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DM)妊娠結局的影響,為降低母嬰并發(fā)癥、改善妊娠結局提供依據。方法 本院婦產科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于24~28w經系統產前篩查確診的、給予早期護理干預措施的65例GDM孕產婦作為干預組;同期于妊娠34w以后篩查出、未進行早期護理干預的46例GDM孕產婦作為對照組A;隨機抽取同期80例非GDM 孕產婦作為對照組B。比較三組的妊娠結局。結果 干預組與對照組A在早產、羊水過多、產褥期感染、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等母嬰并發(fā)癥方面,發(fā)生率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與對照組B比較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護理干預能夠明顯降低母嬰并發(fā)癥,對GDM的妊娠結局十分重要,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最常見的代謝紊亂性疾病之一,發(fā)病率可高達5%,其對母嬰的影響取決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如果血糖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血糖高能夠導致早產、巨大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等不良妊娠結局,,嚴重威脅母嬰健康,因而必須引起重視。研究表明[1~3],如果GDM得到較好的管理, 圍生期母嬰并發(fā)癥會得到明顯改善,而早期篩查和護理干預可保障母嬰的生命健康和生產的順利。本文以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61例GDM孕產婦以及同期40例非GDM 孕產婦為研究對象,進一步研究早期護理干預措施GDM妊娠結局的影響,為降低母嬰并發(fā)癥、改善妊娠結局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婦產科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于24~28w經系統產前篩查確診的、給予早期護理干預措施的65例GDM孕產婦作為干預組;同期于妊娠34w以后篩查出、未進行早期干預的46例GDM孕產婦作為對照組A;隨機抽取同期80例非GDM 孕產婦作為對照組B。干預組年齡23~34歲,平均年齡(28.6±3.5)歲;初產婦41例,經產婦24例,平均孕次(1.6±0.5)次;平均體重(67.1±6.3)kg。對照組A年齡24~31歲,平均年齡(27.9±4.1)歲;初產婦31例,經產婦15例,平均孕次(1.5±0.7)次;平均體重(68.3±7.4)kg。對照組B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7±4.5)歲;初產婦56例,經產婦24例,平均孕次(1.4±0.3)次;平均體重(67.9±5.8)kg。GDM孕產婦的診斷均符合2010年國際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組以及《婦產科學》第6版的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三組孕婦在年齡、孕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排除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產婦,患有妊娠合并癥、肝腎功能不正常的產婦。
1.2方法
1.2.1 健康教育 孕婦一旦確診為GDM,立即對其實行建卡登記、統一管理,并且由臨床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向孕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包括:對妊娠結局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GDM飲食治療意義;如何選擇健康食品;血糖自我檢測等。同時,利用多種形式,如組織參加產前教育課程、觀看宣教片、發(fā)放健康教育小冊子等,向孕婦宣傳疾病的相關知識,解答孕婦和家屬的各種疑問,并且指導孕婦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換衣),并且指導其注意會陰部的清潔,防止感染的發(fā)生。
1.2.2心理指導 GDM孕產婦由于自身及胎兒的健康受到威脅,會出現焦慮、緊張和恐慌,嚴重的導致抑郁,使病情加重,因此孕婦產檢或住院時,應根據孕婦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包括: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態(tài)度熱情,使孕婦熟悉和適應治療環(huán)境,并且用親切的語言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與家屬共同合作,幫助孕婦減輕心理負擔,鼓勵孕婦宣泄自己的情感及訴說自己的感受,避免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對患者身心造成的影響;幫助孕婦了解有關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向患者講明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干預方法,認識到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很好地預防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正確對待疾病。
1.2.3 飲食控制 GDM營養(yǎng)治療的目的是使母親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而飲食干預是GDM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措施,其既能避免血糖繼續(xù)升高,又能提供妊娠期的熱量和營養(yǎng),保證胎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因此,建議按孕前標準體重計算每日所需總熱量,能量分配為糖類占40%~50%,蛋白質占25%~30%,脂肪占25%~30%,同時,每日補充鈣劑、葉酸、鐵及維生素,并且多食豆類、粗谷類、低糖水果及綠葉蔬菜等,而且需低鹽飲食。
1.2.4 運動治療 妊娠期運動療法是配合飲食療法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另一種措施,GDM 孕婦有規(guī)律的體育運動,可改善胰島素拮抗,控制血糖水平,又能使患者血糖、血壓及膽固醇降低,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運動強度以運動后不引起子宮收縮為宜,有氧運動最好,如散步、做孕婦操及瑜珈等,但是有早產、流產先兆及其他需嚴格臥床休息的孕婦應避免運動。
1.2.5 病情監(jiān)測和藥物治療 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使用微量血糖儀進行血糖的自我監(jiān)測,至少1次/w監(jiān)測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對于經過飲食控制與運動治療,血糖仍控制不理想者,應遵醫(yī)囑予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治療過程中,需做到用藥劑量、時間準確,應監(jiān)測3餐后2h血糖,并記錄,對于血糖異常者,遵醫(yī)囑重新調整胰島素用量。
1.3 觀察指標 記錄三組孕婦妊娠合并癥及圍產結局,包括子癇前期、新生兒窒息、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 出生后24 h血糖<2.2 mmol /L) 等情況,就三組孕產婦的圍產結局進行詳細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以SPSS17.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 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組與對照組A在早產、羊水過多、產褥期感染、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等母嬰并發(fā)癥方面,發(fā)生率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與對照組B比較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給予早期護理干預措施的干預組與對照組A在早產、羊水過多、產褥期感染、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等母嬰并發(fā)癥方面,發(fā)生率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與同期非GDM 孕產婦的妊娠結局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早期干預能降低母嬰并發(fā)癥,改善妊娠結局。因此一旦確診為GDM,應該加強對產婦的早期護理干預,包括飲食、運動控制血糖、心理干預以及健康指導等,降低各種并發(fā)癥和合并癥發(fā)生的幾率,保證母嬰安全。
另外,有文獻報道認為孕中期GDM 發(fā)生率高,本文選擇24~28w做糖耐量篩查,有利于 GDM 的早期診斷、確診后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早期干預,并且避免了太早出現漏診、誤診等。另外,在孕前找到GDM 高危人群,盡早進行干預,是進一步改善妊娠結局的關鍵,因此臨床上對于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糖尿病患者、肥胖者應加強重視,對其進行孕前教育和飲食指導,盡量避免孕期發(fā)生GDM。
綜上所述,早期護理干預能夠明顯降低母嬰并發(fā)癥,對GDM的妊娠結局十分重要,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杏琴.妊娠期糖尿病的護理干預及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 :104~105.
[2]榮曉萍,劉溯.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9,16(3):802一804.
[3]張志紅.妊娠期糖尿病的護理干預[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 ,2011,24( 9) :4875~4876.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