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雷(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102488;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思政部,江西景德鎮(zhèn)333000)
?
傳統(tǒng)文化視域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
王秋雷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102488;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思政部,江西景德鎮(zhèn)333000)
[摘要]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三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符合中華民族歷史傳統(tǒng)且又能夠代表人類歷史發(fā)展方向的價值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許多價值理念,都可以從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中找到它們的淵源。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于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增強核心價值觀自信,培育核心價值觀的大眾認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社會思潮
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三個倡導”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基于中華民族歷史傳統(tǒng),又代表人類歷史發(fā)展方向的價值理念,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做出的重要論斷。
如何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認同,使之真正在全社會做到內化為道德追求,外化為實踐行動,是當前理論界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要讓國家層面的價值觀轉化為個人價值觀,就必須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讓它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基因,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深深立足于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拋棄傳統(tǒng)、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本文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分析它在樹立核心價值觀自信、培育核心價值觀的大眾認同等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概念的厘清
“價值”這一概念是人類社會生活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社會現象的總的名稱。價值具有多維性,哲學上的價值,是從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意義上進行理解的。作為哲學范疇的“價值”,指的是客體對主體的意義和作用。正如李德順教授指出的,“價值是一個關系范疇。這種關系就是,在人的實踐和認識活動中,客體的存在、屬性和合乎規(guī)律的變化,具有與主體的生存與發(fā)展相一致、符合或接近與否的性質?!盵1]
“價值觀”是對主客體的價值關系的反映,是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根本的價值意識。任何一個社會,其價值觀都不是單一的,而是由眾多不同的、甚至是相互沖突的價值觀念構成的復雜體系。價值觀有核心與一般之分,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社會中的主導價值觀,對其他價值觀起著引導作用,通過強制力量控制著社會的秩序。社會核心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文化區(qū)別于另一種社會文化的基本標志,決定著一個社會文化性質的主要方面。
核心價值體系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在一個社會的眾多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中,它是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社會理論和意識形態(tài)的價值體系。作為一定的社會存在的反映,核心價值體系維系著一個社會的秩序和發(fā)展。在核心價值觀與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上,盡管人們的觀點不盡相同,但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組成部分。韓震教授認為,核心價值體系是由一個由多層次構成的完整的價值體系,其中“核心價值觀是核心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其內核”[2]8。
(二)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每一個時代的社會核心價值觀都有其時代的特點,表現出鮮明的時代性。另一方面,價值觀也具有歷史性和鮮明的民族性,任何一種社會核心價值觀都有其民族性的基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文化、民族需要的基礎上的。不管時代如何發(fā)展變化,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永遠會在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國家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文化積淀和精神基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新型的先進的價值觀,一方面,體現了人類社會價值理念的發(fā)展趨勢,表現出超越民族性的一面;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國特色的集中表達,必然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三個倡導”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集中的概括和表述。這三個層面的核心價值觀,我們都能夠在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中找到它們的理論淵源。
首先,從國家層面來看,和諧無疑是社會主義國家層面最核心的價值觀。因為其他兩個方面,是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角度,表述我們建立的和諧國家和社會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如果說富強、民主、文明等價值理念是世界上多數文化都崇尚的價值的話,那么“和諧”的價值理念則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在價值觀領域做出的獨特貢獻。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和合”文化。中國人歷來注重和諧,講究“和而不同”?!昂汀笔侵覆煌挛锿ㄟ^相互補充,實現事物整體上的和諧,“同”則是指事物片面的絕對的雷同,這是兩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qū)別的概念?!昂投煌弊鳛橹袊鴤鹘y(tǒng)文化中的處世辯證法,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它不僅可以運用于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而且還可以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平相處和交往提供一種重要的方法。中國古人眼中的和諧社會,是包含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三個層面的和諧社會。在人和自然的關系上,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傳統(tǒng)道家主張,人類只有順應自然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回歸自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追求人道和諧,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更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理想??鬃诱f:“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是人道和諧的前提和基礎。墨子主張“兼愛”,提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的人道和諧的價值觀?!昂椭C”作為一種價值觀,歷來被中華民族所追求和向往。同時,“和諧”也是中國向世界展示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核心價值觀。
其次,從社會層面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本質的體現應該是公平與正義。這是因為,只有社會倡導公平與正義,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才不是抽象的,也只有在公正的前提下,自由和平等的觀念才會得到最終實現。另一方面,法治是保障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有力武器。社會主義是在戰(zhàn)勝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上發(fā)展來的,是更加具有優(yōu)越性的一種社會制度。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主要體現在這一社會制度能夠消滅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和壓迫,建立一個共同富裕的公平正義的社會。今天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觀,同樣深深植根于中國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之中。從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脈絡來看,中華民族一直在不斷探索一個公平正義社會的建立。歷代封建王朝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的爆發(fā),雖然原因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農民深受封建地主的壓迫,農民階級痛恨不公正的社會遭遇,憧憬一個“均貧富”的理想社會。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主張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樸素思想,盡管帶有非常深厚的平均主義色彩和歷史的局限性,但從另外一個側面也說明中國古人追求人人平等的價值理想。從《禮記》的大同理想到近代康有為的《大同書》,“大同社會”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建立一個公正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從公民個人層面來看,重視個人道德修養(yǎng)歷來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包含的傳統(tǒng)美德,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主要思想來源。比如,愛國主義的價值觀是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之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追求整體主義價值觀,在國家和個人面前,歷來主張國家利益是第一位的,個體對國家民族命運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再比如,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把誠信看作是人與人交往的一個基本準則??鬃诱f“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強調“誠”的思想,“思誠者,人之道也”,將誠信視為君子必備的品行,是人人都應當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誠信也是開明的封建君主治理國家的根本,“民無信不立”,統(tǒng)治者必須取信于民,才能做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總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十分豐富的資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在充分吸收和借鑒傳統(tǒng)文化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是對它的提煉和升華。
在人類歷史上,資產階級價值觀曾經有其歷史的進步意義,它是隨著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和思想啟蒙運動而不斷形成的。作為反對封建社會的思想武器,它所倡導的平等、自由、博愛的核心價值觀,是對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價值觀的超越。同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批判地繼承人類社會以往所形成的一切價值理念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對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超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yōu)越性,一方面,體現在它是與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樣就使得它的實現不再是不切實際的空想,而是有了根本的制度保障。從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史來看,我們之所以選擇社會主義,是因為這種社會理念以沒有剝削、沒有兩極分化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為根本特征,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所以,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民主、自由、公平、人權等價值觀念,已經不再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是有了切實可以實現的制度根基和保障。另一方面,任何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鮮明的民族性,任何一種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民族性的基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文化、民族需要的基礎上的。所以,作為一種新型的先進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yōu)越性,也體現在它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是建立在中華民族輝煌的民族文化的基礎上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增強核心價值觀自信,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獨特的精神命脈和文化基因。今天,我們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樣要立足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個民族的“根”和“魂”。我們的價值觀的自信,一方面來自于我們堅持的中國道路的正確性;另一方面,也來自于我們的價值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從未間斷,它所創(chuàng)造的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一方面造就了輝煌的古代文明,另一方面也為今天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富的思想理論來源。
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強大的重要標志之一,它體現了一個國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以及由此產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價值觀自信來自于文化自信,今天我們提高文化軟實力,堅持價值觀自信,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正如前面所言,中華民族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為世界貢獻了許多具有當代意義的價值觀。今天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一定要深入挖掘傳統(tǒng)文化中可以引領世界主流趨勢,融入整個世界的傳統(tǒng)價值觀。比如,“和諧”的價值理念是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對人類社會在價值觀領域做出的獨特貢獻?!昂椭C”不僅為中華民族所追求和向往,在當代,對世界其他國家也是具有普遍示范意義的一種價值理念。西方社會講人權,但在西方的話語語境中,人權更多的是從個人的角度去理解,所以在維護個人人權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社會的相互沖突甚至是戰(zhàn)爭?!啊椭C’則是一個能夠超越西方‘人權’概念的更加上位的價值理念?!盵2]80和諧的社會理念尊重個人人權,但也規(guī)范人們的權利訴求,從而可以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沖突?!昂椭C”的傳統(tǒng)價值觀,今天還可以運用到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之中,可以成為我們反對霸權主義和維護發(fā)展中國家權益的有力的思想武器。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國際輿論的總體格局仍然是西強我弱,但是,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地從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吸取精華,立足當代,提高文化軟實力,堅持價值觀自信,我們一定能夠做到增強對外話語的公信力,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染力。
當今中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qū),各種社會思潮和矛盾接踵而來。為了應對文化多元化的挑戰(zhàn),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
社會思潮是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各階層的利益訴求在思想領域的集中反映。隨著我國改革事業(yè)的不斷推進,各種社會思潮紛紛涌現。應該說,目前我國社會思潮的主流是好的,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一些反動的社會思潮也傳入中國。這些錯誤的思潮,雖然在形式和思想內容上不盡相同,但都是以反馬克思主義、顛覆社會主義制度為根本目的。所以,如何正確引領多樣化的思潮,尤其是如何有效反對錯誤的反動的思潮,成為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大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評價各種社會思潮的根本標準。但是,如何才能有效地發(fā)揮它的價值方向引領作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和實踐課題。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一方面,要立足當代,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批判力,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分析各種社會思潮;另一方面,也要吸取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內容,大力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現在是歷史的延續(xù),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態(tài)度堅決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傾向。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面對文化觀念上的西強我弱的現實,中國一定要維護自己的文化獨立和文化安全。歷史上,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沒有成功抵制西方社會的和平演變,最終走向了解體。今天,吸取蘇聯亡黨亡國的教訓,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價值觀。
面對多樣化的社會思潮,我們要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核心價值觀的“和而不同”的精神,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但是,對于以抽象的人性論為基礎,把西方的各種價值觀念特別是美國的核心價值觀,比如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看作是永恒的“普世價值”,則是我們應該根本反對的[3]。“普世價值”論的本質是當代西方話語霸權及其價值滲透方式的表達,其真正目的是改變我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破壞社會主義的主流價值觀。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一種價值觀可以說是“普世”的,因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普遍適用的、永恒的價值觀。所以,劃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普世價值”的界限,化解各種西方社會思潮的消極影響,需要我們大力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在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引導力,但只有當它能夠得到最廣泛的大眾認同,它的這種作用才會真正發(fā)揮出來。馬克思說,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盵4]經濟全球化、社會思潮多元化的時代背景,給我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認同帶來了許多不利條件。但是,如果從另外一個視角來看,這一時代背景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有利條件。比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更加堅定了中國人民對中國道路的自信。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因為當代中國社會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延續(xù)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可以借助傳統(tǒng)文化來提升人們對它的關注和認可。這是因為,一般來說,人民群眾比較認可他們可以切實感受到的身邊的傳統(tǒng)文化。只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中,融入了傳統(tǒng)文化,才能夠更快更好地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同,從而真正做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外化為行動。
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性,決定了以它為基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認同的路徑也應該是多樣化的。我們可以通過將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融入到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之中,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主流價值觀,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近年來,我們通過弘揚傳統(tǒng)節(jié)假日,把傳統(tǒng)節(jié)日中蘊含的傳統(tǒng)價值觀的精華融入到日常的教育中,讓青少年一代了解中國傳統(tǒng)與當代社會的聯系。通過這樣的推廣,我們在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也對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觀有了更深入的體悟。因為中國主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凝結的眾多的精神理念,與今天我們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可以相互貫通的。通過這種宣傳,可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和傳播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徑??傊覀円煤弥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注重傳播的方式,
不斷地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人民群眾對它的認同感。
當然,另一方面,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的大眾化路徑也可以為我們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通過官方的倡導、道德的說教和教育的引導,最終實現了由群體價值向個人價值的轉化,成為維系封建社會秩序的主流價值觀。今天,我們要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廣泛的大眾認同,同樣需要教育的引導、榜樣的示范和行政的保障力量。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我們提出了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推動“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需要,也是中國融入世界,向世界展示當代中國形象,提高中國話語權的需要。建立孔子學院,向世界推廣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核心價值觀“走出去”的一個有效的嘗試途徑。目前,我們已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了300多所孔子學院。通過孔子學院,聯系中國和世界,向世界各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向世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李德順.價值論[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87:107-108.
[2]韓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練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周新城.對抽象人性論的危害應有足夠認識[J].紅旗文稿,2013(19):27-30.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責任編輯:馮霞]
學科建設與教學研究
高教理論與高校管理
Research 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Qiu-lei
(Marxism College,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Jingdezhen 333000,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including three aspects was put forward in the report of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is in line with the value of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radition, and also can represent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We can find the origins of many value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ve significance that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for us to lead diverse social thoughts, enhance the confidence of our core value, and cultivate public recognition to the core values.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socialist core values;harmonious social thoughts traditionalculture;socialistcorevalues;harmonioussocialthoughts
[作者簡介]王秋雷(1979-),男,江西樂平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思政部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是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
[收稿日期]2015-01-07
DOI編碼:10.13782/j.cnki.2095-106X.2015.01.001
[文章編號]2095-106X(2015)01-0001-04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G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