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米安色林對治療抑郁癥患者的療效以及存在的不良反應。方法 米安色林組患者使用國產鹽酸米安色林片,初始服藥時藥劑量控制在15~30 mg/d,1 w內增至30~60 mg/d。阿米替林組患者使用阿米替林片,初始服藥時藥劑量控制在50 mg/d,1 w內增至100~125 mg/d。兩組患者均以2個月為1療程。結果 米安色林與阿米替林抗抑郁療效十分接近,但前者抗焦慮效果明顯優(yōu)于后者,而且起效也較快,在2~3 w的時間內就可以發(fā)揮抗抑郁和抗焦慮作用。結論 米安色林具有發(fā)揮效力快、效用強等特點,是一種較為安全的抗抑郁、焦慮型藥物,即使長期服用也無嚴重不良反應出現(xiàn),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米安色林;阿米替林;抑郁癥
米安色林是一種四環(huán)類抗抑制劑,具有選擇性,能夠對突觸前膜α2腎上腺素起到阻斷作用[1],并且,能夠終止中樞5-HT2受體分泌,從而緩解抑郁情緒、消除恐懼心理、使患者精力充沛、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睡眠質量[2]。米安色林對心血管影響小,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對臟器功能也無明顯阻礙,安全方便,具有良好的依從性,而且在治療抑郁癥患者時效果與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物接近。為了了解米安色林對治療抑郁癥患者的療效以及存在的不良反應,筆者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進行了隨機對照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確診為情感性精神障礙抑郁發(fā)作門診患者40例,選取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存在嚴重自殺傾向患者、存在嚴重機體疾病、有藥物過敏史者、孕婦。將其隨機分成兩組,米安色林組20例,阿米替林組20例。其中,米安色林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18~71歲,平均年齡(45.3±12.4)歲,本次病程1~4個月;阿米替林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43.2±11.6)歲,本次病程1~4個月。
1.2方法 米安色林組患者使用國產鹽酸米安色林片,初始服藥時藥劑量控制在15~30 mg/d,逐漸增加,1 w內增至30~60 mg/d(注意最高藥劑量不能超過75 mg/d,平均劑量控制在53 mg/d左右)。阿米替林組患者使用阿米替林片,初始服藥時藥劑量控制在50 mg/d,逐漸增加,1 w內增至100~125 mg/d(注意最高藥劑量不能超過250 mg/d,平均劑量控制在185 mg/d左右)。兩組患者均以2個月為1療程。存在睡眠障礙患者可服用少量苯二氮卓類藥物。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建立數(shù)據(jù)庫存放研究數(shù)據(jù),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漢密頓抑郁量表與漢密頓焦慮量表評分比較 經(jīng)治療,兩組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與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有明顯變化,均有所下降,有顯著意義,P<0.01。米安色林組患者在第二周末兩項指標已明顯下降,而阿米替林組患者直到3 w才有下降趨勢。漢密頓焦慮量表評分下降程度至3 w米安色林組明顯大于阿米替林組,具有顯著意義,P<0.01。8 w后兩組患者漢密頓焦慮表評分下降程度一直,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8 w,米安色林組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下降程度大于阿米替林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不良反應情況 副反應量表評分標準由6項決定,其中植物神經(jīng)、行為毒性、心血管、神經(jīng)系統(tǒng)、化驗異常五項標準評分米安色林組明顯要低于阿米替林組,P<0.01,有顯著意義。米安色林組患者常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包括渾身乏力、頭暈、唾液分泌減少;阿米替林組患者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口干、視物障礙、渾身乏力、心率過快等。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均在用藥后1w出現(xiàn),隨著用藥量的加大和服藥時間增長,米安色林組患者不良反應有緩解趨勢,無需特殊處理,只有極少數(shù)患者需要對癥處理;阿米替林組患者不良反應需停止用藥或降低藥劑量才能得到緩解。
3討論
抑郁癥屬于較為常見的精神疾病,在精神疾病中所占比例較高,且復發(fā)的可能性比較大。抑郁癥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精神痛苦,降低其社會功能,增加了自殺的可能性;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選擇見效快、效果強的治療藥物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研究是對米安色林與阿米替林兩種抗抑郁藥物療效的比較,由結果可以看出,兩者抗抑郁療效十分接近,但米安色林抗焦慮效果明顯優(yōu)于后者,而且起效也較快。根據(jù)研究結果中漢密頓抑郁量表可以看出,米安色林組在2 w后已發(fā)生明顯下降,且下降趨勢超過阿米替林組,并維持這種情況至4 w后,至1療程結束后兩組患者療效基本相同。漢密頓焦慮量表顯示米安色林組患者在3 w評分下降已經(jīng)超過阿米替林組,直至8 w后,仍保持這一狀況。
常規(guī)抗抑郁藥物治療中,大多受不良反應影響,導致患者依從性比較差。藥物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與患者機體不依從有著必然關系,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應該選擇發(fā)生不良反應概率低的藥物進行治療,以期提高患者身體的依從性。米安色林具有發(fā)揮效力快、效用強等特點,是一種較為安全的抗抑郁、焦慮型藥物,即使長期服用也無嚴重不良反應出現(xiàn),在門診抑郁癥治療中有良好效果,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陳德香.米安色林合并利培酮治療精神病性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0,(5):371-374.
[2]高崎.帕羅西汀與阿米替林治療原發(fā)性纖維肌痛綜合征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2):190-191.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