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的臨床急救和護理體會。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68例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患者臨床資料,根據其病情給予有效的急救和護理措施。結果 本組患者經過急救和護理,2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順利度過急救期。結論 創(chuàng)傷失血性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復雜,需要醫(yī)師和護理人員有熟練的業(yè)務水平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根據具體情況實施有效的搶救方案,并給予嚴密的后期護理,以最大程度的改善預后。
關鍵詞: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急救;護理
多發(fā)性創(chuàng)傷特點是傷勢嚴重、復雜,失血量大,生理功能紊亂,傷情變化迅速,多因呼吸衰竭、失血性休克、感染、多臟器衰竭而死亡。因此,在急診科早期采取迅速、準確、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降低致殘率、挽救嚴重多發(fā)傷患者生命的關鍵[1]。這就要求醫(yī)護人員具有相應的急救知識和能力。在患者到達急救室時,先應把注意力集中到短時間可以致死的傷情上,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就是比較危險的一種情況。我科2013年1~6月共收治多發(fā)性創(chuàng)傷合并失血性休克68例,現將急救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6月治療失血性休克患者共68例,10例為初步處理后由他院轉入,其余均為傷后未經處理直接送入。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齡7~68歲,平均47.5歲。
1.2方法
1.2.1妥善處理出血傷口,快速控制出血,創(chuàng)傷引起的活動性出血,可使機體內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組織灌注不足、細胞代謝紊亂和功能受損的生理病理過程[2]。密切觀察出血情況,迅速處理活動性出血。最有效的緊急止血方法是用大拇指壓住出血傷口或肢體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在傷口處用敷料加壓包扎,并將傷部抬高,以控制出血。對出血不止的四肢大血管破裂可用氣壓止血帶[3]或者用止血鉗夾住,并墊以紗布。記錄上帶時間,定時放松,防止肢體因缺血而發(fā)生壞死;四肢開放性骨折、皮膚撕脫傷者及時用厚敷料加壓包扎傷口,并用簡易夾板妥善固定骨折肢體。
1.2.2建立靜脈通道 迅速建立2~3條靜脈通路,迅速補充血容量,提升血壓,維持有效循環(huán)是搶救的關鍵。有條件者測量中心靜脈壓以確定補液量,監(jiān)測每小時尿量并記錄。為防止輸液過快過多引起肺水腫,一般使血壓維持在70~90mmHg,尿量>25ml/h[3]。靜脈穿刺多選擇上肢靜脈,用靜脈留置針穿刺,在補充一定量的晶體液之后,再給予膠體液,保證重要臟器血流量。
1.2.3體位與保暖 在搶救室,使患者去枕平臥于檢查床,頭和軀干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以增加回心血量,必要時還要使用約束帶固定,并注意束帶部位的觀察和護理。對已休克的患者,將其置于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從臼齒處放入開口器,以防咬傷舌頭,用舌鉗將舌頭拉出,以防止舌后墜而影響呼吸。同時要注意保暖,除給患者棉被取暖外,還要增加保暖設備如空調或電暖器。
1.2.4保持呼吸道通暢 護理人員應迅速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有活動假牙者應取出,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阻塞呼吸道,喉頭水腫或昏迷者舌后墜可用舌鉗夾出,必要時進行氣管插管、輔助機械通氣,給予鼻導管或面罩給氧,流量4L/min~6L/min,及時改善缺氧狀態(tài)。
1.2.5心理護理 失血性休克患者傷情重、變化快,隨時都可能發(fā)生生命危險,又面臨著肢體傷殘、外貌毀損,給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帶來困難,影響家庭婚姻和個人前途,在軀體和心理上都有創(chuàng)傷。所以,護士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做好思想工作,運用非語言手段,以從容鎮(zhèn)定的態(tài)度、熟練的技術、穩(wěn)重的姿態(tài),給患者及家屬增加信任和安全感。
2 結果
本組患者經過急救和后期治療,2例患者死亡,1例有COPD基礎疾病的患者死于呼吸衰竭,1例老年患者死亡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順利度過急救期,顯示了較好的搶救護理效果。見表1。
3 討論
創(chuàng)傷性休克是機體遭受嚴重創(chuàng)傷刺激后引起的應激反應,多數是由骨折和臟器損傷后的急性失血、失液引起,同時組織分解代謝產物的毒素作用和強烈的疼痛刺激也是引起休克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病理生理變化為微循環(huán)、體內代謝的變化和內臟器官的繼發(fā)性損害。故應積極搶救,因此迅速處理好活動性出血傷口是早期急救的重要手段。通過心電監(jiān)護,保證輸液通路通暢,通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意識表情、皮膚的溫濕度、尿量等把握最佳的治療時機,急診科醫(yī)護人員在搶救創(chuàng)傷性休克過程中,必須有高度的搶救意識,快速的反應能力和病情鑒別觀察能力,有豐富的急救知識和嫻熟的護理技能,熟記搶救程序、流程,熟悉心電監(jiān)護儀、呼吸機、深靜脈置管的應用,縮短受傷檢查時間,積極主動地實施相應的急救措施,為患者贏得搶救時間。
參考文獻:
[1]李鳴.多發(fā)傷伴延遲性脾破裂診治體會[J].中華中西醫(yī)雜志,2008,9(6):484-486.
[2]何津,馬龍濱,張景華.原發(fā)性脾腫瘤致自發(fā)性脾破裂7例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9(6):509.
[3]陳敦金,許波.產科失血性休克的血液動力學監(jiān)測及補液治療[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3):17l-173.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