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二科 河南新鄉(xiāng) 453003)
系統(tǒng)康復治療對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的療效評價
張紅梅
(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二科河南新鄉(xiāng)453003)
【摘要】目的分析系統(tǒng)康復治療對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均接受系統(tǒng)康復治療,對比分析治療前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和生活質量情況。結果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明顯下降,Barthel指數(shù)明顯上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結論對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實施系統(tǒng)康復治療有助于減輕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系統(tǒng)康復治療;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治療效果
腦血管意外是神經內科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腦血管意外引起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但存活患者往往遺留神經功能缺損等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1]。本文選取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分析了系統(tǒng)康復治療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8~75歲,平均(61. 34±11. 53)歲;體質量53~84 kg,平均(64. 75± 11. 28)kg;病程2~6個月,平均(3. 12±0. 59)個月。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腦血管學術會議制定的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的診斷標準,并經CT或者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入選時所有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意識清楚,存在1側肢體功能障礙,同時排除合并精神異常、智力障礙、嚴重視力、聽力和語言障礙者。
1.2治療方法①肢體訓練。指導患者臥床休息時上肢保持伸展位,下肢保持屈曲位。利用軟墊幫助患者保持正確的臥姿,避免長時間仰臥,采取健側臥位、平臥位交替進行。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簡單的肢體運動,包括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指關節(jié)、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功能鍛煉,肩部向上、向下垂直抬舉、前旋后轉;肘關節(jié)伸展、屈曲。肌力得到恢復后進行翻身、坐起等訓練[2]。幫助患者按摩全身肌肉,被動活動患肢關節(jié),活動程度由小到大、由輕到重,以緩解肢體水腫、肌肉痙攣。借助器材完成進一步康復治療,利用腕關節(jié)誘導器恢復手指關節(jié)屈伸能力。負重練習時首先在患側下肢綁一定重量的物品,指導患者進行抬腿活動。腿部負重的重量達到自身重量3/4時,指導患者站立、行走。借助手杖、代步車等支具輔助行走,逐漸增加步行距離[3]。②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指導患者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包括穿衣、吃飯、如廁、控制大小便、床椅轉移、平地步行、上下樓梯等練習,并進行編織、穿針、繡花等手指精細功能訓練[4]。隨訪6個月,對比分析治療前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和生活質量變化。
1.3評價指標
1.3.1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評價神經功能缺損程度,NIHSS評分表包括意識水平、凝視、視野、面癱、上肢運動、下肢運動、共濟失調、感覺、語言、構音障礙、忽視等方面的內容。總分為45分,NIHSS評分越高,表示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5]。
1.3.2生活質量采用巴塞爾指數(shù)(Barthel)評價生活質量,包括穿衣、修飾、吃飯、如廁、控制大小便、床椅轉移、平地步行、上下樓梯等方面??偡譃?00分,Barthel指數(shù)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6]。
1.4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18. 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定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 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系統(tǒng)康復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明顯下降,
Barthel指數(shù)明顯上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見表1。
表1 系統(tǒng)康復治療前后患者NIHSS評分、Barthel指數(shù)比較(±s,分)
時期 NIHSS評分 Barthel 指數(shù)治療前33.25±9.13 36.46±10.51治療后10.45±2.78 79.21±12.65
腦血管意外是指腦血管疾病患者在各種外界誘因的作用下引起腦血管狹窄、閉塞或破裂,從而造成腦組織局部發(fā)生缺血缺氧性損害,進而引起肢體功能障礙等后遺癥。腦血管意外引起的殘障率高達75%以上,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身心痛苦,也對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對于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的藥物治療固然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康復治療的作用也不可忽視。腦血管意外發(fā)生后損傷的神經系統(tǒng)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重新組織能力,存在著高度的可塑性,通過康復治療可防止肢體攣縮,修復神經功能缺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一般認為只要患者神志清醒,生命體征平穩(wěn),應盡早進行康復治療,以減輕神經功能缺損,減少殘障率。本研究中30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經過系統(tǒng)康復治療后NIHSS評分由治療前的(33. 25±9. 13)分下降至(10. 45±2. 78)分; Barthel指數(shù)由治療前的(36. 46± 10. 51)分上升至(79. 21±12. 65)分。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對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實施系統(tǒng)康復治療有助于減輕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謝靜.腦血管病偏癱后遺癥的康復干預模式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8): 92-93.
[2]徐雪,文麗.腦血管疾病后遺癥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7): 18-19.
[3]趙海霞.系統(tǒng)康復治療對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的臨床效果探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5(19): 31-33.
[4]李國圣,吳永蓮.系統(tǒng)康復治療對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的臨床恢復效果[J].大家健康,2014,8(6): 96.
[5]付正興.系統(tǒng)康復治療對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的臨床恢復效果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3,1(12): 7-9.
[6]吳毅,安華,施桂珍,等.常規(guī)康復治療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對腦卒中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2,20(17):120-121.
·衛(wèi)生管理·
(收稿日期:2015-03-24)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6.032
【中圖分類號】R 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