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床化學檢驗在當下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臨床化學檢驗前,對質量的檢驗分析也需要被重視起來。本文針對臨床化學檢驗分析前的質量控制和管理進行研究,并且對臨床化學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的影響提出幾點相應對策。
關鍵詞:臨床化學;質量控制;分析前質量
通常情況下,臨床化學實驗對實驗過程和實驗得出的結果比較重視,而忽略了臨床化學檢驗分析前對質量的控制,就會出現(xiàn)因為化學檢驗分析前的質量問題,進而產生難以準確的提供患者患病情況的事件發(fā)生,最終很有可能發(fā)生錯失患者治療時機等重大事件。面對這種形勢,就需要盡最大可能的減少因為臨床化學檢驗前的管理和質量控制產生的問題而造成的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1 影響臨床化學檢驗分析結果的因素
1.1患者因素
1.1.1生理因素對臨床化學檢驗分析的影響 在對標本的采集之前,需要對患者的飲食、生理健康和已經采取的治療措施進行研究分析,因為這些因素與即將采集的標本有著密切的關系[1]。一些生理方面的原因對患者的正常指標也可能造成影響,比如吃飯后患者的無機磷會有明顯的增加;血清鐵值會因為時間不同、性別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值;年齡的不同也會導致一些類似于ALP值等指標的不同,所以在采集標本之前,對患者的各種生理情況考察清楚非常必要。
1.1.2運動因素對臨床化學檢驗分析的影響 由于運動會引起很多身體指標的變動,患者身體的各種指標也與運動時長和患者平時的運動習慣相關聯(lián),對于進行過系統(tǒng)訓練的人員來說,發(fā)生值增大的酶通常為肌肉中大量存在的酶,如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谷丙轉氨酶等[2]。在進行了強烈的運動之后,生長激素、腎上腺素等值也會隨之增高,為了減少運動因素造成的各種指標變化對醫(yī)學判斷的影響,盡量要求在臨床化學檢驗前不做過度運動。
1.1.3飲食情況對臨床化學檢驗分析的影響 對于不同的酶的測定需要對患者進行不同的化學檢驗前要求,如血脂化學檢驗前就要求必須空腹,而在空腹血糖測定時則應該注意對空腹時間的合理把握,將時長把握在12~16h,以免影響到檢驗結果的準確性[3]。
1.1.4部分藥物對臨床化學檢驗分析的影響 一些具有特殊性質如刺激性的藥物會對人類身體產生各種指標的變化,例如CO在與血紅蛋白結合之后會在增大血紅蛋白的化驗含量,酒精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乳酸等值的變化,所以為了臨床化學檢驗具有良好的準確程度,要求患者在接受化學檢驗前4h盡量不要進食含有酒精類成分和咖啡、茶等的食物飲品,不要吸煙。
1.2標本采集
1.2.1標本采集時間對臨床化學檢驗分析的影響 在臨床化學檢驗分析中,標本采集的時間對檢驗結果也會產生直接影響,部分激素在24h中的不同時間分泌的激素量也有差別,例如促甲狀腺激素在22:00~23:00時出現(xiàn)血液峰值,在10:00會出現(xiàn)血液谷值,而這兩個時間段內的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量的差別可以達到2~3倍[4]。所以就要求在進行標本采集之前規(guī)劃好合理的采集時間。
1.2.2采血姿勢對臨床化學檢驗分析的影響 采血姿勢對于臨床化學檢驗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部分檢驗指標在不同姿勢下采血后的檢驗結果也不同,例如采取站立采血時,會對體液的分布位置造成干擾,所以要在采集血樣之前要求患者采取臥位和坐位休息5min以上,在采集血樣時對姿勢上也需要進行一致要求。
1.2.3壓脈帶和輸液對臨床化學檢驗分析的影響 在臨床化學檢驗前,對壓脈帶的使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血液中各種成分的含量,如果使用壓脈帶造成的經脈阻滯>1min,將會造成血液中的酸堿度降低,所以在進行完相應的操作后,應該及時將壓脈帶釋放。通常情況下輸液也會影響到臨床化學檢驗結果的準確度,為了盡量減小輸液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應該在輸液完成后8h進行血樣采集。
1.2.4采樣容器對臨床化學檢驗分析的影響 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使用符合規(guī)定的采樣器材,在采集時要注意標本溶血,一旦發(fā)現(xiàn)有顯性溶血,就需要對該溶血進行判斷,確定不是病理性溶血后,對該血樣棄置處理,并且盡量采集新血樣,如果條件不允許,則需要在檢驗結果中標注為\"標本溶血\"。
1.3標本運輸 在對血樣采集結束后,因該盡快進行血樣的運送和保存,在最大限度內減少時間對臨床化學檢驗分析的影響,例如ACP在37℃下進行保存1h,就會導致其活性下降50%。所以為了減少此類情況的影響,就需要對采集的樣本進行最快的處理和運輸。
2 臨床化學檢驗分析前出現(xiàn)問題的對策
2.1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提高嚴謹度 在臨床化學檢驗前需要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在實驗項目的選取上進行嚴格的篩選,醫(yī)生需要對應該填寫的申請單進行仔細填寫,為后續(xù)的工作人員打好工作基礎,在申請單上應該體現(xiàn)出詳細的如檢驗項目、患者性別、姓名、年齡等信息。保證對實驗原記錄的合理保存,并且對相應的檢驗接受負責人進行記錄。
2.2建立完善的臨床化學檢驗分析體系 各個醫(yī)院應該形成一個合理的臨床化學檢驗分析鏈,以保證每一個臨床化學檢驗環(huán)節(jié)都有相應的負責人,在檢驗過程中,保證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整個檢驗在有條不紊的環(huán)境下進行。
臨床化學檢驗分析前的質量控制問題是現(xiàn)在急需面對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需要從一般情況、患者本身情況以及采樣后的客觀原因進行分析,在工作人員和醫(yī)院工作體系方面尋找對策,相信臨床化學檢驗在各個方面一定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趙杰才.探討臨床化學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0,8(25):75-76.
[2]夏禮軍.重視臨床化學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7(5):473-474.
[3]張翠萍,高晉鮮.臨床化學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探討[J].臨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09,40(5):364-365.
[4]叢玉隆.臨床實驗室分析前質量管理及對策[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9,27(8):483-487.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