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血管炎、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微血管病變( 繼發(fā)糖尿病時) 和冠狀動脈栓塞導致心肌缺血造成心肌細胞壞死!心肌頓抑或心肌冬眠,繼而心肌瘢痕形成,剩余的存活心肌必須超負荷工作,最終導致心室擴張和肥厚,從而產(chǎn)生收縮性或舒張性心力衰竭,此即為缺血性心肌?。╥schemic cardiomyoparhy ICM)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因此,ICM的防治及護理對患者的預后十分重要。本文總結了34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護理體會,現(xiàn)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研究選取了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心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4,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46~79歲,平均57.4歲,心功能Ⅰ級者1例,心功能Ⅱ級者4例,Ⅲ級者19例,Ⅳ級者10例,本組患者經(jīng)臨床檢查、心電圖、心臟超聲級冠狀動脈造影提示,心臟增大者30例,單支病變18例,雙支病變11例,3支病變5例。均伴有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其中單純房性早搏8例,單純心房纖顫6例,單純室性早搏11例,陳舊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室性早搏3例,陳舊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4例,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2例。其中17例行PCI治療,3例安裝永久性心臟起搏器,起搏器工作良好。
2結果
本組34例患者,經(jīng)合理治療及精心護理,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心功能提高1~2級,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及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患者其心律失常均消失,房顫患者平靜時心室率控制在60~80次/min,輕微活動不超過100次/min。均未出現(xiàn)血栓性疾病,安裝起搏器者,起搏器工作良好。
3護理體會
3.1心理護理缺血行心肌病即為長期慢性疾病,其反復出現(xiàn)的臨床癥狀如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部分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如焦慮、抑郁等,因此,針對不同的患者,護士應有的放矢,多與患者交流、談話,講解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這樣不僅能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還能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3.2飲食護理飲食的控制對患者心力衰竭癥狀的改善視為關鍵因素,因此在飲食上應給予低鹽低脂、高蛋白、高纖維素的食物,合并高血壓、腦梗死、糖尿病的患者更應該注意飲食,而且還有注意血糖,禁忌煙、酒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若出現(xiàn)便秘可給與開塞露、蓖麻油等對癥出來,而且注意避免腹瀉造成電解質紊亂。
3.3心力衰竭的護理尤其是心功能Ⅲ級、Ⅳ級的患者心力衰竭癥狀明顯,包括呼吸困難、氣喘、咳嗽、咳痰,腹水及雙下肢浮腫,因此,護士應多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輸液滴速的控制,患者的體位,尤其是夜間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
3.4心律失常的護理ICM患者多有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經(jīng)治療后有的可以消失,有的則可能長期存在,因此,無論在住院期間還是在出院后護士都要向患者講解不同心律失常的應對措施及注意事項,避免造成心里負擔。
3.5起搏器的護理對于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患者還有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起搏器相關注意事項,包括起搏器的型號、安置日期、起搏器閥值、頻率及上下限頻率。起搏器的程控時間,出院6個月內(nèi)每月隨訪1次,以后每2~3個月1次,1年后每6個月隨訪1次。而且告知患者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應避免接近高壓電場、電視發(fā)射塔、廣播臺、雷達等強大的磁場處,這些地方可干擾起搏器功能引起心律失常;再到醫(yī)院就診時告訴醫(yī)護人員自己安裝了心臟起搏器,一面接觸CT、核磁共振、碎石震波、手術電刀、磁頻治療儀等檢查或治療手段而干擾起搏器的功能,發(fā)生心律失常危機生命。
3.6心臟介入術后的護理對于安裝心臟支架的患者,注意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滲液,脈搏波動情況,應囑咐服用硫酸氫氯比格雷及阿司匹林,并注意出血情況。告知患者按期進行復查,包括血常規(guī)、血生化及血凝等。
4討論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尤其是和并有嚴重左心功能不全的,無論通過藥物治療還是PCI治療均為暫時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而且閆振嫻等[1]研究發(fā)現(xiàn)PCI相比藥物治療雖然可以改善合并嚴重左心功能不全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絞痛癥狀,但是短期全因死亡、STEMI、急性心力衰竭發(fā)生率較高,且不能明顯改善患者的長期存活率。對于合并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張娟等[2]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腎功能損傷程度與病情及預后相關,通過醫(yī)護聯(lián)動模式可提高患者癥狀的緩解率及存活率[3]。因此,作為醫(yī)護人員還要做好患者出院后的隨訪工作,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家庭情況、用藥情況及復查情況。這樣才能更好的減少疾病的復發(fā),減輕患者的各種負擔。
參考文獻:
[1]李新立,周艷麗.缺血性心肌病[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2 32(7):495-497.
[2]閆振嫻,周玉杰,趙迎新,等.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嚴重左心功能不全的臨床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3,32 (4):418-421.
[3]張娟,朱舒舒.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腎功能不全98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 19(15):85-87.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