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埂
陳彥的長篇小說《西京故事》,直面財富倫理和生命價值的沖突,探問底層人上升的通道,省思人生意義與價值的生成,為讀者講述了一個又艱辛又溫暖的農(nóng)民進城打拼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在中國社會由城鄉(xiāng)二元結(jié)構(gòu)向城市化發(fā)展的進程中,具有代表性意義。作者直面現(xiàn)實問題,既有尖銳而深刻的呈現(xiàn),又有自己的省思與探問,所有這些,為我們應對當下現(xiàn)實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和參照。本文僅就小說中幾個主要人物做譜系性分析。
羅天福是小說的一號人物,他原本是塔云山一個村支書,還當過民辦教師,在當?shù)厝说难劾铮且粋€非常受人敬重的人。女兒羅甲秀學習成績優(yōu)異,一舉考入西京城一所重點大學,兒子羅甲成也緊隨姐姐之后,考取了同一所學校。羅家在四村八社出了名。在兒子啟程到西京城上學之際,羅天福也盤算好自己下一步的計劃:帶領(lǐng)妻子淑惠到西京城打燒餅,以此來供養(yǎng)兩個孩子上大學。羅家四口移居西京城后的人生故事就此展開。
雙足踏進西京城的羅天福,要扎下根來,實屬不易。他的種種遭際,映射出社會方方面面的問題和進城農(nóng)民的人生困境。他因擺攤而遭城管衛(wèi)生部門的清查;房東鄭陽嬌蠻橫跋扈,一雙意大利真皮拖鞋不見了,懷疑是他所偷,指桑罵槐,無理取鬧;在最為困窘的日子里,羅天福悄悄撿拾垃圾賣錢補貼家用,誤闖工地被人毒打致重傷;更讓他鬧心的是兒子羅甲成,因房東兒子金鎖糾纏女兒甲秀,羅甲成揮拳相向而釀下事端,金鎖被打住院,讓他又花錢又受氣。甲成因貧困而敏感,讀書期間,與同學關(guān)系僵硬,內(nèi)心受傷,暗戀的教授女兒童薇薇也挑明關(guān)系,從而情感的最后一根維系斷折,乃憤然離校出走。在這一系列遭際中,羅天福依然堅守自己的人生原則,并將這一原則實踐在生活最為困窘的時刻。我們看到了羅天福身上的人性光輝,看到他深厚的精神底色和堅定不移的人生堅守,他是一個有精神依憑和價值根基的人。所以說,羅天福雖然活得艱難,雖然因為現(xiàn)實困境而身心疲憊,因兒子羅甲成不成器而憂慮,但是在他的價值指向上,在自我縱深的精神背景上,卻沒有惶恐困惑。他有自己一以貫之的人生取向,有自己信賴的東西和棄絕的東西。他的這一為人做事的理念,植根于深厚的歷史文化土壤里,實踐在自己的日常中,而不是說教般的停留在口頭上。一個有精神根底的人,盡管生活艱難,但是在受難一般的生活歷難中,顯示出他的堅韌和強大。
羅天福不可動搖的堅守,遇到了兒子羅甲成的尖銳挑戰(zhàn)。一次,他在女兒甲秀帶領(lǐng)下,悄悄去他們學校聽一個大師講座,題目是“傳統(tǒng)儒學在當下的尷尬復元”。到了提問環(huán)節(jié),羅天福遠遠看見兒子甲成站起來問:“我有一個老師,始終信奉‘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那一套,但他活得比誰都窮困潦倒,您說危機四伏的當今世界,真的能從東方傳統(tǒng)儒學中尋找到‘’柳暗花明”的路徑嗎?我很懷疑”。羅天福一下瞪直了眼,兒子說的哪個人不正是自己嗎?這是羅甲成精神世界與自己的斷裂,是羅甲成對自己的審視與懷疑。他從兒子問題里,“看到了自己在兒子心目中的可憐形象”。“這是他過去不曾有過的感受,在塔云山,他是精神上最富有的人,生活上努把力也能過得不錯。怎么在兒子心中就‘潦倒’了呢?”
羅天福有做人的標尺,有信奉的原則,有持守的大道。他以誠實信用立身立德,用起早貪黑打燒餅這樣的辛勤勞作賺取生存資本,獲得人格尊嚴。羅天??吹轿骶┏堑膹V告上,到處寫著:“以最小的投資,獲取最大的回報”,他質(zhì)疑城里人的哲學,哪不是投機取巧么?都想不勞動少勞動卻要賺取最大最多,這念頭也太歪了吧?盡管受到外界的沖擊,盡管他也看到身邊許多不依靠誠實勞作就可以賺大錢,可以活得風光的人,但這些還是動搖不了他的做人原則,這個原則如同老家的紫薇樹一樣,圣潔而古老,彰顯了一種無上的價值,是鄉(xiāng)村詩意和鄉(xiāng)村理想。所以,盡管他困窘到撿拾垃圾的地步,他也不會動歪心思,邪念頭。
老家塔云山那兩棵價值百萬的紫薇樹,是這種古老圣潔價值的象征。在這個象征里,三代人對這兩棵樹的不同姿態(tài),剛好折射出對古老神圣價值的堅守與放棄。老母對于紫薇樹的生命般的守護,即使在最為困難的時刻,也從不去動念以樹換錢,贏得現(xiàn)實生活的改善,使當下日子過得舒適一些?;蛘咭源藫Q取現(xiàn)實生活中所可能得到的一切物質(zhì)滿足。沒有,這兩個紫薇樹,就是不可讓渡的祖上圣物,是不能作為價錢去交換的。這是老母親的命,老母親的天。羅天福對紫薇樹,本同老母親持相同看法,但在甲成打金鎖住院,賠償鬧得他走投無路時,也一時動念,想賣掉紫薇樹,來緩解現(xiàn)實的窘迫,但看到母親護持紫薇樹的決絕態(tài)度,一下子就感到了愧疚。他能意識到紫薇樹的神圣價值,但在現(xiàn)實壓力下也會彷徨。對于羅甲成而言,奶奶壓根就是不開化,有紫薇樹,又有人愿意掏百萬,一切現(xiàn)實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不就兩棵樹嘛,為什么要這樣想不開?這是羅甲成的思維。羅甲成眼里,已經(jīng)喪失了神圣價值感,就是說,非商品性的價值已經(jīng)不存在了,世間萬物沒有不可以用價格來衡量和替換的。
老人堅守的那個不可讓渡的祖上圣物,象征著金錢并不是一切事物的等價物,金錢并不能與任何價值做交換,有一些價值無法用錢作為尺度衡量。比如愛情,假如幾千年人類文明所產(chǎn)生的古老價值都可以用錢作為等價物,這個世界就會索然無味。當冰清玉潔的“林妹妹”可以被百萬一晚的價格包下來,這個林妹妹身上所存在的那些無上價值,就會轟然崩塌。她的價值,恰恰不是以錢物作為等價的。所以,人總有一些東西不可讓渡,總有一些神圣價值構(gòu)成人的無價之寶,具有了超越世俗的尺度,而伴隨人類走向未來,走向無限深遠無限遼闊的境地。執(zhí)守傳統(tǒng)價值,是小說給羅天福這個人物的精神邏輯,他以此作為人生的標桿和尺度,以此來觀察衡量周遭事物。盡管羅天福面對的是強大的物欲社會,盡管誠實執(zhí)守在相當程度上被人拋棄,但他還是執(zhí)守此道而百折不棄。所以,東方雨老人稱羅天福為“民族脊梁”。
羅甲成面臨的境遇與父親羅天福迥然不同,他原本相信,人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自己的尊嚴,就能贏得他人的敬重,實現(xiàn)自我價值。他通過自己的奮斗考上了省城名牌大學,按理,一切光環(huán)花朵都應該屬于自己。但是,到了大學后,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guān)系,竟因貧富差距而悄然打上不同印記,他所面臨的首先是宿舍的幾位同學舍友:不差錢的朱豆豆,不差權(quán)的沈?qū)帉帲€有一個,可以說是不差學問的孟續(xù)子,這是羅甲成的日常性境遇,與宿舍其他同學相比,他除了學習刻苦努力,成績較好而外,一無所有,一無是處。這使他充滿了莫名的憤恨,對周遭世界,他的眼睛里充滿冷峻審視和強烈對撞。貧寒成為一座大山,沉重地壓迫著他。這個貧寒,已經(jīng)不僅僅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貧寒,而是生存的尊嚴,是優(yōu)裕的物質(zhì)條件帶來的心理優(yōu)勢,他沒有這些,于是,就以極端的自尊作為自己的保護色,并且敏感尖銳到令人不解的地步。朱豆豆父親請同宿舍同學吃頓飯,他勉強被拉來,席間,這位不差錢的老爸總是說“錢不是問題”,還說愿意把甲成和姐姐的費用包了,人家一番好意,甲成卻覺得受到了侮辱,憤而離席而去。姐姐甲秀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偷偷利用課余時間撿拾垃圾,被甲成發(fā)現(xiàn),大駭大怒,斷然道:若姐姐再要繼續(xù)撿垃圾,我就退學!他覺得這太丟人太傷自尊了。于是,他將自己與朱豆豆沈?qū)帉巶兏艚^開來,現(xiàn)實中,他找不到可以使自己心平氣和、豁達包容的精神憑依,他無法放松自己,使自己泰然微笑。
父親所堅守的東西,常常響在耳邊的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叭四茏龆啻笫戮妥龆啻笫?,但絕對不做壞事,不損人利己就行?!边@些,羅甲成不是沒有聽到看到,而是壓根兒不認可,他覺得父親是一個迂腐過時的人,父親那一套在當今已經(jīng)不靈了,誠實是傻瓜的代名詞。盡管東方雨老人在他面前夸贊父親這個鄉(xiāng)村知識分子,說他身上具有古代圣賢的遺風。他尊重東方雨,但心底并不認可這個評價。東方雨認為父親是“始終在堅守社會常道,一旦發(fā)現(xiàn)人類恒常價值、恒定之規(guī)遭到歪曲、肢解和破壞時,就站出來說幾句話,提醒人們不要有狂悖心理,要守常、守恒、守道,要按下數(shù)出牌”。父親堅守的社會常道,就是“誠實做人、善待他人”這些最為古老的遺訓。
但羅甲成有了一個與父親迥然相異的世界,在他的境遇里,他不甘于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不甘于永遠處在自己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上,他有野心,有想法,論智慧,他覺得比誰也不差,為什么就不能活得體面而尊嚴,在五彩繽紛的生活世界里,他希望自己是舞臺上的那個人,而不僅僅是一個看客。
羅甲成這個人物具有歷史的縱深。就是說,在中外長篇小說譜系里,你可以見到一系列這類人物的影子。羅甲成所愛對象是童教授的女兒童薇薇,對童薇薇的愛戀,也折射出他的極端化情感和執(zhí)拗性反抗,能看到這個社會的某些面影。小說在塑造羅甲成這個形象時,也以轟動全國的馬加爵案件作為話語背景,映射了羅甲成生存環(huán)境的逼仄。作品大膽描寫了羅甲成這個來自山里的優(yōu)秀生,跨進大學門檻后,如何遭到冷遇,如何起而反抗,并且以姐姐甲秀大學畢業(yè)找不到工作,毅然接替父母打燒餅作為旁襯,顯示出年輕人上升通道被堵塞,從而引起羅甲成式青年以扭曲變態(tài)性的方式反抗自己的命運。
這種類型的小說,最為著名的當數(shù)法國作家司湯達的《紅與黑》。這部小說里,主人公于連是一個伐木工廠主的兒子,他干練聰明,富于野心,一心想爬到社會上層,在正常通道都已堵塞的情況下,他所能利用的就只有年輕人的冒險精神和心計,通道就是結(jié)交貴族夫人或貴族小姐,于是,市長德瑞納夫人成為他上升的第一個階梯。第一次冒險失敗,則又尋機到了侯爵府上,結(jié)識了侯爵千金瑪特爾小姐。俘虜瑪特爾小姐,成為他的既定目標。果然達愿,且距離野心的實現(xiàn),只有一步之遙。但終因事情敗露而歸于失敗,被處死。
《紅與黑》描寫了一個富于野心的青年,通過貴族女人實現(xiàn)自己擠進社會上層的故事,就境遇而言,羅甲成與180年前的于連正處于同一狀態(tài)之下。羅甲成如同于連想通過自我努力成就自己,但幾無可能。于連扭曲地通過貴族夫人與小姐進入固結(jié)的上流社會圈子,羅甲成則想通過對童薇薇的愛戀,來獲得一種競爭性的變相承認,他和于連一樣失敗了,其人生的苦澀況味,值得社會反思與警覺。
與羅甲成具有同一譜系血緣的人物,還有路遙《平凡的世界》里的孫少平。這也是一個不屈服于自己貧窮命運的人物,他活在苦難里,但是竭力想從苦難里獲得超越。他的愛戀對象,如同羅甲成于連一樣,是遠遠超越自己階層的女子,同樣具有精神上的征服性意義。兩人身份構(gòu)成強烈反差,一個是農(nóng)民的兒子,一個是地委書記的千金,所不同的是,路遙太愛他筆下的孫少平了,他不忍看到他們熾熱的愛戀被毀,所以安排了田曉霞因采訪洪災而意外死亡,田曉霞的意外死亡,使他們的愛情因死而活,所以說這是一個不得不死的安排。假如田曉霞不意外死亡?那么她的愛情就會因殘酷丑陋的現(xiàn)實而撕裂乃至死亡,所以,她是以死亡作為獻祭,使她們的愛情籠罩上神圣光環(huán)。孫少平最后與一個礦工的寡婦結(jié)婚,使自己的生活進入平靜的日常性之中,他的心也在激蕩之中回歸平靜。羅甲成在經(jīng)過一系列沖突,特別是離校出走風波之后,也漸趨平靜。假期他回到故鄉(xiāng)塔云山,獲得撫慰性的療治,然后回到文廟村(城中村)幫助父親打餅,終于向強大的現(xiàn)實妥協(xié),這與于連的斷裂性反抗構(gòu)成有趣的映對。這也反應出作者在面對這一尖銳現(xiàn)實時,所刻意做出的理想化修補與彌合。
柳青的《創(chuàng)業(yè)史》中,梁生寶與改霞的愛戀,也是這個譜系的一個變種,只是男女角色發(fā)生位移,改霞成為一個現(xiàn)實的具有野心的女人,盡管他與梁生寶處于同一個村子,但是她的向往與梁生寶的向往大相徑庭,梁生寶要引領(lǐng)蛤蟆灘農(nóng)民走合作化道路,他覺得這是他的目標,他的大道與榮耀。但強烈誘惑著改霞的則是城里人的生活與當一個紡織女工的愿望。她雖然也愛梁生寶,但終究抵擋不住現(xiàn)實,最終放棄梁生寶而進城。今天看來,改霞的選擇似乎更具有歷史的先兆,跳出農(nóng)門而進城,追求更好的現(xiàn)世生活,是一個人的權(quán)利。何況在那個時代,能當上工人,吃上國家飯,是普通人的夢想。
那么,梁生寶錯了么?暫且先不說互助組合作化運動的歷史性錯誤,就一個具有野心的青年人來說,于連、孫少平和羅甲成的野心都是從原階層沖出去,從故鄉(xiāng)沖出去,走向一個更為寬廣的世界,而梁生寶則是留在原地,改變這個人人都想逃離的貧寒之鄉(xiāng),盡管這一設想與此后發(fā)展的城市化進程相悖,但梁生寶的固守,也獲得一種價值。在作者設計的人物命運沖突里,梁生寶身上的珍貴性顯豁,這種珍貴性體現(xiàn)于個人利益與現(xiàn)實沖突時,放棄個我利益而成全族群,正是這一點,為人物贏得亮光。柳青將情感投向梁生寶一邊,讓讀者為改霞與梁生寶的分手而唏噓不已,為梁生寶而難過。小說世界構(gòu)成的氛圍,為自己的人物贏得一片贊譽,為人們的精神世界投射出一道強光。
《西京故事》在人物視點把控上,也比較講究。在羅甲成與童薇薇的關(guān)系上,為了使童薇薇保持一種神秘感,小說的前半部分,始終是以羅甲成的視點來敘述,這就使讀者所感知到的童薇薇始終是羅甲成所感知的童薇薇,我們不知道童薇薇真正的內(nèi)心活動,不知道她內(nèi)心對待羅甲成的真實想法,這樣使她顯得朦朧而神秘。男女相愛的那種美好而純凈的感覺,具有了吸引人的力量。以羅甲成的視點看出去,童薇薇最好看的是她的“美麗耳朵”。作者只是到結(jié)尾部分即82章后,才轉(zhuǎn)換視點,以童薇薇的視點來敘事,我們于是知道了童薇薇的內(nèi)心,知道了兩個人錯位式愛戀。在這兒讀者看到的殘酷性是,童薇薇從沒有真正為羅甲成動過愛的情感,她只是一種友誼性的信任與幫助,只是一種遠遠的對以為優(yōu)秀貧困生的贊賞,而沒有兩性之愛。羅甲成是單相思!這兩人的愛戀故事極有意味的,作者在現(xiàn)實中,大約看不到那種詩意化的美好。羅甲成在這里,已經(jīng)遠遠不及于連,不及孫少平,也不及梁生寶,他們至少還有真實的愛情,在于連將愛情作階梯的時候,他的進攻也真實地俘獲了德瑞納夫人的芳心,瑪特爾小姐也敢于在斷頭臺上接下他的頭顱而抱在懷里。孫少平與田曉霞的熾熱愛戀也為讀者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改霞也為放棄梁生寶而難過。唯有羅甲成,竟然是懵里懵懂的單相思!童薇薇盡管純凈美好,但是現(xiàn)實感卻不容她愛上這個山里來的具有拼搏意識的優(yōu)秀青年。生活中已無詩意,理想化已蕩然無存。我們都活在嚴酷的現(xiàn)實之中,無論是作者還是人物。在小說藝術(shù)中,愛情連逾越現(xiàn)實藩籬的激情勇氣都無法存在時,我們看到的就唯有蒼白貧乏的庸碌生活!
在《西京故事》里,西門鎖是一個人格發(fā)生重大逆轉(zhuǎn)的人物。他本來是一個浪蕩子,街皮混混,靠父親當村長而積攢了不少家產(chǎn)財富,娶了小學教師趙玉茹。他張狂得意之時,夜夜笙歌,家庭如同旅館有時連旅館也不如,他整天在外打牌喝酒鬼混,在牌場認識了趙陽嬌,偷情偷到與媳婦趙玉茹恩斷情絕,趙玉茹帶著女兒映雪離婚離家,鄭陽嬌踏進門來,從此他的好日子結(jié)束了。母老虎一般的鄭陽嬌,有本事與他死纏爛打在一起,家庭戰(zhàn)爭從未間斷。他們生了一個兒子金鎖,兒子也許受到不良家庭氛圍的影響,實在不爭氣,學習對他仿若殺場,能逃則逃,不能逃則混,整天迷于網(wǎng)絡和拍電影,壓根兒學不進去,數(shù)次被中學開除勸退,沒有哪個學校愿意接受他。
在這樣的個人境遇下,西門鎖想起了前妻趙玉茹,這個教養(yǎng)良好的女子,跟他過的那幾年,連問都不問錢的事。這是趙玉茹傻的地方,也是令西門鎖想起來感到難過的地方。那時,家里的錢隨他揮霍,他的日子過得瀟灑愜意極了。西門鎖慢慢憶起趙玉茹的好來,覺得應該為他們母女做點什么。但是,他們母女搬出這個家后,從來未給他打過一個電話,未向他要過一塊錢,盡管他們的日子過得極為簡樸省儉。西門鎖準備了10 萬元的銀行卡,找機會要給趙玉茹送去,但是費盡心機,任憑他百般解釋,軟磨硬纏,趙玉茹就是不接受,母女倆的決絕態(tài)度,更讓他感到了難過,也更促使他反省到自己過去的罪孽。就這樣,一點一點,他從趙玉茹身上看到了自己過去邪惡的影子,內(nèi)省到自己曾經(jīng)墮入的地獄般糜爛生活,從而良知萌動,善念生長。后來趙玉茹患癌癥住院,他一直悄悄到醫(yī)院照顧,直到趙玉茹生命的最后一刻。趙玉茹臨死前,給女兒映雪交代后事:“你爸這個人……現(xiàn)在對我……沒說的,有些事……真夫妻……也做不到,不管我咋對他……你自己看……媽媽……再也照顧不了你了,可惜……我可能照顧不到你……大學畢業(yè)了?!壁w玉茹終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原諒接納了西門鎖,她讓女兒去找爸爸,至此,她覺得把女兒交到西門鎖手里可以放心了,女兒在母親死后,痛哭著叫到:“‘爸,再救救我媽吧’,西門鎖的心都被女兒呼喚出來了”。
西門鎖這個人物性格的逆轉(zhuǎn),看似意外,但是將他放在具體環(huán)境中,就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促使他發(fā)生逆轉(zhuǎn)的有正反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他的前妻趙玉茹,一方面是他現(xiàn)在的妻子鄭陽嬌。趙玉茹知書達理、溫柔賢淑;鄭陽嬌橫蠻撒潑、自私庸俗。兩相對比,促使他反省自身的錯誤,為什么自己能趕走一個好妻子而選擇鄭陽嬌?顯而易見,這個錯誤的選擇,是自己做出,苦果是自己一手釀造。他與趙玉茹所生女兒映雪,又懂事又聰明,學習成績優(yōu)異,最后考上北京名牌大學;而與鄭陽嬌的兒子金鎖,則混沌未開,冥頑不化,他所能做的就是不斷找人說情,求學校能將這樣的兒子收留。自身所歷經(jīng)的兩個女人,判若云泥。這使他越到最后,越覺得對趙玉茹有深深的歉疚。他通過不屈不撓地接近趙玉茹,以求對她補償,獲得她諒解。在這一自省懺悔的過程中,他在心理上開始厭惡疏遠鄭陽嬌,鄭陽嬌的獅吼他也權(quán)當沒有聽見。對身邊的一切都淡淡的,昔日爭權(quán)奪利的火熱之心,也煙消云散。鄭陽嬌不知他內(nèi)心發(fā)生變化,覺得奇怪。小說以鄭陽嬌的視點,生動地描述了西門鎖前后的改變。村里要選新一屆村干部,文廟村人仿若打了雞血,個個興奮不已,鄭陽嬌也非常希望西門鎖往上沖一沖,但她明顯感覺西門鎖給不上勁,他啥也不爭,啥也不搶。覺得他成了一個很窩囊的男人了。“哪像過去,村里有個大事小情的,一蹦就去了。聽說哪里打架罵仗,半夜都能穿個褲衩從窗戶飛出去,飚到街上一去一夜不回家?,F(xiàn)在別說哪里打架鬧仗,就是說哪里殺了人了,他也是木杵杵的,問都懶得問一下,更別說去湊熱鬧了。鄭陽嬌就覺得怪。西門鎖才50 歲的人,對啥都不感興趣了。連床上的事,也是有一下沒一下的?!?/p>
西門鎖最后變得極富同情心,使這個混混痞子式的人物,脫胎換骨。作者運用一些鮮活的細節(jié),描畫出他內(nèi)心被喚醒的細膩柔情和真誠善良。鄭陽嬌一直極喜歡那條貴賓狗,取名曰虎妞。大年三十回娘家,大家討好她,給虎妞吃了太多巧克力,加上逗弄虎妞倒立、逮物,瘋玩,結(jié)果搞死了。這下不得了,鄭陽嬌仿若天塌下來,大哭大鬧,逼西門鎖花費一萬多元買塊墓地厚葬了。但事情并未就此完結(jié),鄭陽嬌的哭、鬧、罵,從初一折騰到大年十五,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西門鎖為討她安寧,又給她買回一條一模一樣的貴賓狗,但是鄭陽嬌越來越不喜歡。后來,金鎖撞人的官司被人家索要50 萬,為此她又與西門鎖大鬧而踢斷了小狗的腿并趕狗出門。西門鎖抱著小狗直想流淚,他趕到獸醫(yī)站為狗做了手術(shù),然后將小狗送給伍疤子養(yǎng),并答應每月給他500 元。伍疤子潦倒落魄,終生所干營生是小偷小摸。但是西門鎖環(huán)視周遭,也只有將小狗托付于這個負不了責的人,想著日后有機會在另行安排。溫莎是個過氣了的妓女,曾經(jīng)與西門鎖常來常往,像情人不像情人的,但是西門鎖對這個晚景清涼的女人充滿同情,他不僅給予她情感上的慰藉,也不時幫助幫助她。在她走投無路時,西門鎖找到段大姐,求段大姐為她介紹了做醫(yī)院陪護的工作。
他過去的圈子都是這樣一些人,游走在社會的邊緣,無責任感,但西門鎖卻最終挑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不僅撫養(yǎng)了自己的女兒映雪,還接過趙玉茹收養(yǎng)的兩個殘疾孤兒。
西門鎖這個人物,在城市化進程中,頗具典型意義。城中村處在城市擴展的特殊位置,也因此滋生出特殊的社會生態(tài)。墮落化生存,是城中村目前面臨的嚴重現(xiàn)實。金錢對人的誘惑和腐蝕,傳統(tǒng)的價值缺失,使人內(nèi)心的美好情愫喪失。西門鎖由浪蕩子變?yōu)橐粋€省思性的人物,逆轉(zhuǎn)為一個具有一定良知和責任感的人,為城市化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可圈可點的參照。西門鎖命運的最后完成,是以自我救贖式的方式獲救和升華。
與西門鎖這條線索相交的人物,值得一提的還有醫(yī)院陪護段大姐。這個人物雖然著墨不多,然而栩栩如生,令人過目難忘。她愛嘮叨,尖刻直率,對病人心理有著準確的把握,甚至對病人生死時間也有敏銳的直覺。她干練,洞明人情世故,有著與人相處的高超藝術(shù),所有這些,都為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陳彥,為作品涂抹上一層省思的色調(diào)。內(nèi)省,本是中華民族的古老遺訓,在孔子時代已經(jīng)非常引人注目了?!墩撜Z》中,記有孔子弟子曾子之語: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儒家將修身法門化為人的日常生活準則,以此增強和凝聚社群關(guān)系。儒家文化作為主流文化,良知是從孟子以來所昌明的重要理念思想,先哲所要求我們的是反躬自省、面壁思過;是“手拍胸膛想一想”式的“致良知”。西門鎖就是一個經(jīng)過內(nèi)省而良知發(fā)現(xiàn)的人物。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⑦見陳彥著《西京故事》,人民文學出版社,太白文藝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60頁、420頁、420頁、346頁、413頁、415頁、3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