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采用陰道鏡活檢和宮頸錐切術對宮頸病變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選取120例宮頸病變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比較分析。結果宮頸錐切術和陰道鏡活檢的病理結果吻合率為60.0%,不符合率為40.0%;病理診斷級別下降的占24.8%,病理診斷級別上升的占75.2%。結論采用陰道鏡活檢對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進行診斷,不僅操作簡便,吻合率較高;而宮頸錐切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陰道鏡活檢的不足,從而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并達到治療目的
關鍵詞:陰道鏡活檢;宮頸錐切術;病理診斷;臨床研究我們對2219例經(jīng)LCT檢查提示有宮頸上皮性病變的120例患者進行了陰道鏡下活檢及宮頸錐切術,并將兩者的病理診斷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旨在探討一個完善的宮頸上皮病變的診治體系?,F(xiàn)總結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9月在我院及寶安人民醫(yī)院婦科門診參與宮頸疾病篩查的2219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了LCT檢查。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為(34.7±8.2)歲;孕次為0~6次,平均孕次為(2.5±0.8)次;產(chǎn)次為0~3次,平均產(chǎn)次為(1.5±0.5)次;在2219例患者中有120例患者LCT檢查結果提示有上皮異常改變,并伴有典型臨床癥狀,其中85例為白帶增多;35例為接觸性出血。將此120例患者進一步進行了陰道鏡下活檢術及宮頸錐切術,術后均常規(guī)送病理檢查。
1.2方法
1.2.1陰道鏡下活檢術 有陰道鏡室專門的醫(yī)生進行操作檢查?;颊吲P床,取膀胱截石位,用窺器將宮頸暴露,涂上3%的醋酸溶液,1min之后采圖,然后涂上5%的碘酊,再采圖。對于可疑病灶進行宮頸管搔刮術或者定位活檢;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圖像,就在鱗柱上皮交界處3、6、9、12點處取活檢。所取的部位包括病變組織及其周圍的組織,且選擇的組織必須有一定的深度。然后用10%的甲醛將標本固定,送病理科做石蠟包埋及制片,最后做出病理診斷[1]。
1.2.2宮頸錐切術 根據(jù)醫(yī)生的經(jīng)驗以及患者的自身情況選擇不同方式的宮頸錐切術。68例患者采用冷刀進行錐切術,52例患者采用電圈進行環(huán)切術。錐切的范圍:在碘不著色區(qū)域外的0.5 cm,其深度達到頸管1.5 cm左右[2]。所有切除標本均進行病理檢查。
1.3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文中的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兩者的病理診斷結果的比較分析:120例患者都進行了宮頸錐切術,最后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8例,因為原位癌和CINIII級進行陰式子宮切除術的患者12例,及逆行腹式子宮切除術的患者4例,進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患者6例。120例患者在進行手術前陰道鏡活檢結果和術后的病理結果比較,宮頸錐切術和陰道鏡活檢的病理結果吻合率為60.0%,不符合率為40.0%;病理診斷級別下降的占24.8%,病理診斷級別上升的占75.2%。陰道鏡活檢漏診的宮頸浸潤癌患者8例,占6.67%。且陰道鏡活檢對CINII級以及CINIII級診斷的準確率明顯比CINI級的準確率高,兩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討論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早期宮頸癌常無明顯癥狀和體征,宮頸可光滑或難與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區(qū)別[3-4]。頸管型患者因宮頸外觀正常易漏診或誤診。隨病變發(fā)展,可出現(xiàn)一些表現(xiàn):早期多為接觸性出血;中晚期為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晚期患者因癌組織壞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湯樣或膿性惡臭白帶。晚期根據(jù)癌灶累及范圍出現(xiàn)不同的繼發(fā)性癥狀[5]。由于宮頸癌的發(fā)病率較高,因此采用簡便而準確的方法對宮頸癌的早期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
陰道鏡(colposcope)是婦科內(nèi)窺鏡之一,也是女性疾病早期診斷的重要方式。陰道鏡適用于各種宮頸疾病及生殖器病變的診斷,它能將觀測到的圖像放大10~60倍,發(fā)現(xiàn)肉眼不能發(fā)現(xiàn)的微小病變。借著這種放大效果,醫(yī)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子宮頸表皮和生殖器表皮上極其微小的病灶細節(jié),有助于提高判斷宮頸、生殖器等病變的準確率,為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jù),使患者提前得到有效的治療,使疾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在進行陰道鏡檢查時,只需用窺陰器暴露陰道、宮頸和生殖器,在距離陰道口或生殖器約20 cm處,將陰道鏡鏡頭對準宮頸或生殖器上表皮組織,調好焦距,通過電腦屏幕觀察放大的宮頸圖像或生殖器上表皮圖像。電腦可以儲存和回放這些圖像,便于隨訪觀察治療效果。在檢查過程中,患者無痛苦。因此,陰道鏡已廣泛應用于陰道、宮頸疾病、生殖器病變的檢查,被譽為醫(yī)生的\"火眼金睛\"。
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宮頸錐切術和陰道鏡活檢的病理結果吻合率為60.0%,不符合率為40.0%;病理診斷級別下降的占24.8%,病理診斷級別上升的占75.2%。說明陰道鏡取活檢對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進行診斷,不僅操作簡便,而且吻合率高,雖然存在一定的漏診情況,但仍然是一種方便、簡單、經(jīng)濟的篩查方法。結合宮頸錐切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陰道鏡活檢的不足,從而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宮頸錐形切除術是婦產(chǎn)科切除子宮頸的一種手術,也就是由外向內(nèi)呈圓錐形的形狀,切下一部分宮頸組織。①是為了作病理檢查,確診宮頸的病變;②是切除病變的一種治療方法。是目前非常常用的處理宮頸上皮內(nèi)瘤病變的手術。宮頸錐切的手術有兩個目的,①是診斷,即通過錐切明確了疾病的真正范圍,明確了患者究竟是CIN III還是更嚴重的宮頸原位癌、宮頸早期浸潤癌、宮頸浸潤癌;②是對于宮頸上皮內(nèi)瘤病變的較為適當?shù)闹委?,應該說是恰如其分的治療方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術,只有進行了宮頸錐切,才能給予患者恰到好處的手術,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的創(chuàng)傷,也防止了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將兩種技術的有機聯(lián)動的運用是本研究的目的,以期達到對患者的最佳診斷和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姚紅霞,王玲,吳紅.初善儀在子宮頸病變篩查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2008,14(4):176-177
[2]樂杰.婦產(chǎn)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61-268
[3]閻華,王瑾蔚.陰道鏡圖像對宮頸疾病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5,21(2):94-96
[4]吳勤麗,胡向榮,刁路明.宮頸上皮瘤變的環(huán)形電切除術和陰道鏡活檢病理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3(1):56-58
[5]Tae Kim Y,Sung Yoon Kim S,et al.The influence of time intervals between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and subsequent hysterectomy on the morbidity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neoplasia[J].Gynecol Oncol,2005,96(2):500-503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