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欣 賈強
摘要:探究式實驗教學是指學生利用已獲得的物理知識和實驗技能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進行實驗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貫徹生本教學理念,學生更能積極、自主、能動的學習,提高學生課堂思維,打造高效物理實驗課堂。本文結合生本教學理念,以探究“合力和分力的關系”為例研究在新課標下如何進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關鍵詞:生本教學理念 高中物理 探究實驗教學
生本教學理念旨在將學生學習的重心從過去的知識的傳承和積累的過程向知識探究過程轉化。筆者結合生本教學理念,在探究實驗教學中進行了嘗試,實踐證明,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實驗的主動性的同時,更使學生了解了實驗的原創(chuàng)思想和實驗設計巧妙之處?,F結合“探究合力和分力的關系”談談自己的實踐和體會。
一、在探究實驗教學過程中,要逐漸滲透物理思想——等效替代
高考的選拔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素質,命題愈加傾向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等效替代思想作為一種重要的物理思想,仍將體現于高考的題目中。
在新課導入時,教師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動。將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上兩個細繩套,兩位女學生分別抓住一根細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把結點拉到位置O(記下此位置);然后,一個男學生單獨抓住一根細繩套拉動橡皮筋,也可以把結點拉到剛才記錄的位置O。當力使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兩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取決于物體的形變量是否相同。因此,學生中有人能回答出可以認為兩個女同學和一個男同學的作用力的效果相同,借此學生體驗合力和分力的等效替代的關系。
二、高中物理實驗的探究過程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加深理解實驗原理并設計合理的實驗過程
學生對實驗原理和物理規(guī)律理解是否到位,關鍵是看設計的問題是否合理。在探究“合力和分力的關系”實驗中,設計問題如下:(1)合力與分力存在什么關系?(2)為保證探究實驗的順利進行,應采用什么樣的實驗步驟?(3)為了減小誤差,正確使用彈簧秤,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4)在兩次實驗中,我們需要記錄哪些數據?(5)怎樣表述合力的大小、方向與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的關系?這樣做有以下好處:第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讓學生理解整個實驗原理。第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相互團結的意識,掌握合作探究的技巧。
三、在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用所學知識為完成本次探究實驗做鋪墊
例如,通過前置作業(yè)“復習力的作用效果”,為講解合力與分力的關系做好鋪墊。在怎樣表示合力和分力時,把力的圖示遷移到作圖中。這樣就使學生不僅提高了知識學習的效率,而且漸漸建立起事物間的普遍聯系、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四、在探究實驗過程中貫徹生本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高中時期是學生好動、對新事物具有好奇心的時期,因此,學生對物理實驗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應根據這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合作探究過程中,打造積極的、歡樂的、高效的探究實驗課堂。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主動地學習,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實驗的樂趣。
五、教師在重視學生參與課堂小組探究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實驗教學的籌劃、引導和調控
為了順利地完成實驗過程,在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前置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進行指導和點撥。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在實驗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操作,注重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指導,不斷地規(guī)范學生的操作過程,保證了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總之,高中物理探究實驗教學中貫徹生本教育理念,不僅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觀念,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更多地去思考、主動探索物理規(guī)律,提高課堂效率,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物理的興趣,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2]周玉欣,淺談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問題設置[J].學周刊,2013(11).
[3]劉劍玲,文雪.教學不僅僅是告訴—論生本教育的生命意識[J].教育導刊,2009(1).
[4]劉曉玲.經典科學對教育的影響及其與教育生命機制的沖突[J].教育研究,2008(2).
[5]沈元華.改革實驗教學,推進素質教育[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1(20).
作者簡介:
周玉欣(1982- ),男,山東臨淄人,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高中物理教學。
(責編 趙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