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
【摘要】活動單作為一種學習的工具,主要是指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并用來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活動方案。換句話說,它是教師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媒介是學生學習的載體,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導航儀”也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
【關鍵詞】活動單;生本課堂;導學模式;探究學習
活動單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幫助他們實現知識建構,促進能力不斷發(fā)展。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體會和思考。
一、活動單——自主預習的“好幫手”
課前預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措施。它可以幫助學生把握新課的內容,了解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我發(fā)現,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辨別力差,他們的預習多數必須在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才能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古人云:“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睘榱藴p少學生預習的盲目性,使預習的目的性更明確,我通過活動單來降低他們預習的難度,力求使學生的預習一步一個腳印,從簡單到復雜逐步進行。如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單: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預習活動單
(1)查資料,了解周恩來的相關內容。
(2)讀課題,提一個你最想解決的問題。
(3)一讀課文,一句用話說說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
(4)二讀課文,畫出生字、生詞以及寫得好的詞語并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是什么意思;不會的做個記號上課時解決。
(5)三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其中遇到了什么困難的句子?你又是如何解決的?
二、活動單——合作學習的“強化劑”
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顒訂螢閷W生在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顒訂蔚暮侠硎褂?,使得每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都有了話語權,以便他們及時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從而更加堅定了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全體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達成課堂學習的高效。如學完了童話《小木偶的故事》一文后,我為學生設計了這樣一份活動單:
《小木偶的故事》活動單
請你再次認真閱讀童話內容,然后在弄清故事情節(jié)和了解人物性格特點的基礎上,與小組成員合作演一演這個多幕劇。(友情提示:請你注意劇中每個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
我知道,只有自己“讓出時間、讓出講臺、讓出思維、讓出表達、讓出精彩”才能成就學生的,“精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自覺主動、活潑生動、師生互動”的高效課堂。于是,在課堂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在各自的小組內合作排演這個多幕劇。無論從演員的選擇,到臺詞的編排,還是演出道具的選擇,我都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狀態(tài)中充分體現自主性和合作性。
三、活動單——探究學習的“金鑰匙”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的探究學習,能夠使教師真正退出權威的舞臺,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探究學習使學生對語言文字品味得更有滋有味,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活力、魅力和吸引力,大大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率。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特別注意用心鉆研、精心策劃和課文主旨緊密聯(lián)系的核心活動單,使課堂教學在探究中達到高峰。
如在教學人教版第十二冊13課《一夜的工作》時,我策劃的探究活動單如下:
《一夜的工作》活動單
【活動:感悟人物形象】
(1)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合作,自主選擇一個角度展開討論,深入理解。
(2)組長組織完成學習活動單。
我們小組選擇體會周總理的:①通過討論我們從“在書中劃出”這個句子中,運用方法,理解:②通過討論我們還從“在書中劃出”這個句子中,運用方法,理解:
四、活動單——課堂模式的“試金石”
經過長期課堂實踐,我覺得一堂課的“活動單”設計,要為實現課堂目標和計劃不能一味追求“多而全”的活動,而應該努力做到“少而精”活動設計。攻其一點,不及其余,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單一的任務和活動中反復感知和研討,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進而從“我懂了”轉化為“我想了、我問了、我說了、我做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語文味”的浸潤,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將不斷提高。只有達到這一目標,通過扎實的訓練,我們的課堂才能真正被稱為“高效”的課堂。
總之,活動單能敦促我們教師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扮演好課堂教學“引導者”的角色,實現“預設”“生成”和的和諧共舞,打造高效的語文教學,創(chuàng)造美好的課堂生活。它亦可稱之為生本課堂中的“引導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