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明
(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1400)
亮點的生成
——以舞蹈《愛蓮說》為例談獨舞創(chuàng)作中的點睛之筆
楊靖明
(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1400)
“亮點”是一個時尚熱詞,是對一個事物突出特性部分的評價,在舞蹈編創(chuàng)世界里“亮點”更是所有編導所追尋的。本文總結出在編創(chuàng)中去尋找亮點得幾種方法。將靜與動相得益彰結合使舞蹈當中形成一種對比會產生出舞蹈中的“點睛”之筆作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亮點;造型;靜止
一個成功的獨舞作品肯定有它的閃亮點。在舞蹈編創(chuàng)中習慣叫“亮點”從觀眾心理講就是能讓觀眾驚喜的地方。在舞蹈中也會出現(xiàn)“亮點”。舞蹈中的閃亮點會帶給觀眾好比戲劇般的感受。在舞蹈《愛蓮說》中就出現(xiàn)很多亮點,舞者瞬間停止的幾次造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予我很多啟發(fā)。古典舞《愛蓮說》其創(chuàng)作來源于宋代詩人周敦頤的散文詩《愛蓮說》,該舞的編導沒有直接將肢體轉為詩詞中“蓮花”的外形寫意,而是運用到文學中擬人的手法,去突出詩中對荷花內涵的描述,表達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性格特征。把客觀生活的表象及其思想感情的內涵,能動地轉換為舞蹈形象和語言。整支舞蹈以靜態(tài)啟動,以古典舞獨有身韻貫穿全舞蹈。整支舞蹈從動作形式給人一種美輪美奐的視覺效果,舞蹈當中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連接點非常巧妙,一氣呵成。舞蹈中將跳、轉、翻外在技巧毫無痕跡地融入舞段中,渾然天成。動作明快瀟灑,節(jié)奏開合自如。
這支舞蹈點睛之筆的地方是舞蹈中幾次瞬間靜止的造型。舞蹈中出現(xiàn)的幾次造型非常獨特,沒有一次刻意擺造型,停頓不動。無論是跪地下腰還是單腳獨立,別致的造型都強調出蓮花的形似。達到一種從外在形象捕捉來表達舞蹈內容的效果。讓造型既能成為亮點,又不脫離舞蹈的實質內容。點睛之筆成為亮點,是對舞蹈的突出效果。用靜止造型為手段來輔助舞蹈中百動的動作,更能有效梳理動作從而找到合適靜止造型停頓讓人眼前一亮。舞蹈《愛蓮說》當中有幾處造型值得去研究,看看它們是如何成為舞蹈中的“亮點”。
如上圖這個造型是《愛蓮說》的一個亮點,整支舞蹈點睛中的其中一筆。引子部分,舞者在一連串以腰部動作為主上身伸展之后一拍瞬間靜止到下腰跪坐的造型。這個造型屬于流暢性瞬間靜止造型,給人留下視覺上停留的亮點感受。一系列動作作為鋪墊來襯托跪坐后這朵手上“蓮花”。這個造型之所以亮,一是它獨特的形態(tài),跪坐下腰曲線上的美感,舞者停頓住這個造型加深造型印象。二是手部動作的延伸,短暫的造型停頓后手部在沒有變換造型基礎上,緩緩地做出小五花讓觀眾的視野全部集中在舞者的手上,觀眾立刻能感受到一朵即將綻放的蓮花。舞者手上的小五花構成觀眾心理“視覺顯著點”。把這朵小五花在觀眾視覺心里無限的擴大,舞蹈是在視覺的范圍內作三維空間的展現(xiàn),在空間里留下痕跡和印象,它顯現(xiàn)的是具體的形態(tài)和狀態(tài)。舞蹈中跪坐是它的狀態(tài),手中的小五花就是它的形態(tài)?!皠印笔瞧渲饕蝿铡皯B(tài)”是其追求的目的。三是整體造型的延伸,雙手像后延伸將腰部曲線延展到極致,在腰部已經到了一個狀態(tài)中去繼續(xù)發(fā)展停住一個造型,一系列動作都是在一個造型中去發(fā)展,用一個獨特的造型去交代蓮花的形態(tài),讓這個形態(tài)先入為主落入觀眾眼中,在不破壞它的形式美感上,又不單一的停頓,編導巧妙利用造型,使造型停頓也升華成一個亮點。這是從舞蹈外在動態(tài)形象來分析造型形成亮點的原因。從編創(chuàng)中來說明這個亮點造型,此造型屬于地面造型,是在一個穩(wěn)定的空間范圍內有效形成造型停頓。它能形成亮點緣由,一是它的持久性,固定性。地面是一個穩(wěn)定的空間,造型能完整的保持它的美感姿態(tài)并繼續(xù)發(fā)展。二是造型立體感,地面造型多呈現(xiàn)平面姿態(tài),躺地或橫向發(fā)展,此造型立體感很強,雖然是地面造型,但是在地面中占有了高,中,低三個層次。三是節(jié)奏點。形成造型的時間點,瞬間形成才能讓人眼前一亮??偟膩碚f這個造型充分地利用了時間空間同時對動作節(jié)奏的把握才生成舞蹈中的亮點。
亮點二的造型:這個造型屬于方位性靜止造型,舞者在一點的一個靜態(tài)造型轉向七點單腳獨立停住,造型有一個八拍的靜止,使舞蹈演員與整個舞臺空間形成一個靜止的畫面,它的閃亮之處在于方位空間層次拉伸,方位造型停頓的準確性,造型七點停頓從觀眾角度觀看就是舞者的側面。舞者四肢最大限度延長觀眾一目了然。舞者四肢上中下空間都將占有。如果整個造型停頓在一點,就不會有這種美感效果。半腳尖的立起更是增加一個造型的空間層次,舞者緩緩地立起半腳尖,使原本的靜止造型變得生動起來,半腳尖的立起又形成一個靜止的造型。它不是一個技術技巧動作,可是更能打動人,也顯示出舞者的功底。這個造型的停頓沒有給人帶來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是愛蓮說中讓人賞心悅目的姿態(tài)。更加巧妙的是編導并沒有將造型一個八拍后立刻轉換畫面,而是在造型中繼續(xù)延伸發(fā)展,后腿向上抬高從原有靜止造型中去變化,充分利用了舞蹈姿態(tài)的高、中、低的對比。既沒有破壞造型的形式美感,還能夠給人留下難以捉摸的印象。在愛蓮說中此亮點是根據保留物理最長停留極限而生成。這個亮點為極限控制造型。使用舞者對造型的控制能力,很多舞蹈劇目中有控旁腿,控后腿的造型,讓觀眾贊嘆。之所以亮:舞蹈動作超出一般常人所能完成的,在舞蹈中緩而慢中去形成,亮出它的過程和對動作極限時間上提留的保持度的控制。成就出舞蹈的亮點,這是在舞蹈中必不可少,也最容易成為亮點的地方,在《愛蓮說》中編導舍棄前、旁、后腿的極限控制,利用了半腳尖作為人體極限的控制提留,更能生成舞蹈點睛之筆中的亮點。
亮點三造型:調度靜止造型,抱后腿造型是它的點,連接后腿造型的動作是它亮的鋪墊。后腿之前的動作點翻接吸翻,運用點翻順時的方向連接抱后腿。后腿造型形成之前是一條直線上的調度。舞者七點的流動突然回旋轉回三點。在一個調度中停頓造型,即使只有一拍的停頓也能讓這個造型成為亮點,橫線行的調度,造型走向為上下空間,讓整個舞臺十分飽滿。動與靜的統(tǒng)一時間與空間的統(tǒng)一形成一體。整個舞臺畫面隨著抱后腿而定格,如果之前沒有點翻的流動性,舞者直接報后腿效果將大打折扣。靜態(tài)造型不在于它的時間長短,而是如何讓人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之下,突然停止,給人心理也是一瞬間的停止。給予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這個亮點是因戛然而止而生成,戛然而止是一種畫面的定格,它形成動作特點是速度快、穩(wěn)、準。動作突然停止或者中斷,動作造型的失衡感。構成特殊舞蹈效果。達到舞蹈中亮點效果。動作連續(xù)性與動作中斷形成鮮明的對比,戛然而止既是中斷停止更是突出效果,使之成為亮點中點睛之筆。
愛蓮說中這幾個造型在舞蹈中都起到了“點睛”的作用。舞蹈當中在空間上使用了靜態(tài)造型,調度當中也用到了造型,產生出動作美感效果,幾個造型點睛之筆的生成都是因為動與靜相得益彰的表現(xiàn)手法而帶來的藝術效果,由此可見:
舞蹈不是一個靜態(tài)的空間呈示,而是一個動態(tài)的空間流程。簡言之,舞蹈是“運動”的。按照“間斷產生視覺顯著點”的原理,舞蹈視覺顯著點產生當然首先是“運動連續(xù)性”的間斷。作為一個“運動”,舞蹈“連續(xù)性”之間最顯著的間斷是由“動”而“靜”。
舞蹈是時空表現(xiàn)藝術和動態(tài)造型藝術,它以藝術化的人體動作,即通過人體富有協(xié)調性、韻律感、審美化的動作、姿勢、造型、動作組合和動作過程來表達內心情感的藝術。流暢的造型和造型的流暢,動與靜的有機結合,會讓舞蹈創(chuàng)作升華。不流暢的造型,對作品完美有一定的影響,流暢的造型是舞蹈作品的完美塑造。編創(chuàng)中如何使用靜止造型,對于舞蹈編創(chuàng)也十分重要。結合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經歷提供幾種方法:
3.1 快速靜止造型
快速靜止造型分為兩種方法:
3.1.1 舞句中的使用
舞蹈是由動作構成,瞬間靜止屬于舞蹈中的效果不能代替舞蹈主體,靜止效果生成舞蹈中的亮點,必須具備舞蹈句子的鋪墊。只有百動才能求來瞬間的一靜。一個小的舞句中不能使用快速靜止,如果在一個舞句的動作中使用快速靜止造型,只能是一個停頓點而不能升成一個亮點。至少要在兩個以上舞句中才能運用,舞句中動作以流暢性動作為主,動作的節(jié)奏與速度決定著快速靜止造型的效果。
節(jié)奏給動作以活力。它構筑在強拍和弱拍交替進行的基礎上。每個動作能夠有它自己的節(jié)奏,無需音樂的支撐。節(jié)奏不一定以小節(jié)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呼吸、激動也有節(jié)奏,節(jié)奏是運動的脈搏。速度通過某段時間內進行著的運動的性質體現(xiàn)出來。在實踐中,我們觀察到有5種最常用的速度:很慢——慢——中速——快——很快。在任何一種速度與節(jié)奏用快速停止效果都會帶來不同的效果。但是要求都是要在一剎那靜止不需再多的動作來修飾,為舞句的鋪墊給予點睛。我在編創(chuàng)《胡旋女》時,是從動作中需找的形象,經過了單純動作編創(chuàng)技法。積累了大量的舞蹈句子素材,舞蹈中有大量的跳躍和旋轉,舞蹈中動作不停地跳動,在高潮段落做完最后一個旋轉直接下地滑跪瞬間停住造型??臻g上把動作層次分明,給觀眾帶來一個沖擊力。
3.1.2 空間層次的使用
空間有它自己的表現(xiàn)方法。動作在空間里活動空間圍繞著我們,我們存在于空間,但它又是無形的。是舞者用動作把它呈現(xiàn)出來。舞者用身體演繹出各種動態(tài)形象,并在空間移動地盤、變化位置。在空間中用快速靜止造型就涉及技術技巧對于空間的占有,大多舞蹈劇目中舞者在做完技巧后都會有一個造型,跳躍騰空落地造型,女子串翻后停頓造型等,很少去利用技巧后的造型。技巧后的造型作用大多都是為舞者緩沖的時間。我們可以用這個造型去創(chuàng)造亮點。技巧本身快節(jié)奏運動,加以快速靜止造型,使舞者在舞臺中空間層次拉開。技巧類分為跳、轉、翻三大塊。以揮鞭轉為例通常做完此技巧收手呆住停頓造型不動來找腳底下的平衡,我們加入快速靜止造型在旋轉收圈時快速躺地打破它原有的規(guī)律。是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例如:《愛蓮說》中點翻接抱后腿,抱后腿是它的快速靜止造型。雖然只有一拍的停頓造型。但是連接巧妙,脫離技巧后造型停頓,創(chuàng)造出亮點。將技巧閃亮點繼續(xù)延伸到造型中。技巧快速運轉到快速停止造型就會創(chuàng)造出亮點。這種亮點是因為動作本身對空間突然轉變而形成效果,亮點隱藏在不同的空間,跳躍空間在空間中穿梭轉變,找到空間中的靜止造型亮點。
3.2 情感靜止
舞蹈當中往往是舞者瞬間回眸,忽然凌空一躍,最打動人心。那一瞬間的靜止代表了舞蹈一個情感。從情感爆發(fā)中去找靜止,運用情感靜止就不再追求動作上的編創(chuàng)出新。讓這種情感爆發(fā)靜止成為亮點比動作中需找更加難找,首先需要根據舞蹈結構來調整,要在舞蹈中最恰當?shù)牡胤酵V?,根據人物形象的情感需要選擇靜止,這種方法多用在人物形象上更為合適。王玫的許多作品都是在瘋狂的舞動之后瞬間靜止停掉,有時連音樂都靜止沒有,觀眾也會帶動情感深入到舞蹈當中?!独缀陀辍烽_場的八分中靜止效果就非常強烈,它的閃亮是在于情感上帶動。在編創(chuàng)《套子里的人》時第一段跟隨人物形象偽裝到寬大的衣服里。第二段不知道如何解除衣服,連接中動作過于繁雜突顯不出來人物內心的形象。最后老師讓什么動作都不需要直接將衣服瞬間撕開靜止不動。既解決了衣服的問題也表達了一種解脫的情感。情感靜止在舞蹈中要在合適時間點去運用,既要能代表出自己舞蹈的感情,更要為舞蹈點睛。
3.3 分型變換
身體在運動中創(chuàng)造的立體形式為“姿勢空間”。姿勢空間由屬于感覺范疇的內在的意念和由身體的各部位之間按不同的距離組合起來產生的塊面性外在體積組成。從很遠到很近,動作的每次變化都創(chuàng)造出新的塊面,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都有可能出現(xiàn)。為了得到通過運動在身體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些新塊面的感覺,從不同的版塊中去停止造型。造型與造型之間也是可以相互連接的。把一個獨立造型看做一個版塊,在這個造型中去開發(fā)新的動作,比如整體造型不變指尖左右穿梭,它還是在造型上但效果不同在不破壞原有造型,去尋找身上可動性的肢體也是造型靜止的一種效果,造型需要具有獨特性,有可發(fā)展變換的可能性。如群舞《秀色》舞蹈開頭當中就用了許多的造型停頓,9個女孩以獨袖折臂,三道彎的曲線造型為主,9人同時變換造型單腳獨立,在各自流動回到造型中,不斷一個一個變換,形成一種輪回的效果,雖然是造型中停頓造型,觀眾視覺效果會應接不暇。舞蹈《千手觀音》每一次的出手停頓造型,都是不一樣的感受,瞬間停頓在群舞中會造就一個舞臺畫面感的氣勢。動與靜的對比會更加強烈。
綜上所述,舞蹈中的亮點需要我們要不斷地去摸索,相信畫龍點睛之筆會在我們的重視和探索下為舞蹈創(chuàng)作錦上添花。
[1]余平.舞蹈形態(tài)學[D].北京舞蹈學院函授教材,427.
[2]金秋.舞蹈編創(chuàng)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J722.4
A
1671-0037(2014)09-124-3
楊靖明(1989.3-),本科,研究方向: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