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新生兒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HDN)ABO血型免疫性抗體檢測的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200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膠法對患兒實施血型血清學檢測,對于母嬰ABO血型系統(tǒng)不合的HDN患兒的血液標本進行新生兒溶血三項檢驗:直接Coomb實驗、游離抗體測定、抗體釋放實驗,檢測免疫性抗體IgG的特異性。結(jié)果200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中,母嬰ABO血型系統(tǒng)不合的HDN發(fā)生率為56﹪(112/200)。母嬰ABO血型系統(tǒng)不合的HDN患兒中,48.21﹪(54/112)的患兒為IgG抗A導致,51.79﹪(58/112)的患兒為IgG抗B導致。其中直接Coomb實驗的陽性率為36.61﹪(41/112),游離抗體測定的陽性率為79.46﹪(89/112),抗體釋放實驗的陽性率為100﹪(112/112)。結(jié)論 新生兒溶血病ABO血型免疫性抗體檢測的價值較大,能夠快速有效的診斷,因此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對防治HDN具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新生兒溶血??;ABO血型;免疫性抗體檢測新生兒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HDN)作為一種同族血型的免疫疾病,是因母體血型與胎兒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臨床主要依靠血型血清學的免疫性抗體檢測來對HDN進行診斷。本文旨在探討HDNABO血型免疫性抗體IgG檢測對臨床診斷的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間收治的200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其中男性患兒102例,女性患兒98例。年齡10h~6d,平均年齡為(3.5±0.5)d。ABO血型A型患兒101例,B型患兒99例?;純耗赣H均為O型,患兒母親、患兒RhD血型均為陽性。病程15h~4d,平均病程(2.0±0.8)d。本組患兒的診斷均符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HDN診斷標準[1]。
1.2 材料與設(shè)備抗體鑒定譜細胞、抗體篩選細胞、單特異性抗C3、單特異性抗IgG、抗人球蛋白試劑、抗D血型定型血清、抗A血型定型試劑血清、抗B血型定型試劑血清(廣州市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用離心機及其配套設(shè)備(貝克曼有限公司),微柱凝膠檢測卡(抗人球蛋白)(達亞美中國公司),ABO定型試劑紅細胞(我院制備),在特異性檢測達到要求后使用。
1.3 方法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膠法對患兒實施血型血清學檢測,對于母嬰ABO血型系統(tǒng)不合的新生兒溶血病患兒的血液標本進行新生兒溶血三項檢驗:直接Coomb實驗、游離抗體測定、抗體釋放實驗,檢測免疫性抗體IgG的特異性。取受檢者4ml抗凝靜脈血標本,對患兒和母親的ABO血型、Rh血型進行檢測,對患兒的血膽紅素進行測定,根據(jù)母嬰的ABO血型的結(jié)合情況,對患兒實施新生兒溶血三項檢驗:直接Coomb實驗、游離抗體測定、抗體釋放實驗,以微柱凝膠法篩查、鑒定患兒和母親的血液標本中是否存在非ABO血型的不規(guī)則抗體。對新生兒ABO血型不合診斷的主要依據(jù)是直接Coomb實驗、游離抗體測定、抗體釋放實驗,并與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檢測結(jié)果相結(jié)合進行診斷。對于明確診斷為新生兒ABO血型不合,且臨床癥狀明顯的患兒,應(yīng)給24h藍光注射治療,給予輸注丙種球蛋白、白蛋白、激素、新鮮冰凍血漿等進行綜合治療[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所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示兩組有顯著性差異。
2 結(jié)果
2.1 HDN和ABO血型的關(guān)系200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中,母嬰血清中非ABO血型的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均為陰性,排除Rh和其他血型系統(tǒng)不合導致的新生兒溶血病。母嬰ABO血型系統(tǒng)不合的HDN發(fā)生率為56﹪(112/200)。在母嬰ABO血型系統(tǒng)不合的HDN患兒中,有48.21﹪(54/112)由IgG抗A導致,51.79﹪由IgG抗B導致;對HDN患兒的血型A與血型B分布比例進行比較分析,p>0.05,無顯著性差異。
2.2 新生兒溶血三項檢驗結(jié)果見表1。
由表1可見,直接Coomb實驗的陽性率為36.61﹪(41/112),游離抗體測定的陽性率為79.46﹪(89/112),抗體釋放實驗的陽性率為100﹪(112/112)。可見新生兒溶血中游離抗體測定陽性率較高。
3 討論
HDN指的是孕婦與胎兒之間的血型不合而出現(xiàn)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主要發(fā)生在胎兒期與新生兒早期。如父方遺傳給胎兒的顯性抗原是母方所所缺少的,經(jīng)妊娠、分娩后,該抗原進入到母體,對母體產(chǎn)生一系列免疫抗體刺激。而該抗原又經(jīng)胎盤進入到胎兒體內(nèi)參與血液循環(huán),導致血液中的紅細胞出現(xiàn)凝集破壞,出現(xiàn)HDN。HDN對孕婦母體未有影響,對胎兒、新生兒的影響較大,可導致胎兒、新生兒因重度貧血、心衰死亡,或者腦細胞滲入大量的膽紅素出現(xiàn)核黃疸發(fā)生死亡,如胎兒、新生兒存活,也會影響到神經(jīng)細胞、運動功能、智力發(fā)育。HDN多見于母嬰的ABO血型系統(tǒng)不合,少見于Rh和其他血型系統(tǒng)不合,且后者導致的HDN癥狀較為嚴重。新生兒溶血病是導致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一個常見原因,血型免疫性抗體檢測是該病確診的重要依據(jù)[3]。新生兒溶血三項檢驗-直接Coomb實驗、游離抗體測定、抗體釋放實驗,是早期檢測、診斷HDN的有效方法,被譽為檢測、診斷HDN的金標準,新生兒溶血三項檢驗中,任何一項檢驗為陽性都能夠確診為HDN,其中抗體釋放實驗的診斷價值最高,能夠直接反映ABO血型免疫性抗體的特異性致敏紅細胞狀況。直接Coomb實驗能夠檢測紅細胞表面不完全抗體的情況,游離抗體測定是檢測ABO血型免疫性抗體的存在。HDN診斷的直接有力證據(jù)是患兒血液中的紅細胞被其母體內(nèi)的ABO血型免疫性抗體A/B致敏。在新生兒溶血三項檢驗中,抗體釋放實驗作用最大,能夠準確診斷HDN[4]。
綜上所述,HDN中,母嬰ABO血型系統(tǒng)不合的HDN發(fā)生率較高,利用新生兒溶血三項檢驗-直接Coomb實驗、游離抗體測定、抗體釋放實驗,能夠快速有效的診斷確診,以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治療,對防治HDN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玉河,高冀輝,黃建華,等.微柱凝膠法檢測孕婦IgG抗體與ABO-HDN發(fā)病率相關(guān)性[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版),2010,23(4):229-230.
[2] 楊世明,崔穎,張勇萍,等.夫婦血型不合的孕婦產(chǎn)前免疫性抗體檢測分析[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9,25(9):833-834.
[3] 張勇萍,楊世明,蘇小花,等.新生兒溶血病ABO血型免疫性抗體檢測分析[J].ISSN1007- 8738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0,26(11):1154-1155.
[4] 蔡興權(quán),夏蘭,符小玲,等.259例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版),2010,23 ( 8 ) :490-491.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