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對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提出了更多要求。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給高中政治教學既帶來了機遇,又迎來了挑戰(zhàn)。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成為各大高中院校共同關注的焦點。本文基于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涵義,重點探討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的相關策略,以期為促進教學事業(yè)的進步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學習方法
引言
政治課程是高中教學階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具有重要影響。新課改背景下,政治學科不僅重點從生活、經濟、科學以及創(chuàng)新等方面來闡釋政治這門學科,而且還增加了相關的法律常識以及公民道德修養(yǎng)等選修專題。因此,如何將這些內容貫穿到教學課堂中成為政治教師教學的重點??茖W的教學方法,對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效率具有極大促進作用。
1.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涵義
教學效益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有效教學旨在學生的認知能力不斷地提高,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學會到會學。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則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嚴格地以教育部頒布的新課標為指導,充分地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建立一種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體地說來,教師應該要以教學效益為中心,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效益。同時,教師不僅要具備崇高的思想素質,而且還要擁有過硬的專業(yè)素質;既要愛崗敬業(yè),又要教書育人。此外,有效課堂要促使學生由被動式學習向自覺學習、主動學習以及學會學習轉變,因而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一定要求。
2.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相關對策研究
教師和學生是新課程改革參與的主要對象,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積極地轉變教學觀念,優(yōu)化教學能力
教師是高中政治實施有效教學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地影響政治教學的效果。因此,各大高中院校的教師應該從自身出發(f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能力,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首先,作為新課程改革的直接實施者,教師應該認真地研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中的相關精神。同時,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種書籍、報刊以及雜志等,找出與政治教學相關的精華內容,并及時地發(fā)揮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不斷地豐富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范圍,從而提升政治教學水平。
其次,教師需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相對于傳統(tǒng)理念,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更加強調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確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變化的產物,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具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服務。同時,教師還應該拋棄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模式,注重基礎知識與實踐的相結合,從而提高政治教學的效率。
最后,教師還應該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提升教育教學的能力。尤其是新課改背景下,政治教學的發(fā)展沒有特定的模式可循,需要教師通過屢次的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并形成獨特的教學范式。因此,教師應該對自身的實際教學活動進行定期地反思。如,政治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與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合;教學方法的實施是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否和諧等。教師通過對這些內容進行反思,從而為今后的政治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參考。
2.2不斷地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適當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充分地發(fā)揮各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為政治課堂教學服務。
比如,新課改背景下高一階段經濟生活中的第一單元《生活和消費》中,教師可以嘗試利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將課本的理論基礎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肉類等入手,為學生設置相關問題,如哪些因素會對蔬菜和肉類的價格產生影響?哪些情況下蔬菜的價格會更昂貴?哪些情況下會更便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人數將其分成不同的小組,在每個小組的討論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適當地指引學生思考影響蔬菜、肉類價格的多種因素背后隱藏的政治學原理是什么。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這個過程帶領學生對商品、價值以及價格等現象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對這一單元內容的學習,教師需要對影響消費的因素和消費心理進行分析,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消費觀,既不提前消費,又不鋪張浪費。如此一來,整個政治教學課堂不僅內容豐富多彩,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
2.3適時地完善評價體系,提升學習興趣
教師適當地對政治教學課堂進行評價,有利于維持學生對政治學習的熱情,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盡量秉著全面客觀的原則,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適時地給予學生鼓勵,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
比如,教師在《生活和消費》一單元實施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每個小組中的組織能力較強的同學進行表揚,對觀點新穎的學生進行鼓勵,對語言表達能力好的同學進行認可。
3.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需要積極地發(fā)揮各個方面的因素,才能夠達到提升其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改善高中政治教學的效果,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建國.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初探[J].新課程(教研).2010(01).
[2] 高文博. 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面臨的困惑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上).2013(04).
[3] 任啟友. 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淺析[J].考試周刊.2012(02).
【作者簡介】
阮俊琴、生于1974.10女,傣族,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qū)人、1992年畢業(yè)于云南師范大學政教專業(yè),現供職于云南省臨滄市第二中學。職稱:中教一級、學位:法學學位。
(作者單位:云南省臨滄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