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外語課堂教學和實際運用中,如何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一直是一個中心問題, 對此眾多的措施層出不窮。然而,對遺忘規(guī)律的把握能大大提高記憶的效率, 隨之解決背誦這一個在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問題。本文對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進行了分析, 并強調(diào)課堂背誦的關(guān)鍵性, 隨后提出了科學的記憶規(guī)律和教學方法。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遺忘曲線;背誦
一.引言
人所經(jīng)歷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感、練習過的動作,都可以在大腦中留下痕跡,這就是記憶。外界的刺激越強,留下的痕跡越深,記憶的保持就越長久。從信息處理的觀點來看,記憶就是信息輸入、加工、儲存及輸出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大腦中的這種痕跡逐漸淡化,記憶就會轉(zhuǎn)化為遺忘。人的一切都包含著記憶。
在外語教學中,學生們每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就會有大量信息涌進大腦,需要他們記憶。怎樣高效率地將這些信息儲存于大腦中,所以記憶是關(guān)乎外語學習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擺在外語教師們面前的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如何引導學生遵循科學的規(guī)律,克服學習中的種種障礙,最終在學習上取得進步。然而,記憶與遺忘在我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必然同時存在,我們只能想辦法指導教學。一直以來,心理學家,教育家對記憶和遺忘進行著大量的研究,而真正地將遺忘規(guī)律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也是迫在眉睫。從生理上講,人的記憶能力是驚人的,但是每個人的記憶寶庫被挖掘的只占1/10,更多地未被發(fā)揮利用,這就牽涉到心理學中常說的記憶遺忘規(guī)律,對它的利用能最終減少學生的遺忘,提高課堂教學背誦的水平。
二.課堂教學中背誦的重要性
牛津英漢詞典對背誦的解釋是“ repeat aloud or declaim from memory.”“如果我們把背誦語言材料(詞語、句子和文章)看成是‘死的,那么通過對這些語言材料的背誦和模仿,逐步認識和掌握語言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從而生成既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又能為別人理解和接受的話語來,那就是‘活了”(趙丕行, 2005:4.)??梢?,背誦不是“ 死記硬背”,它是靈活駕馭語言的基礎(chǔ)。一門語言包括語音,詞匯,語法等各個方面,要學好外語就先得學好這些基礎(chǔ)的知識,這過程中背誦在外語課堂教學中對外語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則是必不可少且尤為重要的。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對范文的背誦能加深學生們的理解,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同時,背誦的詞匯,句子,文章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時,在與人交流時能夠脫口而出,避免了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外語教學中的背誦效果突出,“明顯感覺到自己說英語時語速加快,應變能力增強,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提高”(丁言仁,戚炎,2001:58)。在背誦的同時,也會逐漸養(yǎng)成外語思維模式,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三.課堂教學中背誦的理論基礎(chǔ)
美國語言學家S.D.Krashen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語習得模式——“監(jiān)察模式”,它包括了五大假說,即習得與學習假說,自然順序假說,監(jiān)控假說,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Krashen將他的五大假說進行了匯總,并作了細致的描述和論證,尤其肯定了輸入假說的重要地位。他認為,輸入假說“也許是當今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唯一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因為它回答了語言學習中的一個關(guān)鍵問題,即怎樣習得語言,尤其是外語。最佳語言輸入包括四個必要條件:(1)可理解的(2)密切相關(guān)的(3)不以語法為綱的(4)大量的。其中,可理解輸入是語言學習中至關(guān)重要的條件。聽讀是自然輸入,背誦詞匯,短語,課文時非自然輸入,它們都是輸入必不可缺的兩部分??梢?,Krashen的輸入理論為課堂背誦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課堂上的背誦的內(nèi)容都是教師們特意挑選出的具有典型性應用廣的,之前有過反復講解為學生們所理解了的,并結(jié)合了一定的語境來向?qū)W生們講授了的??傊n堂背誦的內(nèi)容符合最佳語言輸入的多種條件,促進了外語的學習。
針對Krashen的“ 輸入假說”Swain提出了她的“ 輸出假說” 她認為“ 可理解性輸入”在語言習得中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輸出同樣有它的重要性。她認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輸入以外,學習者必須有機會使用所學的語言,這樣才有可能達到流利類似母語者的水平。因此,語言的輸入(聽和讀)和輸出(說和寫)關(guān)系密切,輸入是輸出的前提,輸出是檢驗輸入的最好途徑,兩者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學生們的背誦為他們貯存了大量的語言信息,為更準確更多的輸出鋪平了道路。
四.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記憶的保持在時間上是不同的,有短時的記憶和長時的記憶兩種。而我們平時的記憶的過程如下圖:
由圖可知,外語學習中課堂接受的知識作為輸入信息進入了學生們的大腦,他們注意后形成短時記憶,短時記憶的腦中的知識要么通過復習成為長時記憶較久的保存在大腦中,要么將其置之不理而最終被遺忘。所謂遺忘就是我們對于曾經(jīng)記憶過的東西不能再認起來,也不能回憶起來,或者是錯誤的再認和錯誤的回憶。
赫 爾 曼·艾 賓 浩 斯(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最早采用實驗方法研究人類高級心理過程的心理學家,他在1 9 世紀末對記憶、遺忘現(xiàn)象做了系統(tǒng)的研究,把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成一條曲線,他是發(fā)現(xiàn)記憶遺忘規(guī)律的第一人。他于1885年出版《論記憶》一書,這本書是實驗心理學史上最為卓越的研究成果之一,在這本書中,艾賓浩斯第一次提出了遺忘曲線的概念,遺忘曲線圖如下:
由圖可知,豎軸表示學習中記住的知識數(shù),橫軸表示時間,曲線表示記憶量變化的規(guī)律。記住的知識數(shù)隨時間的推移而減少,但遞減的速度不是勻速的。顯而易見,曲線在前兩天急驟下降然后變得相對平穩(wěn),所以人們的遺忘呈現(xiàn)出“ 先快后慢” 的特點, 在掌握知識后一兩天內(nèi)不溫故,知識會大幅度遺忘只剩下1/4的數(shù)量,可見及時復習的重要性,之后緩慢下降也就說明遺忘速度變慢。
此外,艾賓浩斯還做了其它的關(guān)于記憶的實驗,收獲了另一項重要發(fā)現(xiàn):記憶的水平受記憶內(nèi)容是否被理解的影響。實驗表明記住12個無意義音節(jié),平均需要重復16.5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章節(jié),需重復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0個音節(jié),平均只需要重復8次!先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針對無意義音節(jié)而得出,這里作為它的補充,艾賓浩斯又給出了針對不同性質(zhì)的材料的遺忘曲線,曲線圖如下:
( 橫軸表示記憶的天數(shù),縱軸表示記憶的數(shù)量 )
由圖可見,記憶材料越有意義,記憶的效率越高。從記憶材料的選擇入手也能改變課堂教學背誦的效果。避免“ 死記硬背” 現(xiàn)象的發(fā)生,培養(yǎng)學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能力,加強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最終將輸入頭腦的知識長久的記住而不易遺忘。
記憶過程中存在前后攝抑制也是對上述遺忘曲線得到的記憶規(guī)律的補充,。前攝抑制指學習的材料對后識記學習的材料起的干擾作用,同樣,后攝抑制是后學習的材料對先學習的材料所起的干擾作用。這種現(xiàn)象常見于記憶材料相似,記憶時發(fā)生相互干擾,制約著記憶。所以應該盡量避免同類材料的相似刺激,不斷變幻學習內(nèi)容來加強教學質(zhì)量。
五.遺忘規(guī)律對外語課堂教學的啟發(fā)
首先,學習新知與復習舊知識相結(jié)合。
遺忘“ 先快后慢” 規(guī)律告訴我們及時復習的重要性。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這樣的話:“一個不復習的人,就好像趕著一輛破牛車,上邊裝滿許多捆綁很松的貨物,而它只管趕路,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車上的貨物已經(jīng)所剩無幾,他還得意地夸耀自己走了多么遠的路?!薄?學而時習之” 方能成為學習上的能手。教師在課堂開始時帶領(lǐng)學生適當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或課程結(jié)束時溫故本節(jié)課知識重點對加深知識的記憶尤其關(guān)鍵。單獨的講解而不重視課程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只會讓學生頭腦混亂,只有在灌輸新知識的過程中不斷聯(lián)系先前學過的知識,既鞏固了舊知識也能強化新知識的掌握。對于學生,在學習知識點后要及時復習,隨后間隔時間溫故且時間間隔越來越長,復習花費的時間慢慢縮短,有效復習舊知識,持之以恒定能牢牢掌握。
其次,傳統(tǒng)的講授與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相結(jié)合。
不同的記憶材料影響記憶效果規(guī)律告訴我們學習在于理解。學習的知識“萬變不離其宗”。課堂上老師通過黑板課本結(jié)合著多媒體講解知識,教學手段多樣化,能激發(fā)學生們學習興趣,同時降低前后攝抑制影響。同樣是一篇課文,可以口頭讀出,也能用投影儀呈現(xiàn)或電腦播放,呈現(xiàn)形式豐富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影響。像一些語法知識和詞匯拼寫離不開教師在黑板上呈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手段,有趣的角色扮演和傳統(tǒng)的講授相融合,加強學生學習動機,為更好地理解做準備。反對考前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而不理解飛速遺忘的現(xiàn)象,這只能暫時的提高了考分,卻沒有真正學到知識。
最后,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相結(jié)合。
課堂學習需要教師與學生的相互配合。教師可以為學生找出學習重點,或是創(chuàng)設語境加深理解。而學生要積極的參與課堂活動和課后自習復習中去。根據(jù)記憶規(guī)律,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英語詞匯記憶中,避免通常字典中按照字母順序排列詞匯記憶單詞的方法,枯燥乏味,像《劉毅詞匯5000》是將英語中高頻詞匯隨意分配,十多個一組為一小節(jié),給出例句,便于理解,此外,每小節(jié)有練習來及時鞏固,這樣能突破詞匯記憶難關(guān);對擅長在朗讀中記憶的學生可以采用李陽瘋狂英語學習方法;有些習慣在睡前和早上記憶復習課堂上學習過的知識則可以利用好早晚這段時間;總之,不同的人可以選擇和創(chuàng)造出適合自己學習記憶的方法。
六.結(jié)論
課堂教學中背誦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記憶的水平影響著背誦的效果,所以掌握記憶規(guī)律對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的提高作用巨大。對遺忘曲線的分析總結(jié)出來的記憶規(guī)律只有真正結(jié)合實際運用到教學中去,才有它的真正的意義,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參考文獻:
[1] Hermann Ebbinhaus. Memory: A Contribution to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13: 30-89.
[2] 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gman,1985.
[3] 桂詩春.新編心理語言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0.
[4] 丁炎仁、戚眾.背誦課文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J]. 外語界,2001(5):58一64
[5] 趙王行.關(guān)于背誦的理性思考[J]. 中小學英語教學,2005(9):4一7.
作者簡介:丁小芳(1990.10—),女,漢族,安徽省安慶市人,上海大學2012級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