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堯
冷凍胚胎繼承問題研究
葉 堯
[摘 要]冷凍胚胎繼承案的判決具有重要意義。和繼承法比較,認識到冷凍胚胎的繼承主體分為四個法定繼承順位,并對繼承主體的權利義務進行限制。最后建議我國在法律上對冷凍胚胎存在法律屬性、歸屬規(guī)則和繼承規(guī)則予以明確。
[關鍵詞]冷凍胚胎;繼承;法律屬性;歸屬原則;繼承規(guī)則
[作 者]葉堯,江西財經大學。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環(huán)境的惡化,不孕不育癥狀越來越多。不孕不育可以通過冷凍胚胎輔助技術進行治療,而隨著冷凍胚胎輔助技術的使用頻繁,冷凍胚胎也引起了一些法律問題。
冷凍胚胎能否繼承,必須要先了解冷凍胚胎的法律屬性。因為只有了解了冷凍胚胎的法律屬性,才能知道冷凍胚胎是否屬于繼承法的規(guī)定范圍之內。
目前,各國對冷凍胚胎的法律屬性產生了許多學說,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三類。
(一)主體說
冷凍胚胎的主體說分為有限自然人和法人說。有限自然人說認為生命起始于受精卵,需要像保護胎兒一樣保護冷凍胚胎。美國的一些反對人工妊娠的社會團體和天主教徒認為“人的生命是從受精的那一刻開始”,因此胚胎就具有人權,具備自然人所享有的權利。在立法實踐中,具有代表意義的法條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路易斯安那民法典》第126條規(guī)定,體外受精卵為生物上的人。而法人說認為受精胎胚是精子與卵子以社團名義進行聯(lián)合,當然這種觀點不是我們現在法人的觀點,即有獨立財產,有自己的名稱,能獨立承擔責任的組織,這種觀點一般不會被接納。
主體說存在缺陷。首先,冷凍胚胎沒有人的意識,沒有人的新陳代謝系統(tǒng),沒有人的情感。其次,冷凍胚胎的法律地位沒有自然人法律地位高。在一般法理上,如果將冷凍胚胎當作人來對待,就需要在法律上適用人人平等原則,那么冷凍胚胎與人類的利益進行抉擇時,必然保護人類。最后,一旦確立了冷凍胚胎的主體地位,冷凍胚胎也需要相應的監(jiān)護制度。而監(jiān)護人在監(jiān)護時需要保護被監(jiān)護人的最大利益,冷凍胚胎的最大利益是繼續(xù)保持冷凍還是通過妊娠生育出來,這是難確定的。
(二)客體說
冷凍胚胎的客體說分為財產說和私生活利益說。財產說認為胚胎屬于財產,處理冷凍胚胎時,按照財產的處理方式。比較有名的案件是美國York訴Jones案,該案法官就認為將胚胎當作人來處理,不如當作物。中國學說中,將冷凍胚胎作為人體的器官和組織,從側面看,也是把冷凍胚胎作為物來對待。私生活利益說認為冷凍胚胎的生育與否代表生育權,屬于私生活,比如Davis訴Davis一案,認為Mary生育自決權小于Lewis生育自決權。
客體說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冷凍胚胎單純具有物的屬性,就會完全按照物權法規(guī)定進行保護,而物權法不能將物發(fā)展成為人進行解釋。其次,冷凍胚胎如果屬于物權法的保護范圍,自然會劃歸為動產的范圍,動產可以自由地買賣,這樣會導致冷凍胚胎交易的市場化,那么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guī)范》中禁止買賣胚胎的規(guī)定相沖突。最后,客體說貶低了生命的價值。冷凍胚胎具有成為人的潛力,是其他物所不能比擬的。如若單純地舍棄冷凍胚胎有潛力發(fā)展成人的這一特征,必然是對冷凍胚胎具有的繼承意義、倫理意義和人格利益的藐視。
(三)折中說
冷凍胚胎的折中說認為冷凍胚胎是介于人與物的人體組織,既不屬于主體,也不屬于客體,是人格權客體和物權客體的雙重屬性。比較有代表性的學說是楊立新的觀點,認為冷凍胚胎屬于倫理物,對冷凍胚胎的保護需要綜合考慮。
筆者贊同這個觀點,認為冷凍胚胎從物權客體和人格權客體進行雙重性質的保護有很大的優(yōu)勢。冷凍胚胎的雙重屬性說在實際保護中可以從物權法進行保護,也可以從侵權法進行保護,既保護了物權所有權也保護了人格利益。
中國首例冷凍胚胎繼承案二審從倫理、情理和特殊利益出發(fā),判決冷胚胎歸沈劉兩家共同管理,案件合情合理。司法界對冷凍胚胎案給予了高度的贊譽,冷凍胚胎繼承案也被評為2014年十大民事案例之一。最高法院院長周
強也稱判決情理法兼容,是民事審判的范例。但是很多學者認為冷凍胚胎案的判決并不表明冷凍胚胎可以繼承,而只是從“繼承糾紛”案轉變到“監(jiān)管、處置權糾紛”案。事實上,這個案件恰恰說明冷凍胚胎是可以繼承的。
首先,運用了物的概念。二審的判決是“沈杰、劉曦存放于南京鼓樓醫(yī)院的4枚冷凍胚胎由上訴人沈新南、邵玉妹和被上訴人劉金法、胡杏仙共同監(jiān)管和處置”。二審法官雖然在明面上沒有對冷凍胚胎的法律屬性進行定義,但是從判決中可以看出法官對冷凍胚胎形成自己的定論,在法律術語中,只有對物才會用到監(jiān)管和處置,而在對人時使用的一般是監(jiān)護。所以,在操作中,法官就是將冷凍胚胎當作物來進行處理。
其次,運用了繼承法的規(guī)則。二審法官表面上是從倫理、情理和特殊利益出發(fā),判決冷凍胚胎的歸屬,但是實際上分析的過程使用了繼承法的規(guī)則。沈杰、劉曦夫婦死亡后,沈劉兩家之所以仍然能夠對冷凍胚胎進行監(jiān)管,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法律上的“血緣”關系,即家庭繼承法規(guī)定的范圍。只有在家庭繼承法律關系當中,才能去解釋沈劉兩家有資格作為原告進行訴訟。
最后,符合中國傳統(tǒng)理念。中國有很深厚的血脈文化理念,而在胚胎繼承案中,冷凍胚胎就是血脈的代表,沈劉兩家本應該對自己的血脈擁有所有權。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冷凍胚胎在法律上的繼承具有血脈繼承的意義。
綜上所述,冷凍胚胎可以繼承已經得到了司法界的認可。
冷凍胚胎雖然可以繼承,但是在繼承上應當受到相應的限制。
(一)繼承主體的限制
一般來說,應當確定配偶為第一順序人,因為冷凍胚胎是夫妻之間共有物,一方死亡,另一方對冷凍胚胎具有完全的所有權,符合一般社會規(guī)則。父母為第二順序人,冷凍胚胎具有父母的遺傳基因,符合倫理。子女作為第三順位繼承人,子女和配偶、父母在繼承法里本來就并列在第一法定順位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冷凍胚胎上的第四順位繼承人,屬于繼承法中并列的第二順位繼承人。
綜上所述,主體的限制本質上是對法定順位繼承的限制。
(二)繼承權利義務的限制
冷凍胚胎在繼承之后,必須符合繼承法上的權利和義務。
首先,冷凍胚胎繼承人的權利。冷凍胚胎的繼承人可以繼承冷凍胚胎的所有權和處理權。冷凍胚胎繼承人的權利主要包括對冷凍胚胎的擁有、銷毀和捐贈,也包括和醫(yī)院簽署合同繼續(xù)保存冷凍胚胎的權利。如果繼承人為多人,處理意見不一致,按照共同共有的基本原則,則需要對冷凍胚胎進行相應的保存,這種保存一般在醫(yī)院和專門的保存機構。
其次,冷凍胚胎繼承人的義務。冷凍胚胎所享有的權利都是來自被繼承人,即被繼承人不得買賣冷凍胚胎,同樣的,繼承人也不得買賣冷凍胚胎。當然,我國部門法規(guī)定禁止代孕,繼承人也不得進行代孕。冷凍胚胎繼承人的義務主要來源于冷凍胚胎被繼承人的義務和法律規(guī)定。
我國冷凍胚胎繼承案表明了我國繼承法在冷凍胚胎繼承方面存在缺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冷凍胚胎的法律屬性不明確。我國民法沒有對冷凍胚胎的法律屬性進行明確的定位,才會導致冷凍胚胎繼承案件的一審和二審判決不同。
第二,冷凍胚胎的歸屬原則不明確。冷凍胚胎需要明確的歸屬原則,對夫妻存續(xù)期間的權利歸屬、夫妻離異期間的權利歸屬、夫妻一方死亡的權利歸屬以及夫妻雙方死亡的權利歸屬都需要立法去明確。
第三,冷凍胚胎繼承規(guī)則不明確。冷凍胚胎的繼承需要相應的規(guī)則進行繼承,而繼承法的一般規(guī)定滿足不了我國繼承法對冷凍胚胎的特殊規(guī)定。
我國冷凍胚胎的繼承在我國還處于萌芽狀態(tài),真正立法還有很多內容去明確和完善。對于冷凍胚胎繼承相關的立法應當盡早完善,制定相關法律并對冷凍胚胎的法律屬性、歸屬規(guī)則和繼承規(guī)則予以明確.
【參考文獻】
[1]楊立新.人的冷凍胚胎的法律屬性及其繼承問題[J].人民司法,2014(13).
[2]徐國棟.體外受精胚胎的法律地位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5(5).
[3]李燕,金根林.冷凍胚胎的權利歸屬及權力行使規(guī)則研究[J].人民司法,2014(13).
[4]張圣斌,范莉,莊緒龍.人體冷凍胚胎監(jiān)管、處置權歸屬的認識[J].法律適用,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