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在內(nèi)科臨床上對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及療效。方法 對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進行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每組各有病例43例,將其中單用氨茶堿進行治療者設為對照組,將實施氨茶堿與多索茶堿進行共同救治者設為觀察組,評估兩組病例的臨床治療結局。結果經(jīng)內(nèi)科治療后,觀察組43例病例中,痊愈、顯效及有效共41例,總有效率是95.35%,較之對照組的79.07%有優(yōu)越性(P<0.05)。同時在安全性方面,觀察組本次共有3例出現(xiàn)不適,與對照組的11例相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 為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實施氨茶堿與多索茶堿共同治療,能夠保證臨床療效,促使患者的臨床癥狀盡早得到有效改善,并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安全性,是今后醫(yī)院內(nèi)科成功救治本病的有效途徑之一,建議推廣。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炎;內(nèi)科治療;臨床療效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是內(nèi)科臨床上一種相對常見的慢性氣流受限性病癥,反復性發(fā)作、死亡率高是其典型的臨床特征。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近年來統(tǒng)計的一項數(shù)據(jù)來看,其病死率在全部死因中位居第4位[1],且呈逐年遞增傾向,危害極大。目前臨床對本病的救治多首選氨茶堿進行,雖可取得基本的治療效果,但整體臨床療效并不十分理想。為了提高我院內(nèi)科對本病的救治水平,2012年~2013年,筆者制定了兩套不同藥物治療方案對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進行了分組救治,取得了不錯的研究進展。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2012年~2013年1年內(nèi)到我院就診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及其相關臨床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其中有男性病例51例,女性病例35例,年齡段在34~76歲,平均56.5歲;病程時間在1~15年,平均8.3年。全體入組者均與2002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發(fā)布的相關診斷指南相符合[1],排除患有心腦肝腎疾病、嚴重合并癥以及藥物過敏體質(zhì)和無法取得研究的配合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原則,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組間一般資料的比照,差異不明顯,P>0.05,符合可比條件。
1.2方法對照組在臨床上選取氨茶堿250mg進行治療,將其與5%葡萄糖溶液混成250mL后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滴注1次/d,療程2w。觀察組在上述前提下施加多索茶堿300mg進行治療,將多索茶堿與5%葡萄糖溶液混合成250mL給藥,靜脈滴注1次/d,療程同對照組。治療期間對兩組病例的咳嗽、喘息等癥狀、體征、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等進行嚴密觀察,記錄好相關數(shù)據(jù)。
1.3判斷標準以相關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判斷標準為參照[2],若療程結束后患者無咳嗽、喘息等臨床癥狀及體征,且經(jīng)實驗室檢查或病原學診斷未見異常,視為痊愈;若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顯著性緩解,視為顯效;若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好轉(zhuǎn),視為有效;若療程結束后上述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甚至有加重傾向,則視為無效。除無效例數(shù)之外,其余例數(shù)用于對臨床總有效率的計算。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軟件選用SPSS19.0版本,計數(shù)資料選擇χ2檢驗,檢測標準以P=0.05判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經(jīng)內(nèi)科治療后,觀察組共有41例患者得到有效治愈,其總有效率是95.35%,較之對照組的79.07%有優(yōu)越性(P<0.05)。同時在安全性方面,觀察組本次共有3例出現(xiàn)心悸、惡心等不適,與對照組的11例相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炎,亦稱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其系因終末細支氣管遠端部分膨脹和氣腔壁破壞,加之吸煙、大氣污染以及肺部慢性感染等誘發(fā)慢性支氣管炎,進而演變而來的。有研究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發(fā)病因素主要與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黏膜紅腫以及黏液大量分泌等問題有密切關聯(lián)[2],并且發(fā)病時,多半患者可能有呼吸阻力及功耗顯著增加的現(xiàn)象,往往易于給患者帶來伴發(fā)呼吸衰竭的風險,需要盡早救治,以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醫(yī)院單位在救治本病時,多是以單用氨茶堿來實現(xiàn)的,雖可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但整體救治效果并不理想。近幾年有研究開始在氨茶堿治療的前提下施加多索茶堿進行救治,發(fā)現(xiàn)其療效更為理想[2]。氨茶堿與多索茶堿均為甲基黃嘌呤的相關衍生物,其主要的藥理作用為擴張患者的支氣管以及抗炎等,能夠通過各種途徑來降低患者的呼吸道高反應性,從而有效的減輕患者的呼吸道痙攣情況。另一方面,多索茶堿對于患者的肺外系統(tǒng)的相關親和力較小,通常不會給患者造成心悸、惡心等不適,安全性方面也更為理想、可靠[3]。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通過為觀察組病例施以氨茶堿和多索茶堿進行共同救治,結果發(fā)現(xiàn),該組病例的臨床治療結局相對于對照組更為突出,安全性更為理想(P<0.05)。這與相關報道存在基本的一致性[4-6]。由此我們推斷出,為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實施氨茶堿與多索茶堿共同治療,能夠保證臨床療效[7],促使患者的臨床癥狀盡早得到有效改善,并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安全性,是今后醫(yī)院內(nèi)科成功救治本病的有效途徑之一,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梅彩榮,賀奇.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內(nèi)科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探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15):90-91.
[2]朱順興.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內(nèi)科治療方法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80-81.
[3]李冬華,李海成,駱明光.頭孢呋辛鈉聯(lián)合清開靈治療老年肺氣腫合并感染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0,(11):1304-1306.
[4]梁永才.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對比[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9):1494-1495.
[5]Iodice F,De-Michele F,sena A,et al.Effetti ventilatoriedemogasanalitical della somm in istrazione acute della doxo-fyllina in soggetti con BPCO[J].Respiratory Medicine,2001,8(6):219.
[6]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斷指南[J].中華結核呼吸雜志,2002,25(8):453-456.
[7]Santra CK.Treatment of modera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table)with doxofylline compared with slow release theophylline-multicentre trial[J].J Indian Med Assoc,2008,106(12):791-792,794.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