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對于一個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都正處于形成時期的小學生來說,閱讀的作用尤其重要?!墩Z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感悟,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本文針對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方法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方法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可以提升對學生的讀、說、寫的能力的綜合訓練。通過閱讀可以使學生開闊眼界,明白事理,掌握讀寫知識,積累語言材料,領悟寫作技巧。寫作技能是在閱讀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徑。學生階段是人生讀書的黃金時光,幫助學生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習慣,多讀書、讀好書,會使他們終身受益。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閱讀興趣
1.教師向學生講述自己的讀書感受。通過講述自己閱讀讀物后的收獲和體會,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同時教師也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閱讀的渴望,使其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
2.充分展現故事生動的的魅力讓學生主動去閱讀。人人都愛聽故事,尤其是小學生,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通過教師聲情并茂,娓娓渲講,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的情感世界里。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結局之際。此時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讓學生自行閱讀。
二、將閱讀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閱讀
閱讀光是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jié)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掌握讀法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獨立閱讀”的基礎,教給學生讀書方法的過程是形成學生自讀能力的過程。在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前,老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有選擇地讀,給學生推薦一本好書,一篇精彩的課文,一本名人傳記等。再根據書的內容,教給學生精讀與略讀的方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同時閱讀前教師可以設定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并用作記號的方法邊讀邊理解內容,讓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理解所要閱讀的內容。
三、讀與寫的結合
參與讀寫活動的各項能力都能得到發(fā)展。在讀寫教學中,不僅要重視閱讀能力的提高,還要注重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書,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新課標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允許他們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教師應適時的加強對讀物的指導和點撥,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另外,建議家長為孩子購買一些經典書籍。并結合作業(yè)布置,把閱讀帶進家庭作業(yè)的時間里,讓學生做讀書筆記,學生摘錄好詞佳句、精彩句段以及含義深刻的句子等,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寫寫心得體會等。這樣的作業(yè),孩子們都很喜歡,完成的情況也很好。培養(yǎng)學生勾、畫、圈、點、批,以筆助思的習慣和能力。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和寫作是兩個互動的思維活動,寫作水平的質量反映著閱讀的效果,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要引導學生進行讀書筆記。首先鼓勵學生邊讀書、邊記錄。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把所發(fā)現的好的詞語、句子、段落、甚至課文記錄下來。也可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背誦,以達到積累素材,而養(yǎng)成良好讀書筆記的習慣。還可以寫感受,如學習了自己影響印象深的課文,可以寫出自己的感受。經過長期指導與訓練,學生們都養(yǎng)成了一種良好的讀書筆記習慣,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閱讀技巧,又為作文教學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勤于讀寫,必然會促使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等能力的增強。在小學語文學習中讀寫結合,讓學生學會閱讀就會“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同時,以寫促讀,學生既能擴大視野,又能提高閱讀水平,還能鍛煉動手能力,真正讓學生學會了閱讀,做學習的主人。
四、加強文化氛圍的營造,優(yōu)化環(huán)境,讓書香彌漫學習生活時空,讓閱讀伴隨學生快樂成長
每周安排時間指導閱讀,教師要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和學生年齡特點,擬定好各年級指導內容,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效率,同時也可以“倡導藏書”為主題,引導學生走進書籍天地。面對“茫茫書海”,教師可以利用閱讀課定期向學生推薦自己喜愛的書本。學生也可以在書市上挑選自己喜愛的書籍,然后在班上給同學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
閱讀能力就是順利地完成這些閱讀任務或閱讀活動的本領,是影響閱讀效果的基本因素。培養(yǎng)他們對讀物的理解能力,借鑒能力和閱讀技能。
五、走出閱讀誤區(qū)
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沒有帆,也就沒有風,閱讀就能獨立的在知識海洋里航行?!笨梢姡喿x對于語文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們對閱讀往往會有一種錯誤的認識,以為只有自由讀書才叫閱讀,以為只有課外書才叫閱讀,其實構成閱讀的材料,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也可以非教材上的,課外閱讀只是課內閱讀的延伸和補充,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補充我們在閱讀教學中的不足。因此,我們應該既注重對教材的閱讀欣賞,同時也應該放開視野,去了解些中外名著及時文,讓學生對各種文學樣式均有所涉獵,對世界各地的自然風貌及風土人情有所了解,這樣能有效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
六、結語
閱讀對學生來說,有助于對他們觀察力的培養(yǎng),思維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讀文章應細心,“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誤一字”是讀書的基本功。讀文章還要用心去讀,對內容是否深刻理解往往通過朗讀的感情色彩反映出來,平淡勻速的閱讀常常是學生沒有讀懂的征兆。所以,必須要求和訓練眼到心到,用心去想,用心去讀。這樣的讀書刊習慣是需要多次練習才可以養(yǎng)成的?!皶x百遍,其義自見,其義若見,情文并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