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娜,安 童,周凱旋,王效影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以對稱性多關節(jié)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 基本病理改變?yōu)榛ぱ?,主要受累關節(jié)為指間、掌指關節(jié),腕、膝、足關節(jié)等,引起關節(jié)軟骨、骨和關節(jié)囊破壞,最終導致關節(jié)畸形和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臨床上治療RA 的藥物主要有抗風濕藥(DMARDS)、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以及激素和生物制劑等,晚期采用手術治療。 聯合用藥是國內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療策略[2]。其雖有效果,但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如手術治療創(chuàng)傷較大、生物制劑費用高以及非甾體類抗炎藥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等副作用,在治療同時給患者增加諸多煩惱。 為快速改善局部關節(jié)癥狀,降低治療費用,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我科采用內服來氟米特聯合虎力散膠囊內藥粉外敷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診斷標準 采用2009 年美國風濕病學院(ACR)會議提出的最新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診斷標準:(1)受累關節(jié):2~10 個中大關節(jié)(1 分),1~3 個小關節(jié)(2 分),4~10 個小關節(jié)(3 分),>10 個小關節(jié)(5 分);(2)類風濕因子和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體其中之一低效價陽性(<3 倍)(2 分),其中之一高效價陽性(>3 倍)(3 分);(3)滑膜炎持續(xù)時間>6 w(1 分);(4)急性期C 反應蛋白(CRP)或血沉(ESR)升高(1分)。 以上指標累積相加>6 分即可診斷RA。
1.2 病例入選標準 符合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診斷標準,年齡20~75 歲;排除有以下情況者:(1)對外敷膏藥過敏或高敏體質者;(2)孕婦、哺乳期婦女或近期有受孕/育計劃者;(3)有嚴重心、腎、肺臟、血液和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者。
1.3 病例資料 從我科2014 年1 月~2015 年1月收治住院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中,共納入符合上述條件的患者110 例,根據入院順序排號,采用奇偶數法分組,單號為觀察組,雙號為對照組,入組前向患者或其監(jiān)護人告知研究目的及可能的風險和利益,并取得其知情同意,并得到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觀察組55 例,其中男15 例,女40 例;年齡36~72(48±5.3)歲;病程3~20(8±1)年;主要累及雙手掌指、腕、肘、膝、足等3~8 個關節(jié)。 對照組55例,其中男17 例,女38 例;年齡32~70(51±5)歲;病程2~18(7±1)年;主要累及雙手掌指、近端指間、腕、肘、足等3~9 個關節(jié)。 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受累關節(jié)等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來氟米特20 mg 口服,1 次/d。 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氟比洛芬巴布膏(日本三笠制藥株式會社,國藥準字J20100007)在疼痛關節(jié)處外敷。 觀察組在口服來氟米特基礎上,給予虎力散膠囊內藥粉(云南云河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3020808)外敷,方法[3]:每處疼痛關節(jié)根據面積選取至少8 粒膠囊內容物,用香油或黃酒蜂蜜調勻后,外敷于疼痛腫脹關節(jié)部位,敷料粘貼固定, 每次4 h 為宜,1~2 次/d。 兩組療程均為4 w,療程結束后隨訪3 個月。
1.5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4 w 后,觀察記錄患者關節(jié)晨僵的時間、疼痛分值、腫脹指數、ESR、CRP 情況。 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4],卡尺刻度0~10,0 為不疼痛,10 為無法忍受的疼痛,患者根據自身感覺從卡尺刻度上確定疼痛分值。 關節(jié)腫脹指數使用簡化的28 關節(jié)計算法[5],即計算雙側近端指間、掌指、腕、肘、肩、膝、關節(jié)中有腫脹的數目。ESR 和血CRP 水平由我院實驗室檢測。
1.6 療效判定標準[6]治療4 w 后進行療效判定。顯效: 患者主要癥狀、 體征和實驗室指標改善≥75%,ESR、CRP 接近正?;蜣D陰;有效:患者主要癥狀、 體征和實驗室指標改善≥50%,ESR、CRP 有改善;進步:患者主要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指標改善≥30%,ESR、CRP 有或無改善;無效:患者主要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指標改善<30%。 總有效率=(顯效+進步+有效)例數/總病例數×100%。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計量資料用±s 表示, 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 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ESR 和CRP 的變化 治療后,兩組ESR 和CRP 水平均顯著降低(P <0.05),但兩組間治療后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沉和C反應蛋白的變化(n =55)
2.3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治療后,兩組晨僵時間、疼痛指數和腫脹指數均有改善,而觀察組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0.05,表3)。
表3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n =55)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是臨床常見的慢性、 進行性、對稱性全身炎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關節(jié),多見于中年女性,致殘率極高[7-8]。
來氟米特是一種抗增生活性免疫抑制劑,可抑制嘧啶合成,作用機制為抑制二氫乳清酸脫氧酶的活性,從而減少T 細胞增殖,抑制機體免疫功能,達到緩解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抑制關節(jié)骨質破壞及改善關節(jié)功能作用[9]。
虎力散膠囊的主要藥物處方為制草烏、 斷節(jié)參、三七、白云參等,制川烏可以祛風止痛,溫經散寒;斷節(jié)參可以補腎益肝;三七具有消腫止痛活血通絡作用;白云參健脾益氣,口服虎力散膠囊內藥粉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作用。 如外敷皮膚關節(jié)處使用,藥物通過皮膚轉運,大部分直接作用于給藥部位產生藥效,同時通過皮膚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huán)對全身組織發(fā)揮作用[10]。
本研究采用來氟米特聯合虎力散膠囊內藥粉外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與來氟米特聯合氟比洛芬巴布膏外敷進行對照觀察,兩組均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有明顯的治療作用,而兩組總有效率無明顯差異(P >0.05);治療后,兩組ESR 和CRP 水平均顯著降低(P <0.05),但兩組間治療后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 表明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及改善相關實驗血液指標的效果相當。 但是,如表3 顯示,觀察組的局部關節(jié)、晨僵時間、腫脹指數、疼痛分值等局部臨床癥狀改善程度比對照組更顯著,且虎力散膠囊價格低廉,屬于醫(yī)保品種用藥,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廣應用。
[1] 唐福林,冷小梅,王遷,等. 風濕免疫科醫(yī)師效率手冊[M]. 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2010:107.
[2] 郝峰,胡玲,羅磊,等. 隔姜灸對活動期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臨床療效的影響[J].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11, 23(4):313-316.
[3] 姜德訓,白云靜. 虎力散膠囊外敷治療膝骨關節(jié)炎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3, 15(5):850-853.
[4] Aitken RC. Measurement of feelings us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s[J]. Proc R Soc Med, 1969, 62(10):989-993.
[5] 于孟學.風濕科主治醫(yī)生1053 問[M].北京:中國協(xié)和大學出版社,2010,10:137.
[6] 姜義山. 煢附痛痹湯治療寒濕阻絡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102 例[J]. 山西中醫(yī)藥學報, 2012,35(4):53-55.
[7] 馬雪英,馬曉東,楊登貴,等. 中藥熱敷結合針灸治療寒濕阻絡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J]. 四川中醫(yī), 2013, 31(5):73-75.
[8] 楊莉. 老年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中西醫(yī)診療進展[J]. 四川中醫(yī),2006, 24(3):42-45.
[9] 劉永梅. 來氟米特與柳氮磺吡啶對照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80例[J]. 中外醫(yī)療, 2012, 31(15):80.
[10] 沈子龍,李爽,謝啟昆. 雷公藤巴步劑中苦參堿的體外透支及吸收試驗[J]. 中成藥, 2000, 22(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