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莉+黃立靜
摘要:學好虛詞用法,是學好實詞乃至學好《語文》、提高表達能力的需要。本文探索了“文言虛詞的階梯式積累教學法”:在備課過程中有意識地找出文言虛詞的多重意義在教材中的序列關(guān)系,引導學生不斷積累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內(nèi)化為學生的能力,為學生文言閱讀夯實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虛詞;以;文言虛詞階梯式積累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9-0072-02
虛詞相對于實詞而言,可以說是“實詞”的對稱?!吨袑W教學語法系統(tǒng)提要》指出:“虛詞是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的詞,有連接或附著各類實詞的語法意義?!备鶕?jù)其配合實詞、完成語法結(jié)構(gòu)的功能來分,虛詞包含介、連、助、嘆、副、象聲等類型。學好對實詞有著重要的“協(xié)助”作用的虛詞,不但是學好實詞的必要,更是學好《語文》、提高表達能力的需要。因為,虛詞在聯(lián)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一個虛詞之差,可能謬以千里;巧妙運用虛詞,則可語句增色。
古代漢語的虛詞教學自初中階段開始分步驟、成系統(tǒng)地進行,這是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初中學生的現(xiàn)代語文理解力已經(jīng)基本成熟,這時要指引他們探求原本,追根溯源,了解古代文化知識,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一個基礎(chǔ)的條件就是,掃除語言閱讀的障礙,做好文言文教學。而相比于現(xiàn)代漢語虛詞來說,就初中段的學生學情來看,文言虛詞的教學難度要高一些,因此要求語文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長期的教學試驗中,我們找到了一個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文言虛詞的階梯式積累教學法”。具體而言,即指,在備課過程中有意識地找出文言虛詞的多重意義在教材中的序列關(guān)系,引導學生不斷積累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在強調(diào)中內(nèi)化為學生的知識,為學生夯實文言閱讀的基礎(chǔ)。
以下,我們以常見虛詞“以”的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為例,說明文言虛詞的階梯式積累教學法。
一、橫向比較:對虛詞的多種用法進行綜合
主要的做法是,與教材相比較,對權(quán)威工具書中“以”的用法進行匯總,總結(jié)得出7~9年級《語文》所包含的詞語意義及用法。結(jié)果如下:(1)介詞“以”意義眾多。虛詞的意義更要根據(jù)語境來判斷,需要成熟的語感?!耙浴笨梢越忉尀椤坝谩?、“把”、“憑借”、“按照”等,需要補充提供典型的文言語境。(2)“以”兼屬連、介兩類詞。無論連詞、介詞,“以”皆可譯為“因為”。辨別“以”作為“因為”解釋時的詞性一個難點,需要極典型的例句來解釋。(3)“以”還有動詞用法。詞典解釋為:“(動詞)用”;“介詞,用”。根據(jù)教材選篇情況,只需強化“以”的介詞用法。等到虛詞使用積累至一定的程度后,解說虛詞的來源,說明其從動詞虛化而來,再介紹其動詞用法。
二、縱向比較:對初中段的虛詞用法加以辨析
主要的做法是,找出7~9年級教材中的所有“以”的例句,歸納整理,時時注重“溫故而知新”。(1)七年級內(nèi)容:“以”的介詞、動詞、連詞詞性。第一,“以”作介詞,表示“用、把”,如七年級下冊《狼》。第二,“以”作連詞,表示“以便,用來”,如七年級下冊《狼》中反復用到。第三,“以”作動詞,表示“認為、以為”,如七年級上冊《孫權(quán)勸學》、《口技》。因此,七年級的文言文教學要緊緊圍繞《狼》、《孫權(quán)勸學》、《口技》三篇課文,講授和及時復習“以”的常用意義。(2)八年級內(nèi)容:介詞“以”的典型用法。分別是“憑借”、“按照”、“因為”,如《小石潭記》、《岳陽樓記》、《滿井游記》。《送東陽馬生序》是特殊的選篇,共出現(xiàn)七次“以”,并包含了“是以”的用法,可以作為虛詞用法的總結(jié)課程。(3)九年級內(nèi)容:“以”與“所以”的聯(lián)系。本階段總結(jié)復習,選篇中的虛詞用法比較綜合。如《出師表》中出現(xiàn)“以”12次,“所以”也有用及。文言文中的“所以”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也需要做充分的講述。
三、疑難解析
(1)“以”譯為“用”,它是動詞還是介詞?“以”作介詞,一般在名詞之前,形成介賓短語,充當狀語、補語。句子中有突出的謂語動詞的情況下,“以”作介詞為常見。例如:“辭以軍中多務(wù)”中“辭”作為謂語動詞,可譯為“推辭”,用“以”引出介賓結(jié)構(gòu)“以軍中多務(wù)”來推辭,“以”是介詞。(2)“以”譯為“因為”,它是介詞還是連詞?“以”作介詞,與其后的詞語或短語組成介賓短語,一般充當句子的狀語。例如:“夫不能以游墮事”(《滿井游記》)。“以”后緊跟名詞“游”,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充當狀語,所以“以”是介詞?!耙浴弊鬟B詞,可連接詞與詞、短語和短語、句子和句子,譯為“因此”、“以致”,前后多為因果關(guān)系。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薄耙浴边B接兩個因果關(guān)系的短語,“以”為連詞。
綜合上述,初中階段文言虛詞的講授需注重階段特征,采用階梯式教學的方法,對新知識敏感,對舊知識熟悉,為求“知新”,巧妙“溫故”,形成知識體系,以序列式教學步驟保證學生的習得效果,并幫助學生建立起穩(wěn)固的知識體系。
關(guān)于“以”的用法,附錄教學內(nèi)容如下:endprint
摘要:學好虛詞用法,是學好實詞乃至學好《語文》、提高表達能力的需要。本文探索了“文言虛詞的階梯式積累教學法”:在備課過程中有意識地找出文言虛詞的多重意義在教材中的序列關(guān)系,引導學生不斷積累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內(nèi)化為學生的能力,為學生文言閱讀夯實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虛詞;以;文言虛詞階梯式積累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9-0072-02
虛詞相對于實詞而言,可以說是“實詞”的對稱?!吨袑W教學語法系統(tǒng)提要》指出:“虛詞是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的詞,有連接或附著各類實詞的語法意義?!备鶕?jù)其配合實詞、完成語法結(jié)構(gòu)的功能來分,虛詞包含介、連、助、嘆、副、象聲等類型。學好對實詞有著重要的“協(xié)助”作用的虛詞,不但是學好實詞的必要,更是學好《語文》、提高表達能力的需要。因為,虛詞在聯(lián)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一個虛詞之差,可能謬以千里;巧妙運用虛詞,則可語句增色。
古代漢語的虛詞教學自初中階段開始分步驟、成系統(tǒng)地進行,這是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初中學生的現(xiàn)代語文理解力已經(jīng)基本成熟,這時要指引他們探求原本,追根溯源,了解古代文化知識,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一個基礎(chǔ)的條件就是,掃除語言閱讀的障礙,做好文言文教學。而相比于現(xiàn)代漢語虛詞來說,就初中段的學生學情來看,文言虛詞的教學難度要高一些,因此要求語文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長期的教學試驗中,我們找到了一個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文言虛詞的階梯式積累教學法”。具體而言,即指,在備課過程中有意識地找出文言虛詞的多重意義在教材中的序列關(guān)系,引導學生不斷積累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在強調(diào)中內(nèi)化為學生的知識,為學生夯實文言閱讀的基礎(chǔ)。
以下,我們以常見虛詞“以”的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為例,說明文言虛詞的階梯式積累教學法。
一、橫向比較:對虛詞的多種用法進行綜合
主要的做法是,與教材相比較,對權(quán)威工具書中“以”的用法進行匯總,總結(jié)得出7~9年級《語文》所包含的詞語意義及用法。結(jié)果如下:(1)介詞“以”意義眾多。虛詞的意義更要根據(jù)語境來判斷,需要成熟的語感?!耙浴笨梢越忉尀椤坝谩?、“把”、“憑借”、“按照”等,需要補充提供典型的文言語境。(2)“以”兼屬連、介兩類詞。無論連詞、介詞,“以”皆可譯為“因為”。辨別“以”作為“因為”解釋時的詞性一個難點,需要極典型的例句來解釋。(3)“以”還有動詞用法。詞典解釋為:“(動詞)用”;“介詞,用”。根據(jù)教材選篇情況,只需強化“以”的介詞用法。等到虛詞使用積累至一定的程度后,解說虛詞的來源,說明其從動詞虛化而來,再介紹其動詞用法。
二、縱向比較:對初中段的虛詞用法加以辨析
主要的做法是,找出7~9年級教材中的所有“以”的例句,歸納整理,時時注重“溫故而知新”。(1)七年級內(nèi)容:“以”的介詞、動詞、連詞詞性。第一,“以”作介詞,表示“用、把”,如七年級下冊《狼》。第二,“以”作連詞,表示“以便,用來”,如七年級下冊《狼》中反復用到。第三,“以”作動詞,表示“認為、以為”,如七年級上冊《孫權(quán)勸學》、《口技》。因此,七年級的文言文教學要緊緊圍繞《狼》、《孫權(quán)勸學》、《口技》三篇課文,講授和及時復習“以”的常用意義。(2)八年級內(nèi)容:介詞“以”的典型用法。分別是“憑借”、“按照”、“因為”,如《小石潭記》、《岳陽樓記》、《滿井游記》?!端蜄|陽馬生序》是特殊的選篇,共出現(xiàn)七次“以”,并包含了“是以”的用法,可以作為虛詞用法的總結(jié)課程。(3)九年級內(nèi)容:“以”與“所以”的聯(lián)系。本階段總結(jié)復習,選篇中的虛詞用法比較綜合。如《出師表》中出現(xiàn)“以”12次,“所以”也有用及。文言文中的“所以”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也需要做充分的講述。
三、疑難解析
(1)“以”譯為“用”,它是動詞還是介詞?“以”作介詞,一般在名詞之前,形成介賓短語,充當狀語、補語。句子中有突出的謂語動詞的情況下,“以”作介詞為常見。例如:“辭以軍中多務(wù)”中“辭”作為謂語動詞,可譯為“推辭”,用“以”引出介賓結(jié)構(gòu)“以軍中多務(wù)”來推辭,“以”是介詞。(2)“以”譯為“因為”,它是介詞還是連詞?“以”作介詞,與其后的詞語或短語組成介賓短語,一般充當句子的狀語。例如:“夫不能以游墮事”(《滿井游記》)?!耙浴焙缶o跟名詞“游”,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充當狀語,所以“以”是介詞?!耙浴弊鬟B詞,可連接詞與詞、短語和短語、句子和句子,譯為“因此”、“以致”,前后多為因果關(guān)系。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薄耙浴边B接兩個因果關(guān)系的短語,“以”為連詞。
綜合上述,初中階段文言虛詞的講授需注重階段特征,采用階梯式教學的方法,對新知識敏感,對舊知識熟悉,為求“知新”,巧妙“溫故”,形成知識體系,以序列式教學步驟保證學生的習得效果,并幫助學生建立起穩(wěn)固的知識體系。
關(guān)于“以”的用法,附錄教學內(nèi)容如下:endprint
摘要:學好虛詞用法,是學好實詞乃至學好《語文》、提高表達能力的需要。本文探索了“文言虛詞的階梯式積累教學法”:在備課過程中有意識地找出文言虛詞的多重意義在教材中的序列關(guān)系,引導學生不斷積累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內(nèi)化為學生的能力,為學生文言閱讀夯實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虛詞;以;文言虛詞階梯式積累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9-0072-02
虛詞相對于實詞而言,可以說是“實詞”的對稱?!吨袑W教學語法系統(tǒng)提要》指出:“虛詞是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的詞,有連接或附著各類實詞的語法意義?!备鶕?jù)其配合實詞、完成語法結(jié)構(gòu)的功能來分,虛詞包含介、連、助、嘆、副、象聲等類型。學好對實詞有著重要的“協(xié)助”作用的虛詞,不但是學好實詞的必要,更是學好《語文》、提高表達能力的需要。因為,虛詞在聯(lián)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一個虛詞之差,可能謬以千里;巧妙運用虛詞,則可語句增色。
古代漢語的虛詞教學自初中階段開始分步驟、成系統(tǒng)地進行,這是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初中學生的現(xiàn)代語文理解力已經(jīng)基本成熟,這時要指引他們探求原本,追根溯源,了解古代文化知識,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一個基礎(chǔ)的條件就是,掃除語言閱讀的障礙,做好文言文教學。而相比于現(xiàn)代漢語虛詞來說,就初中段的學生學情來看,文言虛詞的教學難度要高一些,因此要求語文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長期的教學試驗中,我們找到了一個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文言虛詞的階梯式積累教學法”。具體而言,即指,在備課過程中有意識地找出文言虛詞的多重意義在教材中的序列關(guān)系,引導學生不斷積累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在強調(diào)中內(nèi)化為學生的知識,為學生夯實文言閱讀的基礎(chǔ)。
以下,我們以常見虛詞“以”的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為例,說明文言虛詞的階梯式積累教學法。
一、橫向比較:對虛詞的多種用法進行綜合
主要的做法是,與教材相比較,對權(quán)威工具書中“以”的用法進行匯總,總結(jié)得出7~9年級《語文》所包含的詞語意義及用法。結(jié)果如下:(1)介詞“以”意義眾多。虛詞的意義更要根據(jù)語境來判斷,需要成熟的語感。“以”可以解釋為“用”、“把”、“憑借”、“按照”等,需要補充提供典型的文言語境。(2)“以”兼屬連、介兩類詞。無論連詞、介詞,“以”皆可譯為“因為”。辨別“以”作為“因為”解釋時的詞性一個難點,需要極典型的例句來解釋。(3)“以”還有動詞用法。詞典解釋為:“(動詞)用”;“介詞,用”。根據(jù)教材選篇情況,只需強化“以”的介詞用法。等到虛詞使用積累至一定的程度后,解說虛詞的來源,說明其從動詞虛化而來,再介紹其動詞用法。
二、縱向比較:對初中段的虛詞用法加以辨析
主要的做法是,找出7~9年級教材中的所有“以”的例句,歸納整理,時時注重“溫故而知新”。(1)七年級內(nèi)容:“以”的介詞、動詞、連詞詞性。第一,“以”作介詞,表示“用、把”,如七年級下冊《狼》。第二,“以”作連詞,表示“以便,用來”,如七年級下冊《狼》中反復用到。第三,“以”作動詞,表示“認為、以為”,如七年級上冊《孫權(quán)勸學》、《口技》。因此,七年級的文言文教學要緊緊圍繞《狼》、《孫權(quán)勸學》、《口技》三篇課文,講授和及時復習“以”的常用意義。(2)八年級內(nèi)容:介詞“以”的典型用法。分別是“憑借”、“按照”、“因為”,如《小石潭記》、《岳陽樓記》、《滿井游記》。《送東陽馬生序》是特殊的選篇,共出現(xiàn)七次“以”,并包含了“是以”的用法,可以作為虛詞用法的總結(jié)課程。(3)九年級內(nèi)容:“以”與“所以”的聯(lián)系。本階段總結(jié)復習,選篇中的虛詞用法比較綜合。如《出師表》中出現(xiàn)“以”12次,“所以”也有用及。文言文中的“所以”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也需要做充分的講述。
三、疑難解析
(1)“以”譯為“用”,它是動詞還是介詞?“以”作介詞,一般在名詞之前,形成介賓短語,充當狀語、補語。句子中有突出的謂語動詞的情況下,“以”作介詞為常見。例如:“辭以軍中多務(wù)”中“辭”作為謂語動詞,可譯為“推辭”,用“以”引出介賓結(jié)構(gòu)“以軍中多務(wù)”來推辭,“以”是介詞。(2)“以”譯為“因為”,它是介詞還是連詞?“以”作介詞,與其后的詞語或短語組成介賓短語,一般充當句子的狀語。例如:“夫不能以游墮事”(《滿井游記》)?!耙浴焙缶o跟名詞“游”,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充當狀語,所以“以”是介詞。“以”作連詞,可連接詞與詞、短語和短語、句子和句子,譯為“因此”、“以致”,前后多為因果關(guān)系。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連接兩個因果關(guān)系的短語,“以”為連詞。
綜合上述,初中階段文言虛詞的講授需注重階段特征,采用階梯式教學的方法,對新知識敏感,對舊知識熟悉,為求“知新”,巧妙“溫故”,形成知識體系,以序列式教學步驟保證學生的習得效果,并幫助學生建立起穩(wěn)固的知識體系。
關(guān)于“以”的用法,附錄教學內(nèi)容如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