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微量顆粒凝集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及冷凝集試驗(CAT)對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肺炎支原體(MP)的檢測,評估三種方法的應用價值。方法對216例呼吸道患兒同時作冷凝集試驗及顆粒凝集法、ELISA法檢測其肺炎支原體的抗體IgM。結(jié)果在172例臨床診斷為MP感染的患兒中,顆粒凝集法陽性160例,敏感性93.0%,ELISA法陽性164例,敏感性95.3%,CAT陽性116例,敏感性67.4%。結(jié)論顆粒凝集法與ELISA法敏感性較高,特異性較強,而CAT較差。
關(guān)鍵詞:肺炎支原體;顆粒凝集法肺炎支原體(Myocoplasima pneumonia,MP)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之一。近年來,已成為小兒肺炎常見的病原體[1],由其引起的呼吸感染日趨增多[2]。目前,實驗室診斷方法主要依靠血清學。我們對2002年9月~2003年4月分院收治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微量顆粒凝集法(PA)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進行肺炎支原體抗體IgM的測試,并且同時檢測冷凝集試驗,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標本來源2010年10月~2013年4月就診的呼吸道感染癥狀的分院兒科病房呼吸道感染患者216例。每例均于入院2d內(nèi)抽血。同時用間接血凝法和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MP-IgM抗體及冷凝集試驗。
1.2方法
1.2.1微量顆粒凝集法(PA)測MP-IgM抗體,試劑盒SERODIAS MYCO-H由FUJI REBIO INC提供。嚴格按說明書進行操作,每次均設陰、陽性對照,滴度≥1:80為陽性。
1.2.2 ELISA法試劑由美國診斷自動化公司生產(chǎn),上海領(lǐng)檢 科技 公司提供,操作嚴格按說明書進行。
1.2.3冷凝集試驗(CAT) 按《臨床醫(yī)學檢驗》\"冷凝集試驗\"進行操作,滴度≥1:64為陽性。
2結(jié)果
2.1治療結(jié)果216例受檢樣品中,MP感染和非MP感染患兒MP三種結(jié)果比較172例疑為MP感染的病例中,PA法陽性占93.0%,ELISA法占95.3%,CAT法占67.4%。在44例非MP感染中,PA法陽性占9.0%,ELISA法占11.3%,CAT法占13.6%。
2.2 PA法、ELISA法、CAT三種檢測方法比較PA法敏感性93.0%,特異性90.9%,ELISA法敏感性95.3%,特異性88.6%,冷凝集試驗敏感性67.4%,特異性86.3%。
3討論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可引起全身各臟器損害,但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多見[3]。目前,支原體肺炎的實驗室診斷方法有支原體分離培養(yǎng)、特異性抗體檢測、冷凝集試驗及PCR等[4]。其中,這些試驗中最為可靠的方法是取呼吸道分泌物做支原體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上見煎蛋狀菌落生長,即可確診。但所需時間長,陽性率低,臨床上不能快速診斷。PCR方法特異高,但需昂貴設備,不易普及。冷凝集試驗雖然方法簡單、易行,長期被認為診斷肺炎支原體的傳統(tǒng)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差,是一種非特異方法,本文敏感性為67.4%,漏診率較高,抗MP-IgM抗體是機體受MP感染最早出現(xiàn)的抗體,于發(fā)病1w左右開始升高,這對于1w的病程易造成漏診。ELISA法檢測MP-IgM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5.3%和88.6%,敏感性和特異性與微量顆粒凝集法接近,且重復性好,但操作較繁瑣,且需要酶標儀等。顆粒凝集法用日本富士提供的試劑盒,運用表面吸附支原體抗原的明膠顆粒代替動物紅細胞,消除了非特異性反應,且3h即能出報告。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為93.0%和90.0%,無需特殊儀器設備,即可操作,可作為支原體肺炎實驗室診斷的常規(guī)檢測,以利于早期做出診斷。
參考文獻:
[1]Davis SF.Concurrent outbreaks of pertussis and Mycoplasma pneumonia infection[J].Clin Infect Dis,1995,20:621.
[2]王學枋,王曉紅,趙國呂.小兒肺炎支原體96例臨床分析[J].上海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7,24(6):523.
[3]張蓓,余曉剛,沈立崧.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血清學檢測及臨床應用[J].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2001,16:35-36.
[4]劉東旭.肺炎支原體感染檢測診斷技術(shù)究近況[J].國外醫(yī)學·內(nèi)科學分冊,1994,21(2):50-53.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