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老年癡呆癥發(fā)病機制及其藥物治療進行探討和分析。方法 選取120例于2010~2012年于我院進行老年癡呆癥治療的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120例患者中女性占50例,男性占70例,年齡范圍居于55~70歲,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能夠增強膽堿能神經功能的藥物、鈣離子桔抗劑、神經營養(yǎng)藥物、改善腦循環(huán)或者代謝的藥物、中醫(yī)治療藥物,并記錄和分析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對120例患者通過使用不同的藥物進行綜合治療,有119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明顯改善,另外1例患者病情沒有出現(xiàn)明顯好轉。結論 對老年癡呆癥患者進行藥物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因而應該被推廣應用到更多的老年癡呆治療工作中。
關鍵詞:老年癡呆癥;發(fā)病機制;藥物治療
老年癡呆癥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疾病[1],根據其發(fā)病病因可分為混合型癡呆、血管性癡呆、阿爾茲海默型老年癡呆以及其他癡呆等類型,該病能夠造成老年人記憶力減弱、意識模糊以及喪失自理能力等,不但會影響老年人自身的生活,還會加重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因此,需要對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病機制和藥物治療效果進行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120例于2010~2012年于我院進行老年癡呆癥治療的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120例患者中女性占50例,男性占70例,年齡范圍居于55~70歲,年齡平均值為65歲,患者患病時間為6個月~10年,患病時間平均值為6年,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能夠增強膽堿能神經功能的藥物、鈣離子拮抗劑、神經營養(yǎng)藥物、改善腦循環(huán)或者代謝的藥物、中醫(yī)治療藥物,并記錄和分析患者的治療效果。
1.2方法
1.2.1使用增強膽堿能神經功能的藥物進行治療[2] 皮層膽堿不足是造成老年人癡呆癥中意識模糊癥狀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使用增強膽堿能神經功能的藥物進行治療,主要應用藥物包括多奈哌齊、卡巴拉汀、加蘭他敏、石杉堿甲等藥物,能夠有效提升老年人的記憶力。加蘭他敏的服用劑量和次數(shù)為4 mg/次,2次/d,連續(xù)服用4 w;多奈哌齊服用劑量和次數(shù)為5 mg/次,1次/d,睡前服用,連續(xù)服用4 w;石杉堿甲注射劑量和次數(shù)為0.2 mg/次,1次/d,卡巴拉汀服用劑量和次數(shù)為3 mg/次,2次/d,持續(xù)4 w,如果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再適當改變以上藥物的用量。
1.2.2鈣離子拮抗劑 尼莫地平屬于常見的鈣離子拮抗劑,能夠使缺血性腦血管病得到有效地治療,還可以提高腦供血含量,從而使缺血性神經損傷獲得一定的修復同時還能夠通過血腦屏障提高患者的記憶力,服用方式為100 mg/次左右,3次/d,持續(xù)服用1個月。
1.2.3神經營養(yǎng)藥物 主要的神經營養(yǎng)藥物包括維生素E、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司來吉林能夠使神經系統(tǒng)得到有效的保護,從而使老年癡呆癥出現(xiàn)好轉。司來吉林的服用劑量為服用10 mg/d,最好早晨服用,一段時間后可減半。
1.2.4改善腦代謝和腦循環(huán)的藥物 腦活素、腦蛋白水解物、萘非西坦、回拉西坦等藥物能夠改善患者的腦代謝;尼麥角林、氫麥角堿、都可喜以及萘呋胺脂等能夠改善腦循環(huán)。
1.2.5中醫(yī)藥物治療 中醫(yī)藥物對老年人具有填精益髓的功效,通過與活血化瘀、祛痰開竅等藥物相配合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主要使用熟地黃、石菖蒲和丹參等藥物。
2結果
對120例患者通過使用不同的藥物進行綜合治療,有119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明顯改善,另外1例患者病情沒有出現(xiàn)明顯好轉。
3討論
老年癡呆癥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疾病,主要表現(xiàn)大腦退行性病變,不僅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而且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3.1發(fā)病機制 老年癡呆癥的主要發(fā)病機制包括自由基的損傷、膽堿能缺失、中樞神經遞質代謝障礙以及鋁中毒假說等現(xiàn)象。引起老年癡呆的主要原因為大腦皮質及其下方的神經細胞出現(xiàn)退化,造成記憶力下降和意識模糊;如果患者大腦內部神經遞質乙肽膽堿大量減少就會引發(fā)老年癡呆癥,一旦發(fā)生此癥狀會造成β-類淀粉樣蛋白不斷增多并發(fā)生沉積;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系統(tǒng)不斷退化,防御功能也大大降低,很容易導致體內出現(xiàn)數(shù)量眾多的氧自由基,一旦氧自由基與蛋白質、脂質體和DNA等發(fā)生反應,就會破壞細胞膜結構,而且氧自由基會使得β淀粉樣肽大量積聚,對神經元功能造成破壞;鋁能夠與多種化學物質發(fā)生反應,與谷氨酸的羧基以及氨酸鏈上的精氨酸相結合,導致腦內大量積聚谷氨酸鹽和精氨酸鹽,導致神經纖維纏結在一起,破壞酶的活性并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但是鋁是否能夠成為導致發(fā)生老年癡呆癥的因素還沒有得到證實。
3.2藥物治療及治療機制 老年癡呆發(fā)病機制相對較為復雜,由于發(fā)病病因和發(fā)病機制的不同,治療方法也應該具有針對性。如本組研究中,膽堿酯酶抑制劑以減慢患者乙酰膽堿的降解,增加患者體內的乙酰膽堿含量,從而使得患者認知能功能得到改善;而鈣離子拮抗劑治療中,尼莫地平可以抑制患者體內由于鈣離子超載所造成的神經損傷,促進腦血流通,預防腦血栓的形成,以此來達到治療目的;神經營養(yǎng)藥物是一種非常有效、口服的活性、神經營養(yǎng)分子的藥物-J147,它能夠改善正常機體的記憶功能,預防AD轉基因模型突觸蛋白損失和認知功能下降;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的產生主要與腎精虧虛、心脾不足、肝陽上亢、痰濁壅盛有關,老年癡呆的治療當以益腎健腦、填髓增智為主,兼以健脾益氣、活血化瘀,因此,中醫(yī)藥物治療多采用銀杏葉提取物、石杉堿甲、芹菜甲素、黃皮肽胺、鹿茸、西洋參、酸棗仁等名中草藥組成研制成中成藥而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周海平.促進腦循環(huán)對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影響效果觀察與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20):173-174.
[2]吳林.老年性癡呆的中醫(yī)發(fā)病機制探討[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0,8(23):149-150.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