 寬松、開放的時代環(huán)境造就多元的社會價值觀念
1 才子佳人不再具有感染力
張恨水保持著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精神氣質,因此其小說多以才子佳人為基本模式,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心目中理想的愛情婚姻生活。《金粉世家》中冷清秋是典型的佳人形象,外表靚麗更兼才氣過人,有著令人難以忘懷的氣質美,一見鐘情的金燕西為抱得佳人歸是費盡心思,兩人在戀愛時節(jié)纏綿悱惻,情感的推進有著中國文人特有的含蓄委婉。如今才子佳人模式的情愛不再具有感染力,言情小說中的愛情不再純粹,與金錢、名利、地位、性的關系變得密切。閱讀張恨水的小說會發(fā)現(xiàn)他雖描摹世俗但與市民化心態(tài)還是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在他創(chuàng)作的愛情故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作家個人的審美趣味及對精神價值理想的追求,是一位有獨立意識的作家。日益攀高的物質標準刺激著人們的神經,因而網絡言情成為人們欲望表達的最佳方式之一,寫手們關注的是都市的燈紅酒綠、錢財色欲,從個人感懷的角度出發(fā)宣泄情感和訴說心聲。因此,對于純情摯愛的追求在網絡言情小說的大量作品中被置換成了欲望的釋放和滿足,于是愛情成了物質享受的附屬,不斷地挑戰(zhàn)人們的道德底線。
2 人物形象理想化、模式化、簡單化
《金粉世家》寫了20世紀20年代初期金家的興衰,描繪了金家大小人物的性格與命運的變遷,所以這部作品除了好看之外,還具有長久的藝術生命力。金家父子的形象尤其值得玩味,我們可以看出張恨水以他深厚的文學功底給我們展示了人性的復雜。從金銓對待家庭和子女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中國封建階級在現(xiàn)代觀念撞擊下的生活處于矛盾的困境之中,導致了現(xiàn)實社會腐敗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金銓這一人物形象雖然著墨不多,但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復雜的多重性格,甚至能夠從他的身上預感到金粉世家未來的崩潰之勢。燕西對清秋一見鐘情,尤其愛她的才學和出塵脫俗的氣質,清秋的諸多優(yōu)點正是他所缺少的,所以,他執(zhí)著地追求所愛,這說明他是一個熱血之人,內心是一個求真向善的進步青年??墒?,清秋給予他的純真情愫沒有能夠充實他空蕩的靈魂,也沒能感化他享樂好玩的本性,清秋的一片摯情和美貌聰穎只能博得他的一時激動,難以長久。新鮮刺激過后,燕西又回到了過去浪蕩公子的老路上,不學無術。人物描寫本色化、生活化和真實性,使張恨水系列言情小說既通俗又真實深刻,能牽動讀者的心靈,反映特有的時代印記。
世易時移,網絡言情的寫手們數量大增,題材及寫作模式也越來越多樣化,人們高漲的熱情和期待卻總遺憾于換湯不換藥的重復中,網絡言情小說的人物形象質量大幅下滑,呈現(xiàn)出人物形象理想化、模式化、簡單化的特點。例如,網絡中高居點擊率的言情小說中男主角都是有權有錢,強勢霸道,周邊圍繞著無數美女,偶然與女主角相遇后卻只鐘情于一人,經歷無數坎坷之后終于虜獲女主角的身心,從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女主角則個個都是現(xiàn)代版的清秋,潔身自好,無意中戀上位高權重全能帥哥,百般矜持依然敵不過物質和愛情的攻勢,可以說這類當代清秋美的蒼白,善的虛偽。寫手們?yōu)楹尾粎捚錈┑胤磸涂坍嬒嗨频娜宋铮饕且驗閷懯謧兩钪@樣的愛情神話最得讀者歡心,因此無需從藝術的角度來細致考量、斟酌。網絡言情在媚俗,甚至是獻媚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自然藝術應當遵循的標準只能一再墮落。
3 追求純感官的刺激與滿足
人們從言情作品中尋找輕松、有趣,這是正常的審美心理,然而《金粉世家》契合人們的需求,卻決不迎合小市民的低級趣味,而是意圖以自己的理想和世界觀影響人們,所以通過塑造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安排有趣曲折的情節(jié)來表現(xiàn)人生世態(tài),讓人們能獲得些許深層次的精神享受。網絡言情的點擊率能否節(jié)節(jié)攀升的重要因素就是該小說是否能讓網上閱讀者有感覺,即是否夠煽情,是否夠刺激。各大網絡小說網站的首頁都有一些熱門標簽,便于讀者搜尋自己喜歡的作品,而這些標簽赤裸裸地展示著對閱讀者感官層面的誘惑,例如,紅袖添香小說網就將作品題材歸類為:巧取、總裁、豪門、高干、虐戀等。正如邁克·費瑟斯通所說:“遵循享樂主義、追逐眼前的快感、培養(yǎng)自我表現(xiàn)的生活方式、發(fā)展自戀和自私的人格類型。”網絡言情小說的這些作品重點突出的內容正好契合了商業(yè)消費社會下人人內心追逐錢權、放縱欲望的隱秘。
4 陶醉于虛幻的完美結局
張恨水時代,社會動蕩,政治風云多變,新舊思想交替,中西文化碰撞,開明與蒙昧雜揉,人性善惡彼此消漲。因此,個人的命運難以把握,人們仿徨困惑,雖然每個讀者并非都遭遇愛情,但對愛情的渴望和愛情可能帶來的負面情緒是共同的,《金粉世家》記載的是某一層面上這一時代民眾的心靈歷史的悲劇性。張恨水以嚴肅作家的立場,通俗作家的筆觸大膽的將有價值的東西撕毀在世俗的觀眾眼前,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網絡言情關注大眾品位,尤其是迎合女性讀者的心理預期,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雷同的敘事模式為女人編造了一個個美麗的夢,讓女人沉醉其中。網絡言情一路炮制“大團圓”的愛情模式,證明了當代女性們在愛情面前裹足不前,以被動的方式,等待著對方的付出和給予。
三 結語
文學自發(fā)生之時就分雅、俗,俗文學自來都是市井下里巴人的精神食糧,隨著文學的不斷發(fā)展雅俗文學漸漸血脈相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言情小說作為通俗藝術的一員,在經歷時間的洪流之后亦有經典留存,而張恨水作為言情大家,最為重要的意義在于他打通雅俗。當下網絡的普及,提高了人們的生存質量,草根也有直抒胸臆的權利,人們自我表達的欲望被大大激發(fā)。言情小說在時代社會寬容度增加的大背景之下,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作盛況,它緊扣時代的脈搏,彰顯著人們的價值觀,慰藉著人們的精神世界,給予人們愛的教育,一如既往地滋養(yǎng)著人們的心靈。然而,時代也賦予了言情小說很多新的特質。首先數量的大增,理論上應該是大大提升了人們的審美趣味,培育了他們不斷追求美好生活的內在沖動,事實卻是導致了人們的茫然和無聊感,愛情的意義被曲解,幸福被曲解。其次大量流行的網絡言情小說大力突出娛樂和縱欲的標簽,引人注意,而內容雷同,情節(jié)相似。這樣海量的作品在引領一個趨勢:精神讓位于軀體,經典遜于流行,人生只需聽從物質指引的徹底功利主義的膜拜!所以,網絡言情小說站在流行與時尚的前沿既體現(xiàn)了時代的優(yōu)越性也體現(xiàn)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危機。
參考文獻:
[1] 張恨水:《我的創(chuàng)作和生活》,《文史資料選輯》,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2] 張恨水:《金粉世家·自序》,上海世界書局,1933年版。
[3] [美]馬泰·卡林內斯庫:《現(xiàn)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4] 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xiàn)代主義》,譯林出版社,2001年版。
(陳忠坤,西昌學院文化傳媒與教育科學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