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語文教學理念,尊重個性成了教者常用的詞。隨著新的課程標準的推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要求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個性化閱讀教學勢在必行,一時間成為整個教育界關(guān)注的焦點,成為所有語文教師追逐的時尚。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shù)的運用、個體思想的交流、開放問題的設置,以更好實現(xiàn)閱讀教學個性化。
一、個性化閱讀基本特點
1.輕松閱讀。讓學生自由地讀,輕松地讀,安靜地沉入文本,充分接觸讀物,進行原生態(tài)地閱讀,因為只有這樣回歸本真的原汁原味的閱讀,才能使學生產(chǎn)生獨特的感悟成為可能。
2.坦誠交談。為學生創(chuàng)設互動交流的和諧氛圍,燃起學生的表達欲望。初讀結(jié)束后,學生往往有傾吐的需要,這時師生們不妨坦誠地談一談,分享彼此的感受,解決心中的疑難,催生新的觀點,激活沉默的見解,這時的閱讀便開始迸射出個性的火花。
3.認真品嘗。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精彩之處分析領(lǐng)會。個性化閱讀教學就是要教會學生于無聲處聽驚雷,在平淡時見奇妙,引領(lǐng)學生觸摸、解析作品的華彩章節(jié)。
4.獨立感悟。感悟是由感而悟,每個人的經(jīng)歷不同,讀文章時感受便不盡相同,從而悟出的東西也不同,要讓學生讀生個性,就必須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使文章與生活相聯(lián)系,達到文學教育的目的。
二、實施個性化閱讀需要注意的問題
1.學生個性化真正落實。在新課改的旗幟下,個性化閱讀理念深入人心。個性化閱讀教學作為新世紀的一道亮點,登上了歷史舞臺。語文教師紛紛采用新教法,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依然沒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沒有真正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教師在課前會預設大量的問題,從形式上看,屬于問答式教學,實際上是變相地滿堂灌。教師習慣自己預設了問題,牽著學生尋找答案,也預設了答案,答案并非多元化的,而是標準答案,牽著學生的鼻子一步步朝著這唯一的答案邁近。學生看起來有著自主提問的權(quán)利,實際上還是由教師主宰操控著。
2.個性化等同于自由化。教師在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時候,會從一個誤區(qū)進入了另一個誤區(qū),從“不個性”“不尊重學生”成了“個性過頭”“過分尊重學生”“學生是上帝”。例如在新課改創(chuàng)新精神的指引下,學生大膽發(fā)表自我的觀點,對文本及其作者表現(xiàn)出極不尊重的態(tài)度,離開了文本范圍,沒有遵循文本的本意和作品的主旨,隨心所欲地信口開河,無論結(jié)論是否正確合理,都被視為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受到珍視和保護。這樣個性化閱讀就成了自由化閱讀,一味地從自我喜好出發(fā),追逐閱讀的特創(chuàng)性,這不是真正的個性化閱讀,而是“偽個性化”,是“鉆牛角尖”類型的心理偏激。甚至教師在解讀文本時,脫離文章的整體結(jié)構(gòu)和作者的本意,而游離于文本之外,對文本的意義進行漫無邊際的任意衍生,創(chuàng)造出另外的意義結(jié)構(gòu),生成的意義結(jié)構(gòu)與原意義結(jié)構(gòu)沒有本質(zhì)性聯(lián)系。把個性化等同于自由化、隨意化,重演繹而輕文本。教師喪失了主導作用,這不是新課標所倡導的真正的個性化閱讀教學。
3.心存“別致”意識。教師一味強調(diào)個性化解讀,對文本的性質(zhì)不加以區(qū)分,把不同類型的文本混淆起來閱讀,以致于對任何性質(zhì)的文本都采用個性化閱讀教學,導致泛化。有些教師把個性化閱讀誤認為是“標新立異”“差異”“創(chuàng)造”“與眾不同”。所以,挖空心思地去尋找新奇觀點,認為新奇觀點應多多益善,認為沒有新觀點的課就不是成功的個性化閱讀課,就是不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表現(xiàn)。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達到與眾不同、獨一無二,學生便挖空心思去找獨特,提出一些可笑或者游離主題的問題,使得教師無法駕馭課堂,出現(xiàn)尷尬局面,造成假閱讀或無閱讀現(xiàn)象。
4.脫離課本內(nèi)容。有的老師完全拋開文本,濫用多媒體教學,過多的使用多媒體、電影、表演等教學輔助物代替。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體現(xiàn)以人為本,體現(xiàn)人文性是完全正確的,但是不能脫離了語文的本質(zhì)。教師完全依靠多媒體,學生就只想觀看課件,無暇回到干巴巴的課本中去,就不能用心去閱讀原文。不閱讀原文,就無法品味語言文字的美,達不到訓練思維能力的目的。
三、提高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策略
1.堅持提綱攜領(lǐng)教學。新課標中指出,個性化閱讀可以使學生獲得獨特的閱讀感受和體驗。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課堂中,由于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習慣被教師引導思維,直接得出確切答案,對內(nèi)容缺少個人體會。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要求學生善于思考感悟,強調(diào)在閱讀時體驗文學內(nèi)涵。因此教師可以在做出引導和點撥前抓住學生體驗閱讀的時機,幫助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回顧閱讀歷程,深化學生的文章體驗,在閱讀中獲得個人的獨特領(lǐng)悟。
2.打開學生個性思維。每個學生均是獨立的個體,在思維和情感體驗上有各自的差異,面對相同的文章和問題,其理解程度和思考角度或有不同,在不同觀點面前,教師應以接納為主,不對其正確與否多做評判。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設置開放型問題,不求意見一致,而是追求答案的多樣性,交叉嘗試定向思維、反向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個性展示,達到閱讀個性化的目的。
3.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面對高考,師生們通常會對教材中的選文精雕細琢,但對課外讀本、推薦名著,往往因為時間緊、任務重而疏于應付。但是,閱讀教學如果只拘泥于教材里的文章,往往無法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更談不上培養(yǎng)具有獨立人格和獨特個性的生命個體了。個性化閱讀應建立在尊重學生個別差異的基礎上。因此,我們在提供豐富材料的基礎上,還應在一定范圍內(nèi)給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權(quán)利。學生自己選擇的閱讀材料,是其興趣的集中表現(xiàn),且與其自身的閱讀能力發(fā)展水平相一致。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自我體驗和創(chuàng)造,形成獨到的見解,提高閱讀水平。
四、結(jié)語
個性化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新課標對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的新思路,其重點在于以文本為基礎,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最終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通過融合多媒體技術(shù),交流閱讀心得,開放問題討論,可以有效提高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水平,更好地完成新時代下高中語文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董林.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策略初探[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9(26):52.
[2]王思.淺析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時代教育,2013,7(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