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4 月我科收治72例肺心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6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護理干預。結果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在護理之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善。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肺心?。蛔o理干預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又簡稱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動脈的慢性病變進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右心室肥大或肺動脈高壓癥狀,其臨床特點為病程長、 患者年紀大、 機體抵抗力差[1]。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 月對收治老年肺心病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給予有效、針對性強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3年4月~2014年4 月我科收治肺源性心臟病 72例,男40例,女 32例,年齡62~82歲,平均(72.1±3.5)歲。病程8~25年,平均(10.3±5.71)年,診斷均符合全國第3次肺心病專業(yè)會議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發(fā)作期診斷標準[2],所有患者均常規(guī)給予氧氣吸入、解痙、平喘、祛痰、擴血管等對癥治療,同時積極糾正酸堿失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僅給予內科常規(guī)護理,包括飲食、體位、癥狀體征各個方面的護理。觀察組分別從心理護理、病情觀察、 呼吸道管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等給予干預。
1.2.1心理護理由于慢性肺心病發(fā)作時病情多急、重、易復發(fā)、不能治愈的特點,患者常反復住院,容易產生失望、焦慮、憤怒、 悲觀等不良情緒[3]。針對上述情況,護士應注意護患溝通技巧,多與患者交流,鼓勵患者,關心患者,使其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最大限度的消除其恐懼和不安情緒,增加其安全感,親切感,取得患者的信任,讓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
1.2.2加強巡視,密切觀察病情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心率、意識、呼吸等變化,如出現(xiàn)意識恍惚、表情淡漠、語言錯亂、頭痛、嗜睡、煩躁等性格及意識的變化,應估計到可能是呼吸衰竭的先兆,肺性腦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可明顯改善預后[4]。觀察患者呼吸頻率、節(jié)律及深淺度,呼吸急促多表示缺氧,呼吸抑制或不規(guī)則為重癥呼吸衰竭的征兆。肺心患者靜脈點滴不宜過快,20~30滴/min為宜,輸液量不可過多,以免引起肺水腫。
1.2.3呼吸道護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給予患者低流量低濃度持續(xù)吸氧,氧流量 2~3L/min,采用鼻導管吸氧為宜,可應用35%~50%的酒精進行濕化吸氧。促進痰液稀釋排出,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通氣障礙,緩解缺氧癥狀[5]。促進有效排痰,肺心病患者往往痰液多且粘稠,不易咳出,須幫助患者進行有效排痰,病重者在排痰前協(xié)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勵患者多飲水,配合超聲霧化吸入;病情允許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教會患者在深呼吸后憋住,然后突然用力咳嗽借助胸肌腹同時收縮,是胸腔壓力增高,產生瞬間爆破力將聲門打開使肺臟深部的痰液咳出[6]。
1.2.4加強基礎護理給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限制探視, 保證患者充足的休息及睡眠時間,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活動, 取坐位或半臥位,減少靜脈回流,減輕心臟負荷。由于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容易發(fā)生壓瘡,因此保持床鋪平整、干燥、同時保持皮膚清潔、定時給患者翻身或使用氣墊床等。
1.2.5飲食護理多食富含高蛋白、高熱量及富含高纖維素的易消化的清淡飲食, 忌食產氣性食物,以免腹脹, 使膈肌上抬,影響肺部換氣功能,最好少食多餐,4~5次/d,鼓勵多飲水,3000ml/d左右為宜,以利痰液的排出[7]。
1.2.6健康教育肺源性心臟病絕大多數(shù)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并發(fā)肺氣腫的后果,因此積極防治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發(fā)生的根本措施[7]。指導患者應根據(jù)個人情況,做一些適當?shù)幕顒?,以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如散步、打太極拳、做深呼吸運動??稍鰪婓w質,鍛煉心肺功能,但鍛煉時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過分勞累。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戒煙。
1.3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對照組36例患者,其中治愈12例,有效18例,無效6例,滿意率56%。觀察組36例患者,其中治愈20例,有效15例,無效1例,滿意率10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在護理之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2.2并發(fā)癥比較觀察組 36 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未出現(xiàn)肺心腦病、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均病情好轉出院,隨訪無復發(fā)。對照組 36例出現(xiàn)并發(fā)癥 6 例,其中肺心腦病3例,呼吸衰竭3例,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常見于老年人群的疾病,患者極易病發(fā)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8]。有效的護理干預是保障患者臨床療效,改善其預后和生活質量的關鍵。本研究結果顯示:綜合護理干預對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綜合干預不僅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同時能夠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康健.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的診治進展[J].臨床內科雜志.2000,17(5):266-268.
[2]徐巧云.慢性肺心病患者56例護理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3(14):168-169.
[3]藺大明.護理干預對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8):28-29.
[4]孫霞,劉洪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75 例的護理[J].中國中醫(yī)藥遠程教育,2010,12(8):183.
[5]王翠蘭.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12,12(4):632-633.
[6]王淑云.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8(9):22.
[7]那麗秋,吳立靜,鄧淑仙.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4):201.
[8]孟麗霞,周麗華.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J].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2010,11(23):3432.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