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
(泗陽縣特殊教育學校 江蘇泗陽 223700)
淺析培智學??祻陀柧毜默F(xiàn)實困境及對策
陳建軍
(泗陽縣特殊教育學校 江蘇泗陽 223700)
教育與康復相融合是我國新一輪培智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原則,為深入貫徹課改基本精神,《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新設了康復訓練課程。作為具有鮮明培智教育特色的新設課程,康復訓練在實踐中存在教師認識不高、訓練開展不實、資源緊張和師資匱乏等諸多現(xiàn)實困境。切實加強理論培訓,積極開展康復實踐,突出課程建設,優(yōu)化資源配置,是培智學校有效實施康復訓練的基本策略。
培智;康復訓練;困境;對策
2007年2月,教育部頒布了《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啟動了我國培智教育的新一輪課程改革?!斗桨浮访鞔_提出了教育與康復相結合的課程設置基本原則,鮮明地標示著現(xiàn)代培智教育的未來發(fā)展方向:教育與康復相融合。正如全國培智學校新課程方案研制組成員、北京聯(lián)合大學特教學院院長許家成教授所言:今天的特殊教育不再是單一學科的孤軍奮戰(zhàn),特殊教育可以得到來自康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專業(yè)的支持。為推動這一原則在實踐層面的有效開展,《方案》增設了具有鮮明培智教育特色的課程:康復訓練。《康復訓練》課程的設置,對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和培智學校(包括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培智部,以下統(tǒng)稱培智學校)辦學目標的重新構建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對智障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和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有著深刻的影響。
《方案》頒布以來,各地各校積極開展新課程實施研究。在辦學觀念轉變,辦學行為優(yōu)化,學科課程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但據(jù)筆者調查,作為培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康復訓練在教學實踐中的開展遠未達到課程設置的預期目的。實施中存在的諸多現(xiàn)實困境,尤為值得關注。
(一)理解不深,教師認識普遍不高。教育與康復相結合是本次培智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對我國當前培智教育的深入總結,對未來培智教育的科學指引。它適應培智教育的改革發(fā)展需要,適合智障兒童教育成長的特殊需求,是培智教育當前實踐的主要著力點,未來發(fā)展的基本方向。《方案》實施幾年來,雖然廣大基層特教工作者對這一基本理念有了初步了解,但對其內涵理解并不深刻,對該理念重要性的認識普遍不足,甚至還存在一些不太正確的看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兩種觀點:一是不少教師認為,學校的職責是教育,康復是醫(yī)院或者康復機構的事。學校應主要對智障孩子開展知識教育和技能的培訓,而不應將過多的時間耗費在康復訓練的開展上,康復訓練應主要由醫(yī)療機構和專業(yè)的康復機構進行。二是有的老師認為,我們是教師,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而康復訓練超出了教師的職責和能力范圍,增加了教師不必要的工作負擔,對智障孩子的康復訓練,應由更為專業(yè)的醫(yī)生和康復訓練師完成。
(二)實踐不夠,康復訓練開展不實。由于認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當前培智學??祻陀柧毜膶嵤╅_展得大多不夠扎實,在實踐層面存在較多問題。如在學校方面,多數(shù)學校沒有關于學校層面實施康復訓練的總體目標、方法和措施。在教師方面,多數(shù)學科教師沒有關于智障生詳細的個體訓練方案,缺乏對個案基本情況的科學分析和專業(yè)醫(yī)學診斷。訓練開展沒有詳細的訓練過程記錄,缺乏完善的訓練效果評估。在學科建設方面,缺乏有效的《康復訓練》課程建設。對《康復訓練》課程的項目安排、內容選擇和方法應用缺乏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課程實施的隨意性比較大。
(三)需求各異,康復資源較為有限。智障學生的個體情況千差萬別,智力損失程度不同,行為障礙表現(xiàn)各異:有多動型的,有自我封閉型的,有言語喪失的,有肢體失調型的。各種類型的孩子,對康復訓練的需求各不相同。這就需要學校配備大量的康復訓練設備,擁有豐富的康復訓練資源,如醫(yī)學方面的、言語方面的和運動方面的和音樂方面的等等,以滿足教學實踐的需要。從目前培智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存在康復訓練設備簡陋和康復訓練資源不足的問題,特別是關于醫(yī)學理療、音樂治療和言語訓練等方面資源更是十分稀缺,在客觀上制約了學??祻陀柧毜挠行ч_展。
(四)人才匱乏,專業(yè)教師嚴重不足?!犊祻陀柧殹肥且婚T理論性、實踐性和專業(yè)性極強的綜合性學科,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由于智力損傷,以及由此衍生的諸多障礙往往相互交織。所以,他所需要的康復訓練服務往往是綜合性的、全方位的。這就需要教師具有醫(yī)學、運動學和語言學等多學科的相關專業(yè)知識和康復訓練技能。目前,培智學校教師絕大多數(shù)畢業(yè)于師范院校,專業(yè)多以教育類為主,沒有康復訓練所需的相關專業(yè)的教育背景,使得這一課程在學校的有效開展缺乏足夠的專業(yè)師資保障,康復訓練的效果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五)管理封閉,社會協(xié)作不夠充分。從筆者調查來看,出于安全交往、溝通交流等諸多原因,目前培智教育康復訓練的開展在管理上相對比較封閉,基本上是以培智學校自我為中心,單獨開展康復訓練活動。學校很少與社會機構如醫(yī)院、社區(qū)和社會康復機構進行溝通協(xié)作,對社會資源的利用不夠充分。這種管理上的封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康復訓練課程的實施,制約了康復訓練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康復訓練教師的自我專業(yè)成長。
針對康復訓練存在的現(xiàn)實困境,依據(jù)課程特點,結合教學實踐,當前應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切實加強和改進康復訓練在培智學校的開展。
(一)加強理論培訓,轉變教師觀念。課改成敗,關鍵在教師。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決定著他們的教學實踐,影響著他們的教學行為。當下,教師對康復與教育相結合的課程基本原則雖有所了解,但領會不深,特別是《康復訓練》課程的專業(yè)性、多學科性特點,使得教師對康復訓練的開展存在畏難思想甚至抵觸的情緒。實踐中,許多教師不愿或不能擔任這一課程的教學任務。因此,加強教師的理論培訓,深化教師對康復與教育相融合這一新課程基本理念的理解,把握培智教育未來發(fā)展的主導方向是踐行這一基本理念的前提。如江蘇省泗陽縣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泗陽特校)圍繞課程實施,著力引導教師牢固確立以下四點基本理念,以此引領和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一是引導教師牢固確立開展康復訓練是特殊教育學科發(fā)展需要的理念,明確《方案》增設《康復訓練》課程是構建培智教育完善學科體系的當然選擇。二是引導教師牢固確立開展康復訓練是智障兒童個性化發(fā)展需要的理念,扎實開展康復訓練教學實踐是智障兒童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三是引導教師牢固確立開展康復訓練是特校教師當前和未來研究和實踐著力點的理念,從而積極開展康復訓練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四是引導教師樹立特校教師不再是單一的教師角色,更應該具有康復治療師等多重身份的理念。從而主動適應培智教育的課程改革,實現(xiàn)教師自我傳統(tǒng)角色的轉變和專業(yè)發(fā)展。
(二)開展康復實踐,推進課程實施。為深入貫徹教育與康復相結合的基本原則,《方案》增設了《康復訓練》課程,以推進康復訓練在培智學校的有效實施。作為新設的必修課程,由于缺乏現(xiàn)成的課程標準、課程教材和課程內容,這給該課程的實施在客觀上增加了難度,同時也給學校和教師開展該課程的實踐留下了足夠的創(chuàng)造空間。當前,最為要緊的是認真貫徹落實《方案》的基本精神和課程的基本原則,積極開展康復訓練實踐,積累實踐經驗。教學實踐中,泗陽特校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推動課程實施:一是積極開展學?!犊祻陀柧殹氛n程整體目標建設,力求構建符合本校實際的康復訓練總體規(guī)劃,以指導課程在學校的有效實施。二是切實加強班級康復訓練的目標制定,針對每個班級的不同情況,在學校的總體規(guī)劃下,有針對性地開設相應的康復內容訓練。三是詳細制定個體訓練方案,提高教育康復訓練的針對性,滿足每一名智障兒童的個體發(fā)展需求。智障兒童是富有個性化差異的特殊個體,只有積極開展醫(yī)學的、教育的和社會適應性的診斷、評估和檢測,確立每個孩子不同的訓練目標,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開展個別化訓練,才能取得實效。幾年來,泗陽特校通過建立課程實施的學校、班級和學生三級目標體系,有效推進了《康復訓練》課程在學校的實施。
(三)突出課程建設,加強特色訓練。智力損傷是智障兒童的共同特征,但由于智力損傷程度不同,以及由此衍生的認知水平、言語發(fā)展和行為障礙差別各異,他們需要的康復訓練的項目內容、強化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學校應注重突出《康復訓練》課程的系統(tǒng)化建設,開展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以適應每個智障兒童的特殊發(fā)展需要。如泗陽特校根據(jù)學校實際和孩子特點,圍繞《康復訓練》課程的總體要求,積極開發(fā)建設《游戲康復》課程、《醫(yī)療康復》課程、《運動康復》課程和《音樂治療》課程。依據(jù)各種課程的不同功能特點,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開展最適合他們個體發(fā)展需要的特色訓練,從而提高了康復訓練的效果。
(四)加強資源配置,改善康復條件??祻陀柧毜拈_展需要諸多設備、器材的輔助,當下康復器材的不足也是制約培智學校康復訓練有效開展的重要原因。在筆者調查的學校中,現(xiàn)有的康復訓練設備大多是一些教育類和簡單的運動類輔助器材,對于相關專業(yè)性的醫(yī)療、理療、音樂類康復設備基本沒有。因此,加強康復訓練的資源建設,逐步配齊、配足所需的相關設備,積極改善康復訓練的基本條件,是提高康復訓練效果的基礎。如泗陽特校根據(jù)當前學校經費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配備康復訓練設備。一是學校擠出經費,自購一批。二是積極與殘聯(lián)、紅十字會等部門協(xié)調,爭取撥付一批。三是加強和醫(yī)院及其他社會機構的溝通,爭取捐贈一批,逐步配齊配足康復訓練設備。
(五)加強隊伍建設,強化人才保障?!犊祻陀柧殹纷鳛橐婚T新設課程,由于它的多學科滲透性,因而要求教師具有現(xiàn)代醫(yī)學、物理學、運動學和語言學等多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梢哉f,從目前培智學校教師的專業(yè)背景來看,這樣的老師微乎其微,如江蘇省特校師資調查顯示,全省特教學校沒有一位教師具有專業(yè)言語治療師的從業(yè)資格。同時,由于教師招聘的專業(yè)性(一般首先要求具有教師資格證),一般情況下醫(yī)學、康復等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很難進入特教學校,這使得培智學??祻陀柧殞I(yè)教師更加匱乏。因此,加強康復專業(yè)人才隊伍建設十分緊要。幾年來,泗陽特校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破解康復訓練師資難題:一是積極開展校內的專業(yè)培訓,選送優(yōu)秀教師到相關專業(yè)院校、專業(yè)機構開展學習培訓,提升專業(yè)機能。二是開展外聘,通過聘請醫(yī)療機構和專業(yè)康復機構的專業(yè)人員到校開展培訓或兼課等形式,解決專業(yè)康復教師緊缺的問題。
(六)加強社會協(xié)作,尋求多方支持。正是由于康復訓練的專業(yè)性和綜合性,使得培智學校開展康復訓練僅僅依靠學校自身的力量就單薄許多,難以推進康復訓練的有效開展,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學??祻陀柧毜拈_展必須加強和社會的溝通與協(xié)作,積極尋求多方的支持,才能使康復資源得到保障,才能使康復效果得到鞏固。近年來,泗陽特校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實現(xiàn)康復訓練的多方協(xié)作,共同推進學校教育康復的開展:一是積極尋求志愿者的協(xié)助,學校通過多種途徑向社會公開招募具有醫(yī)學、康復等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志愿者,定期組織他們到校開展醫(yī)學治療、心理疏導和行為矯正的康復訓練,并通過他們對學校的教師開展相關的專業(yè)輔導,提高學校教師康復訓練的專業(yè)技能。二是積極向家庭延伸,通過組織開展家長學校的形式,對家長進行簡單的康復知識培訓,引導家長協(xié)助教師在家庭中對孩子開展基本的康復訓練,以鞏固學校訓練效果。三是逐步向社會開放,通過定期組織“開放日”活動,有序組織相關的社區(qū)服務機構、市民走進學校,了解學校,從而支持學校,為學??祻陀柧毜拈_展提供相關服務;通過組織孩子走上社會,認識社會,參與社會,從而適應社會,達到社會康復的目的。
總之,作為一門極具培智教育特色的新設課程,《康復訓練》課程的設立意味著我國培智教育主導方向的確立,它的實踐必將給每一名特殊兒童的個性化發(fā)展提供最適合他們需要的陽光、空氣和雨露。希望此文能給特教同仁一點有益的思考,希望更多的同仁關注這一課程,實踐這一課程,推動這一課程發(fā)展。
[責任編輯 鄭麗娟]
G764
A
2095-0438(2015)10-0120-03
2015-07-15
陳建軍(1975-),男,江蘇泗陽人,泗陽縣特殊教育學校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