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章程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鐘莉
湖南財經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衡陽421008
摘要:大學依據國家法律相關規(guī)定制定符合學校發(fā)展的正確章程,從而完成依法治校的改革策略,符合國家法治要求制定的相關大學章程,屬于社會法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將國家的法律和相關法規(guī)進行延伸。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依法治校改革發(fā)展,反映了我國社會的法治發(fā)展,高等教育作為社會組織的一部分,在設立大學章程的過程中必須符合國家憲法和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
關鍵詞:大學章程;法律問題;分析研究
中圖分類號:D922.16
作者簡介:鐘莉(1981-),女,湖南衡陽人,法律碩士,湖南財經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
隨著國家教育機構對大學章程的重視程度不斷深入,關于大學章程的文章也越來越多,大學章程頒布相關規(guī)定也在逐步完善,筆者對大學章程中的熱點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現階段公布的大學章程中存在的缺點,有效的避免大學章程被忽略,并對比分析大學章程法律問題,從而有效提高大學章程建設的質量,推進依法治校的改革進程。
一、大學章程建設中熱點問題研究
(一)大部分中國大學還存在無大學章程的辦學模式
我國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設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法制體系方面需要更好的完善,對于如何依法行政需要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我國在2010年提出了“六修五立”的教育立法計劃,目前相關法律的修訂與立法工作正在進行中。因此,在大學章程的制定上,教育部與大學的立場有一定的區(qū)別。作為教育部則是希望全國各大院校制定大學章程,真正實現依法治校。而作為大學的領導者對于制定大學章程工作存在滯后的現象,很多高等院校而然存在無大學章程的辦學模式,雖然絕大部分院校沒有制定大學章程,但是有43項法律、法規(guī)和行政規(guī)章在約束大學的辦學行為,雖然大學沒有大學章程,卻不會妨礙學校按章辦學。
(二)現階段公布的大學章程存在的缺點
第一,大學的法人地位欠缺制度性的保障機制;第二,大學雖然屬于獨立法人但是沒有適合的章程讓法人獲得應有的財產權;第三,大學章程的法律位階太低,法律依據的制定方式很多,但是《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屬于最直接的上位規(guī)章,但是從法律方便保證不了大學的獨立自主權。
(三)從大學章程的建設過程了解未來趨勢
我們首先要即使解決學校內部“基本法”,做到有法可依,大學將直到2020年逐步完成大學章程的建立和修訂,同時在大學內部一系列的治理與改革中,逐步改變辦學特點,形成符合院校發(fā)展的制度變革。未來的改革,既要堅持30多年來的教育體制改革成果,又要通過簡政放權使得省級政府獲得更大的統(tǒng)籌權,學校獲得更大的自治權,同時還要維護公辦大學與民辦非營利大學的公共性質。
二、避免大學章程被忽略的方法
(一)通過正式文件的頒布,有效推動現有的規(guī)章制度與大學章程進行有機的結合形成現代的大學制度體系。作為學校的黨委和行政部門需要聯合出臺相關大學章程文件,并正式通知全校各個機構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所有章程進行系統(tǒng)審核與評估,做到及時修訂和制定。
(二)真正做到按照成文制度建設大學章程,讓全校所有教師員工和學生尊重大學章程。按照大學章程制定的精神,維護大學章程中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準則。作為院校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該有效克制頻繁發(fā)布“紅頭文件”;校務委員會對校長行政決策的制衡需要進一步完善;黨委書記在常委會上要做到不一手遮天;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決策評議需要逐步走向常態(tài)化;黨委常委會和校長辦公會的決策結果需要完全公開;大學的數據開放策略要在政府前面。
(三)積極嚴謹的對大學章程建設的新要求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正確處理好大學章程建設與大學綜合改革之間的關系,實現大學章程建設與綜合改革方案設計之間緊密配合以及有效互動。在大學章程逐步在運行的過程中,我們要在學校實施綜合改革,在綜合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之后,逐步完成大學章程的修訂和完善。
三、大學章程法律問題分析研究
(一)大學章程與現代大學制度之間的研究
大學章程的建設過程中要逐步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因此,中國的大學章程建設,不可能脫離實踐基礎而制定的全新內容,其大學章程主要內容需要結合我國大學的辦學中的經驗和教訓,經過協商的方式制定科學、合理、規(guī)范、系統(tǒng)的大學章程。大學利益的相關主體存在多元性,所以大學章程的制定過程中是各方利益相互競爭而形成的。大學章程作為大學內部制度,應該遵循學校運行的基本原則、滿足大學依法辦學、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院校的自主管理以及自我約束,從而將大學章程與現代大學制度有機的融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
(二)大學章程與大學的民主和法治之間的研究
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是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背景下形成的,與社會的法治之間相互聯系。司法審判作為救濟權利的權力,在法律適用中我們在維護學生權利的同時還要維護學校和教師的權利,正是由于司法審查直接介入高校的管理,使大學中管理者的主觀意愿不能自主,因此大學根本不能獨立于法治社會以外。
通過法治的要求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章程的內容的建立要符合國家法治原則,而且大學章程的制定過程必須體現民主。如果大學章程不經過民主這個過程,那么大學章程很難符合法治的根本要求,更不能體現民主與法治的精
神,很難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因此,在大學章程的建設中,我們首先要明確民主原則的重要性,這樣才能體現大學現實的立法能力和立法水平以及大學治理水平。
(三)大學章程與大學的辦學自主權之間的研究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加深,高等教育改革已經步入了另一個階段。我國大學的改革已經步入到了獨立自主的辦學,大學的自主權和自主管理權在逐步提升。我國的各級教育領導部門逐步向高等學校下放一定的權力,大學作為獨立的民事法人主體,已經具備了民事法人的權利,對學校人、財、物可以完全的支配,中國的很多公辦大學能夠獨立地向銀行進行貸款,學??梢园凑兆约旱男枨笾脫Q和擴大校園的土地使用面積,對于教育人才的引入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全世界的聘用人才。
大學自治或大學的自主權,其表現為一種對外的學校權利或對內的機構權力。最近這些年,我國的大學行政部門受到社會各界的非議,在大學中行政權力存在強勢地位以及相應的行政化思維以及行政化行為方式,這樣直接影響了大學的民主與法治,使大學的教學環(huán)境受到影響。大學行政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目前的大學中根本沒有適合的民主參與平臺,行政權力過分的唯我獨尊。因此,通過大學章程的建設來完善大學的治理工作,有效改變行政管理模式,制定出對行政性管理權力平衡、制約和監(jiān)督的有效機制,這樣才能保證大學健康有序的發(fā)展。
(四)大學章程與大學的公共性之間的研究
在全新的公共管理理論的影響之下,大學的公共管理實踐中,權力的交易現象大量存在。我國的大學處于改革與發(fā)展的階段中,由于教育資源有限和競爭力逐年增加,很多大學為了學校的發(fā)展不斷的爭取資源,從市場競爭中以權謀私的現象頻發(fā)。因此,我們高等院校要明確公共服務理念和責任意識,應該自覺承擔起社會文明發(fā)展、民主法治、社會公正,這樣才能維護社會的公平,大學要做到不亂收費、亂招生等,將這些缺乏公共性的行為拒之門外。
一所大學的改革與進步不能脫離公共性,所以說大學章程的建立不能忽視公共性這一原則。大學的公共性主要是通過大學功能的公共性、大學的治理結構的公共性、大學觀念的公共性、大學與社會溝通方式的公共性、大學實踐的公共性等具體情況體現出來。大學要堅持的公共性,履行社會公共職能以及承擔社會責任。對此,在大學章程的建立初期我們應在全校的進行民主協商從而達成共識,這是大學實現文化自覺的相當重要的一個實踐過程,我們應該通過大學章程的建設,明確學校的自身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強化高等學校公共性的自我約束理念,高等學校必須履行公共職能和承擔社會責任的自覺意識。
[參考文獻]
[1]蘇堃.試論我國大學章程的制定和完善[J].法制與社會,2011(03).
[2]秦惠民.有關大學章程認識的若干問題[J].教育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