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討對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颊唛_展呼吸道有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受治療的100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為研究組和對比組,每組患者50例。其中,對比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的醫(yī)療護理措施,而研究組患者在對比組的基礎之上,加強了對呼吸道的護理和干預,回顧對照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等資料。結果 研究組COPD患者的咳嗽等癥狀的好轉(zhuǎn)時間和喘憋的緩解時間以及羅音的消失時間和對比組相比均明顯較少,同時,大大降低了平均的住院時間,兩組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上,治療COPD患者時,強化對患者呼吸道的護理和干預,不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而且顯著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病情盡快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道; 護理干預; 效果觀察
臨床對于COPD(慢性阻塞性肺?。┗颊叩淖o理和干預需要全面綜合開展,其中呼吸道的護理和干預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提高患者的預后,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1]。我院在2011年~2013年強化對COPD患者呼吸道的護理和干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隨機選取的100例研究對象中50例,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開展呼吸道的干預和護理,相比對比組患者效果明顯。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受治療的100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符合COPD的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為研究組和對比組,每組患者50例。其中對比組患者有男性35例,女性15 例,患者年齡在53~82 歲,平均年齡為(64.8±3.2)歲?;颊叩牟〕唐骄冢?4.9±5.8)年。研究組患者有男性32例,女性18 例,患者年齡在54~81 歲,平均年齡為(65.2±3.1)歲?;颊叩牟〕唐骄冢?5.2±5.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受治療的100例COPD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比組,每組患者50例。其中,對比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的醫(yī)療護理措施,而研究組患者在對比組的基礎之上,加強了對呼吸道的護理和干預。
1.2.1呼吸道干預措施
1.2.1.1對呼吸道進行濕化 由于患者的飲食量較少、加快了呼吸頻率、氣喘較為明顯,患者的呼吸道水分蒸發(fā)較為嚴重, 造成一些患者痰液較為黏稠。 通過強化呼吸道濕化護理干預,確保增強纖毛運動的能力, 從而避免了分泌物的結痂和干涸,加快了痰液的稀釋,利于痰液等有效排出, 同時,濕化還有利于緩解支氣管的痙攣,改善患者的通氣狀況,有效控制和預防肺部的感染,有效的緩解患者的缺氧等癥狀。
1.2.1.2要保證患者液體的入量 要通過宣教,讓患者患者了解飲水重要性,并依據(jù)病情的需要,按照醫(yī)囑對患者開展靜脈的補液等護理干預,臨床上,心衰和水腫患者除外,SOPD患者要確保2500~3000ml/d液體的入量。盡量將開水放置于患者的易取處,利于及時的補充水分, 促進稀釋痰液和痰液的排出[2]。
1.2.1.3對空氣進行濕化并氧療護理干預 對于COPD患者的病房,要保持室內(nèi)的溫度恒定以及濕度的穩(wěn)定,維持濕度在55%~60%為宜,溫度維持在為18°~20°左右,利于改善患者呼吸道的通暢。同時,開展氧療護理,持續(xù)吸入低流量和低濃度的氧,并保證洋氣的濕化瓶中注入適量的蒸餾水,氧氣注意加溫和保濕,需要每日更換濕化瓶,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
1.2.1.4切開氣道對氣管濕化 切開氣管后,由于空氣直接的經(jīng)過氣管的套管而進入到氣道,受此影響,內(nèi)有經(jīng)過氣道的溫化和濾過以及加溫處理, 大大降低氣道氣體的溫度等,吸入的干燥氣體對呼吸道的上皮容易造成一定的損傷, 降低了氣道內(nèi)黏膜纖維對異物的清除能力,最終導致一些粘稠的分泌物在氣道內(nèi)滯留過長時間, 加大痰痂的堵塞幾率, 因此,需要強化氣道的濕化和護理,建議配合霧化吸入進行干預[3]。
1.2.2促進有效排痰 排痰是對COPD患者呼吸道護理的重要目的。①是通過縮唇和深呼吸進行排痰,目的是排除氣道的遠端分泌物,維持COPD患者呼吸道的通暢狀態(tài), 要通過宣教讓患者學會通過有效的咳嗽等方法排痰,提醒患者咳嗽的時間不能太長,避免浪費體力引起過度的消耗, 特別是飲水或者就餐后要避免咳嗽,避免食物發(fā)生返流;②是通過霧化吸入,對患者積極的開展霧化吸入護理,可以有效的濕化氣道,使粘痰溶解,環(huán)節(jié)支氣管的痙攣情況,利于加快排除痰液, 維持氣道的通暢狀態(tài);③是要更換體位,通過定時的幫助患者進行翻身等變換體位,防止發(fā)生肺不張或者肺泡的萎縮,護理時可以叩背, 確保附著在支氣管壁或者肺泡周圍痰液得到松動,利于痰液的排出,叩背時要注意對老年患者的力度,不應該過猛,避免出現(xiàn)意外[4];④是適時的吸痰,主要針對無力咳嗽或者年老體弱以及意識障礙的患者,需要準備吸痰機,氣道一旦發(fā)生阻塞,要立即開展吸痰處理。對于昏迷或者體力衰弱患者, 要定時的進行刺激排痰。
1.3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軟件采用 SPSS17.0軟件包,組間的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x±s)表示, 計量資料行t 檢驗, P<0.05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COPD患者的咳嗽等癥狀的好轉(zhuǎn)時間和喘憋的緩解時間以及羅音的消失時間和對比組相比均明顯較少,同時,大大降低了平均的住院時間,兩組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當前,慢性的阻塞性肺疾病處在多發(fā)時期,受到環(huán)境污染、病毒感染、以及嗜煙等不良因素的影響,造成肺部一些終末細支氣管的遠端過度發(fā)生膨脹,氣道的彈性具有一定程度的減退,增大或者的充氣以及肺容量,對氣道壁造成一定的損害, 最終會導致或者的氣道功能出現(xiàn)嚴重的降低[5]。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反應較為遲鈍、體力較弱,咳嗽無力, 排除痰液較為困難,給治療COPD造成了一定困難,特別是預防呼吸道的感染較為棘手。研究中,研究組加強了呼吸道的護理干預、促進患者有效排痰、積極開展霧化吸入等, 研究組COPD患者的咳嗽等癥狀的好轉(zhuǎn)時間和喘憋的緩解時間以及羅音的消失時間和對比組相比均明顯較少,同時,大大降低了平均的住院時間,兩組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強化對患者呼吸道的護理和干預,不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而且顯著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病情盡快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潘文森, 劉志強, 袁雅冬, 等. 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135 例院內(nèi)病死率分析[J]. 臨床薈萃,2008,7(23):469-472.
[2]王榮華,錢源. 可泌特氣霧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4):792.
[3]馬麗霞,倪淑紅,顏喜梅.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8(01):107-108.
[4]劉幫瓊.老年COPD合并自發(fā)性氣胸21例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7):823-824.
[5]陳官玉.老年COPD并發(fā)自發(fā)性氣胸72例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1,17(20):6.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