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介紹一種包皮環(huán)切術后切口縫合的方法,以減輕拆線時患者的痛苦及術后陰莖皮下存留線結引起的不適反應。方法 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45例包皮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實施包皮袖套狀環(huán)切并采用凡士林油紗條上縫線的打結法縫合。具體內容包括:明顯出血點結扎后先不剪線,切口縫合后線結置于切口皮緣,將來自行脫落,切口縫線距皮緣2~3 mm。先不結扎,提起切緣縫線兩端,交叉拉緊,放置凡士林油紗條上面再打緊線結,術后切口縫線自行脫落。結果 例患者切口縫線順利脫落,,均無明顯疼痛,切口愈合良好。結論 此種包皮環(huán)切術切口縫扎法,對減輕拆線時的患者的痛苦及術后皮下線結存留引起的不適反應明顯減輕,醫(yī)療費用較低,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包皮環(huán)切術;無線結;切口縫合
包皮過長或包莖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病之一。包皮環(huán)切術是治療包皮過長及防止其并發(fā)癥的有效方法,去除多余的包皮以顯露龜頭,并盡可能減少患者的痛苦,是實施包皮環(huán)切術的目的[1]。近年來,就診和要求做手術的患者逐年增多,包括各年齡段,其中以小兒居多。其治療多以包皮環(huán)切手術為主,切口愈合后拆除縫線疼痛,及術后陰莖皮下血管結扎止血遺留線結引起線結不適反應,不僅為患者帶來了較大的痛苦,同時也成為醫(yī)務人員最煩心和痛苦的事情。為了尋求一種既能減輕患者痛苦,又能減輕醫(yī)務人員的工作量的拆線方法,我們于2010年1月~2012年9月對45例包皮切患者的切口,采用改進手術及縫合技術,術中血管結扎后縫線暫不剪斷,縫合時線結置于縫合口,縫線距皮緣2~3 mm,縫合后先交叉不打結,放置油紗后結扎的方法,即油紗上結扎法,術后油紗及線結一起脫落,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45例包皮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組患者年齡4~8歲,其中患兒包皮口縮窄, 包皮與龜頭粘連,包皮不能上翻外露龜頭18例,或強行上翻包皮,不能自行復位,易嵌頓者7例;包皮過長,但反復出現排尿不適、包皮龜頭炎癥及尿路感染者20例。
1.2方法 在手術之前先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測定凝血的時間,本組檢查結果顯示所有患兒均無異常;患者均常規(guī)行袖套狀包皮環(huán)切術,所有患兒均采用靜脈全麻,有粘連者將其分離,內外板切緣修平整,對齊,1號絲線徹底結扎止血,結扎線先不剪斷,縫合切口時將線結置于切口處剪除過長縫線,以l號絲線常規(guī)縫合切口,縫針距切口緣2~3 mm,縫線穿過切口緣后,提緊縫線兩端,暫不打結,使交叉,放置凡士林油紗條于交叉縫線上,并緊貼切緣,然后打緊線結結扎,每根縫線均如此結扎,縫合完后陰莖適當加壓包扎。術后適當應用抗炎治療及口服雌激素防勃起,疼痛較嚴重時給予口服止痛藥物,常規(guī)的藥物為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可以讓患兒在睡覺前服用乙烯雌酚。在手術之后2~3 d內嚴密觀察包扎的紗布有無滲血等等,如果沒有異常則可以解除包扎紗布,同時在解除紗布以后每天采用濃度為2%的碘伏消毒液消毒切口及油紗條,清洗2~3次/d即可,術后不需要手動拆除縫線及油紗條、結扎血管線結,因為在手術后1~2 w內縫線及油紗條、結扎血管線結自行脫落,隨后切口會慢慢愈合,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切口拆線痛苦。
2結果
45例患者術后縫線、線結及油紗條脫落順利,除2例患兒勃起系帶處裂開出血感疼痛外,其余患者均述無疼痛感,患兒亦未發(fā)生哭鬧現象。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切緣愈合整齊美觀,術后切口無明顯瘢痕,患兒及家屬滿意度高;不易發(fā)生切口感染,無血腫等手術并發(fā)癥,局部水腫較輕;不會出現系帶過短、切緣、不整齊等情況?;颊叻从沉己谩?/p>
3結論
醫(yī)學界把包皮覆蓋住全部陰莖頭和尿道口但包皮仍可上翻稱為包皮過長,不能上翻者為包莖[2]包皮環(huán)切術雖然是泌尿外科的小手術。如處理不當可發(fā)生出血、尿道外口及包皮系帶損傷或感染、內板與龜頭粘連等并發(fā)癥,嚴重可影響陰莖的發(fā)育,或長期的包皮垢存留刺激,以后有發(fā)展成為陰莖癌可 能[3],成年男性的包皮陰莖頭感染可通過性生活傳染給性伴侶,使女性患婦科疾病和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幾率增加。包莖及包皮過長還可導致性生活障礙,常見癥狀為早泄[4]。另外,全世界公認包皮環(huán)切術可以明顯降低男性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5],可見包皮環(huán)切術之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見,包莖、包皮過長的危害性非常巨大。
包皮環(huán)切術盡管有多種改良術式,最常見的便是包皮環(huán)切術,該手術已具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成為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類型。在手術之后需要縫合切口以及拆除縫線。傳統(tǒng)切口縫扎法由于受到技術水平的限制,拆線方法為:提起線結一端,將之剪斷后方可抽出縫線,每例患者一般均需拆除十二針或者更多縫,在拆線的過程中,患者將遭受極大的痛苦,如果縫線結扎較緊,提線時更加重疼痛,甚至必須經麻醉后方能拆線。這就導致了一些患者在拆線過程中產生抵觸情緒。采用凡士林油紗條上縫線的打結法是隨著科學技術水平和醫(yī)療技術水平的發(fā)展與提高而研究的一種新型技術,主要通過縫線穿過內外板切緣后,提起線兩端交叉拉緊,既可達到止血,又利于傷口愈合。創(chuàng)口縫線及線結能自行脫落,不會牽扯切口部皮膚,不引起疼痛,大大減少對切口的損傷。該方法有效的改變了上述拆線疼痛的情況。正是由于臨床上大量的實踐并不斷的加以改善,如今,這種縫合技術愈加成熟,不僅操作簡單易行,同時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能有效避免了拆線疼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6-8]。
本文主要采用回顧性的方式,對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45例包皮切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結果表明,本組45例患者術后縫線、線結及油紗條全部順利脫落,成功率為100.0%?;颊叩牟l(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僅有2例患兒勃起系帶處裂開出血感疼痛,占總數的,4.44%。其余患者均述無疼痛感,患兒亦未發(fā)生哭鬧現象。通過觀察患者術后的愈合狀況發(fā)現,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切緣愈合整齊美觀,術后切口無明顯瘢痕,患兒及家屬滿意度高;不易發(fā)生切口感染,無血腫等手術并發(fā)癥,局部水腫較輕;不會出現系帶過短、切緣、不整齊等情況?;颊叻从沉己?。由此說明,采用凡士林油紗條上縫線的打結法對減輕拆線時的患者的痛苦及術后皮下線結存留引起的不適反應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4主要方法和技計術路線
患者入組條件及來源:選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門診及住院患者中的診斷為包莖,未經任何治療的小兒患者。共入組120例:年齡0~8歲,平均3.5歲。其中0~3歲75例,4~8歲45例。入組條件:患兒包皮口縮窄, 包皮與龜頭粘連,包皮不能上翻外露龜頭,或強行上翻包皮,不能自行復位,易嵌頓者;或限于包皮口極小、排尿時出現包皮前端呈囊狀膨大、排尿困難、排尿不適者或反復出現包皮炎癥者,見圖1。
圖1 技術路線圖
5主要技術指標與經濟指標
觀測指標包括龜頭的顯露程度、包皮口大小、包皮上翻情況及排尿情況等。手術觀測指標:手術時間、術后疼痛持續(xù)時間、術后水腫持續(xù)時間、術后切口出血、術后包皮血腫、瘢痕形成、切口感染、遠期隨訪外觀滿意度等。
參考文獻:
[1]曲龍嘉,王禾,劉賀亮,等包皮過長三種手術方式效果比較[J].武警醫(yī)學,2010,21(4):332.
[2]郭應祿,胡泉禮.男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4:1-17.
[3]梅驊,陳凌武,高新.泌尿外科手術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529.
[4]魏晨陽,柴燕,安永壽,等.包皮環(huán)扎術在包皮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1,34(5):55.
[5]胡金天,梁浩,李強,等.包皮內板環(huán)切術治療包莖及包皮過長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2,23(5):261.
[6]萬久愷,郝斌,李寶興.改良式包皮環(huán)切術與傳統(tǒng)包皮環(huán)切術治療包皮過長療效對比[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0,01:11-12.
[7]茅廣宇,楊松林,鄭江紅,鄧等.連續(xù)褥式縫合技術在包皮環(huán)切術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0,12:1754-1755.
[8]吳景夫,邱友民,黃峻.改進袖套式包皮環(huán)切術98例體會[A].中國性學會、杭州上醫(yī)門診部、北京點擊成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全國性與生殖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中國性學會、杭州上醫(yī)門診部、北京點擊成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9:2.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