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了解國內外對兒童肥胖干預的各種措施及其優(yōu)缺點、可行性、干預效果,探討適合我國肥胖兒童的干預措施,為今后有效干預各年齡段兒童肥胖及減少肥胖兒童的數(shù)量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兒童;肥胖;干預措施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和肥胖的發(fā)病率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增長[1]。近 10 年來,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不僅超重和肥胖兒童的數(shù)量增加,而且年齡越來越小[2],加上兒童出現(xiàn)超重、肥胖后再進行治療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兒童期肥胖的后果比成人更為嚴重,兒童肥胖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近年來國內外對兒童單純性肥胖癥研究較多,特別是單純性肥胖癥對兒童生理及心理行為研究等[3],但就兒童肥胖癥防治措施的研究國內外報道甚少。
一般的肥胖干預方法有: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治療、中醫(yī)中藥治療、外科手術干預等,但這些并不全都適用于兒童。在開展兒童肥胖干預時必須首先確定正確的目標:兒童時期肥胖控制的目標應該在于維持健康,而不是減輕體重[4-5],控制肥胖不宜提倡嚴格限食,因為這對正在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孩子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足和生長受限。因此兒童肥胖的預防和控制,應該提倡平衡膳食,適量運動,保持能量攝入和消耗的平衡[6]。目前國內外公認的兒童肥胖治療方法包括行為矯正、飲食調整和運動療法在內的綜合治療方案[7]。本文將對目前國內外主要的兒童肥胖干預措施和國內使用方法的優(yōu)缺點作如下綜述。
1國外兒童肥胖干預措施
針對兒童肥胖問題,以學校為基礎,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等國開展了各式各樣的預防兒童肥胖的健康促進項目。由美國羅格斯大學Ernes Mario藥學院和新澤西州藍十字保險公司共同設計的Shape It Up計劃是一個旨在促進小學生形成正確的身體活動和健康的飲食習慣以降低兒童肥胖的干預計劃,要求學校、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8],已在美國新澤西州257所小學中使用,54.9%的學生對這個計劃有很高的評價;Lekker Fit項目可以被翻譯為享受健康(enjoy being fit),旨在促進健康飲食行為和活動方式,而不僅僅是達到理想體重,其主要的目的是減少兒童超重的發(fā)生,并有助于糾正飲食障礙和對體形認知的錯誤認識,荷蘭已在20所小學3~8年級(6~12歲)的兒童中開展該項目[9];此外還有Planet Health項目、Pathways項目、新加坡的整潔和健康項目、英國的\"蘋果\"項目、泰國的有氧鍛煉項目等。其中尤以美國New Hampshire兒童肥胖專家組推薦的模式5-2-1-0以其目標明確、內容全面、易于操作、可行性強而受到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及學生本身的歡迎[10]。5-2-1-0模式中的5代表學生每天需要吃5種及以上水果和蔬菜,2代表學生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能超過2h,1代表學生每天必須從事至少1h的中等強度及以上的體育鍛煉,0代表不喝蘇打水和含糖飲料,而代之喝水和3~4次/d無脂牛奶或1%低脂牛奶。膳食結構不合理、攝入熱量過多、缺乏體育鍛煉是造成兒童肥胖的重要因素,而這個模式中提出的4項內容對于預防兒童肥胖有重要作用。VW Rogers等[11]對這個健康促進模式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表明了這個健康模式對于在學校傳遞健康信息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2國內兒童肥胖的干預措施
根據(jù)生長發(fā)育的特點,小兒有兩個容易發(fā)生肥胖的時期:一是嬰兒期,另一個時期是5~10歲這一階段。在這兩個時期中,都同時存在脂肪細胞數(shù)量增加和脂肪細胞體積增大兩個過程,倘若日后營養(yǎng)過剩,使脂肪細胞體積增大,都有可能呈現(xiàn)肥胖。據(jù)統(tǒng)計:10%~20%的肥胖嬰兒將成為肥胖兒童,40%的肥胖兒童將成為肥胖青少年,75%~80%的肥胖青少年將成為肥胖成人[12]。由于各個年齡段不同,兒童肥胖的差異很大,干預重點也不同,所以需要不同的干預措施,下面將介紹幾種目前國內各年齡段不同的干預措施。
2.1嬰幼兒的干預措施飲食行為是從嬰幼兒期開始發(fā)展和形成的,生命早期對食物和進食方式的體驗影響兒童未來一生的攝食方式,所以早期營養(yǎng)與遠期肥胖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3]。父母不正確的喂養(yǎng)方式會導致嬰幼兒對饑餓和飽感不敏感,從而形成過度進食的習慣而導致肥胖[14]。康如彤等[15]對242名城區(qū)肥胖嬰幼兒進行為期1年的喂養(yǎng)行為干預指導,干預后超重和肥胖嬰幼兒比例下降,但干預措施沒有影響兒童的線性生長,提示針對喂養(yǎng)行為的嬰幼兒肥胖干預是有效可行的,這與陳桂霞[16]等研究一致。
2.2學齡前兒童的干預措施與嬰幼兒期不同的是,該年齡組兒童大多已進入托幼機構。在幼兒園實施肥胖健康管理有利于老師和家長溝通,培養(yǎng)兒童健康飲食和行為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學齡前兒童肥胖發(fā)生、改善兒童體形[17]。朱國偉等調查中,66%的衛(wèi)生保健人員認為在肥胖干預工作中家長的態(tài)度一般,認為干預效果一般及差的占到86%。有調查表明以家庭為基礎的行為干預模式,已被公認為治療兒童肥胖癥較為有效的方法[18]。所以在加強托幼機構兒童肥胖干預監(jiān)測的同時,還需取得家長配合,對家長進行專題培訓,提出具體實施要求是控制兒童肥胖率的有效方法之一[19]。
2.3學齡期和青春期兒童的干預措施肥胖發(fā)生的重要時期,除了以上兩個,就屬青春期了。青春期是人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許多兒童體重突然升高,家長由于缺乏知識,簡單的以為是發(fā)育,其實不然。學齡期和青春期兒童一天的時間中大多在學校,所以學校是防治兒童肥胖的重要干預場所。干預內容包括:①健康教育 對參加健康干預的兒童定期進行健康教育,告知肥胖產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各個方面,并倡導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理念;②飲食干預 指導家長制定飲食方案,合理搭配營養(yǎng)素,控制總的熱量攝入,控制兒童的零食、飲料等攝入;③體育鍛煉 制定體育鍛煉方案,包括晨練30~45min/d等。
3討論
國外干預措施目標明確、內容全面、易于操作、可行性強,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及學生本身易于接受,但過于籠統(tǒng),不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兒童。而且中國的飲食習慣與國外有很大的不同,單純的效仿不一定起到良好的效果。嬰幼兒期以喂養(yǎng)行為干預為主,學齡前期以家庭行為干預為主,學齡期和青春期以學校干預為主,各時期的主次配合使兒童更易接受和實施。但家長的認知度普遍不高,配合度也不夠。
兒童肥胖的干預是一項長期任務,它需要的不僅是兒童自己、學校老師、家長的配合,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試圖通過小范圍的個人努力很難逆轉肥胖病的長期趨勢,政府不失時機的政策和行動才是遏制兒童肥胖及其相關疾病發(fā)展的關鍵[20],兒童肥胖學校群體干預必需由教育部門、衛(wèi)生部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相關政府行政職能部門的聯(lián)合推進,才能有效發(fā)揮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文媛,傅平,汪之頊. 兒童肥胖的流行趨勢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19( 6) : 591 -594.
[2]Wang Y,Lobstein T. Worldwide trends in childhood overweight and obesity[J].Int J Pediatr Obes,2006,1( 1) : 11 - 25.
[3]計亞萍,楊玉霞. 單純肥胖對兒童健康危害研究的現(xiàn)狀[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 762-753.
[4]呂書紅.兒童肥胖流行趨勢及干預對策探討[J].中國健康教育雜志,2002,18(8):526-528.
[5]李慧,蔣麗娟,常小芳,等.深圳市以肥胖控制為切入點發(fā)展健康促進學校項目中期效果評價[J]. 中國健康教育雜志,2006,20(6):496-499.
[6]劉西韶,徐麗丹,張友惠,等.單純性肥胖兒童綜合干預及健康教育模式探討[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0,26(3):257-260.
[7]Birch LL,Ventura AK. Preventing childhood obesity: what works[J].Int J Obes ( Lond) ,2009,33 Suppl 1: S74-81.
[8]Jan S, Bellman C, Barone J, et al. Shape it up: a schoo-l basededucation program to promote healthy eating and exercise deve-loped by a health plan in collaboration with a college of pharmacy[J]. JManagCare Pharm, 2009, 15(5): 403-413.
[9]JansenW, RaatH, Zwanenburg EJ, et a.l A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 to reduce overweightand inactivity in children aged 6-12years: study design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BMCPublicHealth, 2008, 8: 257.
[10]Rodearmel SJ,Wyatt HR,Barry MJ,etal.A family-basedapproach to preventing excessive weight gain[J].Obesity(Silver Spring),2006,14(8):1392-1401.
[11]Rogers VW. Elizabeealthy M. 5-2-1-0goes to school:a pilot project testing the feasibility of schools sdopting and delivering healthy messages during the school day[J].Pediatrics,2009,123(S):272-276.
[12]林巍,王競華,夏丹丹. 關于兒童單純性肥胖現(xiàn)狀的研究[J].現(xiàn)代養(yǎng)生雜志,2013,5:76.
[13] Singhal A,Kennedy K,Lanigan J,et al. Nutrition in infancy and long-term risk of obesity: evidence from 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m J ClinNutr,2010,92: 1133-1144.
[14] Kumanyika SK.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hildhood obesity: ethnicand cultural influences in context[J]. Physiol Behav, 2008,94(1):61-70.
[15]康如彤,鐘 燕,蔣耀輝,劉康香,游 誠. 242名城區(qū)嬰幼兒肥胖干預效果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3,5(20):595-596.
[16]陳桂霞,簡胤嘉,曾國章,等.廈門市870例0-18個月兒童肥胖早期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19(3):284-286.
[17]閆淑娟,滕紅紅,陳欣欣,等. 學齡前兒童單純性肥胖癥群體干預效果評價[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7,15( 6) : 591 -593.
[18]呂書紅.兒童肥胖流行趨勢及干預對策探討[J] .中國健康教育,2002,8(8):526:5271.
[19]陳曦,邱行光,楊式薇,等.福建省7歲以下兒童單純性肥胖病患有關調查[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4,10(2):30-31.
[20]BRUSS M,DANNISON L,MORRIS JR,et al. Teachers as partnersin the prevention of childhood obesity[J].Int J Educ Policy Leadersh,2010,5( 2) : 1-12.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