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
摘 要:旅游景觀賞析課程需要任課教師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實現(xiàn)教學理念提高和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為此,江蘇財經(jīng)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教研室經(jīng)過多次討論,進行了許多積極而有效的探索,通過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和利用地圖進行直觀教學等來拓寬教法,使旅游景觀賞析課趣味性更強,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旅游景觀;探索;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4-0014-024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為了適應“高素質技能型的專門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陸續(xù)開設了服務學生綜合能力的公選課并在教學實踐中初顯成效。相比于已經(jīng)涉及到教育理念、內容建設、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教育途徑等多個領域的高職院校必修課程的教學研究,高職院校公選課的研究顯得尤其單薄并且滯后。比較過一些學校公選課的開設情況,領導重視度不夠、學生重視度不夠,教師本人很難把控好課堂的教學。本人已經(jīng)講授“旅游景觀賞析”這門課兩年了,通過平時的教學反思和不斷地探索,豐富了這門課的教學內容,在本校公選課教學中獲得了一定的好評。
一、“旅游景觀賞析”主要教學內容
首先上好一門課,需要任課教師本身很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廣泛的知識面背景。特別是公選課教學,照本宣讀是不能吸引學生的,反而會給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反面影響。旅游文化涉及旅游學、文化社會學、跨文化交流學三個相互關聯(lián)的學科,它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識體系,與歷史學、哲學、地理學、資源學和宗教學、建筑學、民俗學、社會學及美學、經(jīng)濟學、管理學等學科關系密切,具有綜合性強、知識覆蓋面廣的特點,反映了學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打通了學科之間的知識脈絡,實現(xiàn)了文理學科間的知識交叉和滲透。本課程將選取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名勝古跡,通過教師講解,PPT、視頻等教學手段,可以使學生了解多種旅游文化,感受圖文并茂的旅游文化內容,欣賞到影音同步的景區(qū)文化,體驗到不同的民俗文化等,學習到很多旅游文化知識,從而彌補未能出游的遺憾,抑制對現(xiàn)實旅游的需求,提高他們旅游滿足感,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本人對旅游有著豐富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會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不同層次,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講授內容,在給學生講解旅游景點的基礎上,也會相應的涉及到中國名勝古跡的歷史文化,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tǒng)人文精神教育與思想熏陶,獲得心靈的洗禮和重塑。
二、“旅游景觀賞析”課題教學存在的問題
1. 選課比較盲目
針對選擇這門課程的學生的一個調查,大多數(shù)學生選這門課,一是因為比較熱愛旅游,想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增加旅游方面的見識;二是因為這門課開課人數(shù)眾多,可選擇的余地大;三是盲目的跟風,看其他人選自己也選;四是完全為了修學分,自己對旅游沒有任何愛好。
2. 選課人數(shù)多
“旅游景觀賞析”這門課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泛,有利于學生開闊眼界,增加知識。因此,在面向全校學生開課的時候,選修這門課學生人數(shù)多、生源組成復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管理。
3. 逃課現(xiàn)象嚴重
公選課逃課現(xiàn)象嚴重,一直是公選課教學的老大難問題,因為公選課是面向全校學生的,涉及院系多,不太容易管理,學生多,每次都點名也比較浪費時間,相比于小班專業(yè)課,一般教師也不太注重公選課紀律問題,造成學生紀律意識淡薄,逃課現(xiàn)象嚴重。
4. 內容多,學時少
這門課涉及面廣泛、內容廣泛,但是作為一門公選課來開課只有二十幾個學時,遠遠不足,只能廣泛地講講,不太能深入教學。
5. 學生知識面窄
旅游這門課相對而言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歷史及地理、法律等各個社會領域。要求任課教師和上課的同學知識面要寬,這樣更加有利于雙方的溝通。但是經(jīng)過調查,我們學校的學生旅游知識面比較窄,一部分農村學生,甚至都沒有出過省,所以在講授知識點的時候,很多方面都要著重詳細講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進度。
三、提高公選課“旅游景觀賞析”教學效果的幾點意見
1. 控制選課人數(shù)
“旅游景觀賞析”這門課因為主打旅游,旅游又是大多數(shù)學生向往的事情,所以作為一門公選課比較熱門。為了保證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要控制選課人數(shù),一般六十人左右為好。經(jīng)過之前的調查,某些同學選課只是因為完成公選課學分,或者是跟風選課,所以開課后,可以考慮先一次試聽課。試聽期間可以自由選擇繼續(xù)上還是退出,退出的名額讓想上課的同學補上,這樣上課的同學都是對這門課有興趣的,有利于教師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
2. 嚴格考核制度
公選課的考勤一直是個大問題,如何做好考勤工作呢?經(jīng)過課堂實踐,筆者是把100人分為10組,每組10人,每節(jié)課按組號隨機點名,這樣就節(jié)省了時間,概率方面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可以有效地提高出勤率。
3.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旅游景觀賞析”這門課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除了一定的文字敘述之外,還應該包括大量的圖片、視頻演示等。旅游涉及的山山水水,光靠文字敘述是遠遠不夠的,即便教師水平再高,也很難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所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將圖片給學生展示、視頻給學生播放,這樣在文字之余,學生能夠感受到具體的景象,教師講授的內容也容易被他們接受、理解,教學效果比較好。
4. 巧用案例教學法
任課教師備課的時候要多注意收集案例,如講湖南張家界的喀斯特地貌時學生不太能夠深入了解,因此教師除了對喀斯特地貌的定義進行講解之外,還可舉例云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等都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組成。通過案例教學法,能讓學生融會貫通,有利于知識點的掌握。
5. 不斷通過各類地圖,強化學生的空間概念
旅游顧名思義就是為實現(xiàn)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是一種人本身空間的轉換。所以,需要教師對地理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本人在設計這門課教學的時候,著重研究了世界地圖、中國地圖、旅游景區(qū)地圖、省市地圖等。利用地圖教學,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掌握知識。
6. 模擬旅游小團隊教學
設計公選課教學的時候,我把全班分為10個小組,一是為了方便點名,二是他們自主成組,上臺演講和完成作業(yè)。例如,第一組是去上海旅游的團隊,就要有導游、有領隊、有隊員。同時,通過大家一起討論,設計出一條上海旅游的路線和攻略。這樣的形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對自己選擇的地方進行深入研究,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增加團隊的合作力度。通過大家的集體智慧,最終呈現(xiàn)給教師的是一場精彩的演講和一份滿意的作業(yè)。
7. 課外的共同探討
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網(wǎng)站,讓學生上網(wǎng)查詢各種新聞和案例,來幫助他們理解抽象、枯燥的知識。例如,本人講過澳洲和歐洲后,讓學生回去自己比較一下這兩個洲,然后下次課的時候各小組派代表上臺來演講。這樣,學生對知識點會記得更牢固。
四、結束語
本人在江蘇財經(jīng)職業(yè)技術學院中隨機選取了100名學生進行旅游態(tài)度、旅游消費傾向及旅游行為方面的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到,學院的大部分學生都喜歡旅游,但是大部分學生因為經(jīng)濟條件的約束,日常旅游頻率不高。本院學生旅游的目的主要是欣賞自然景觀、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同時,學生的旅游時間具有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特點。
高職學生將會是以后社會主流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生活消費將會是主流消費趨勢,他們的良好旅游觀念和旅游意識的培養(yǎng),對將來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和壯大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把握高職學生群體這一個具有很大上升空間的潛在旅游市場,對旅行社和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者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商業(yè)契機。
參考文獻:
[1]彭曉波.《旅游地質學》課程教學實踐與探索[J].長江大學學報,2013(10).
[2]張東月.新時期高職院校旅游 課堂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