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A縣從1995年6月監(jiān)測出HIV感染者以來,歷時14年時間,每年對強制在羈人員和其他高危人群采血監(jiān)測,到2009年為止共監(jiān)測出HIV感染者968例,占總人口的0.9%。其中:男性824例,占感染者的85.12%,女性144例,占感染者的14.87%。感染發(fā)病死亡84例,占感染者的8.7%。從感染者文化結構看文盲806例,占感染者的83.26%;小學畢業(yè)112例,占感染者11.57%;初中畢業(yè)37例,占感染者的0.7%。HIV感染者中年齡2歲~72歲。其中:25~30歲年齡組感染者最多301例,占感染者的31.09%;其次30~35歲年齡組感染者249例,占感染者的25.7%;20歲~25歲組175例,占感染者的18.07%;35~40歲年齡組115例,占感染者的11.88%。對HIV感染者進行追蹤訪視,在家務農(nóng)725例,占感染者74.9%,外出打工124例,占感染者12.8%;抗病毒治療29例,占感染者的3%;孕婦7例,占感染者的0.72%;孤兒4例,占感染者的0.41%。見表1。
1概述
某A縣屬國定貧困縣,交通閉塞,文化經(jīng)濟落后,人蓄同居,衛(wèi)生條件差,生產(chǎn)、生活方式原始,舊習慣、舊思想、舊觀念嚴重,是由奴隸社會脫胎而來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的少數(shù)民族,主食以洋芋、玉米、蕎子為主。屬大陸高原氣候、雨量集中、分布不均,干濕季節(jié)分明,自然災害頻繁,轄區(qū)內(nèi)有5所縣級衛(wèi)生單位,5所中心衛(wèi)生院,30個鄉(xiāng)鎮(zhèn),322名衛(wèi)生技術人員,189個村衛(wèi)生站,共280張床位。
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心下,成立了愛工委,依托中英性病艾滋病項目,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默沙東項目、降消項目等,開展了以艾滋病健康教育為主的宣傳。行為干預、針具交換、美沙酮門診、孕產(chǎn)婦母嬰阻斷,關懷支持感染者資助自救,為HIV感染者發(fā)放低保,享受農(nóng)村醫(yī)保進行治療等措施。
2存在問題
2.1 HIV感染者數(shù)量增多已成為社會問題,今后將更為嚴重。
2.2 HIV感染途徑由靜脈吸毒共用針頭為主,逐漸轉(zhuǎn)變?yōu)樾詡鞑?、母嬰傳播途徑為主,三者共存。目前口食吸毒為主?/p>
2.3 HIV感染者的死亡后,會造成大量的孤兒出現(xiàn)。
2.4 交通閉塞,文化經(jīng)濟落后是制約發(fā)展的關鍵。
2.5 民族地區(qū)缺醫(yī)少藥的情況仍\"十分\"嚴重。
3分析
3.1交通閉塞,文化經(jīng)濟落后是制約了A縣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由靜脈吸毒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蔓延的趨勢,人群分布于農(nóng)村,以青壯年為主,男性多于女性,文盲為主,由于風俗習慣的原因性傳播速度很快,HIV感染者已成為社會問題,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現(xiàn)象嚴重存在。
3.2 隨著HIV感染者的發(fā)病,使用藥物量的增加,感染者的死亡會造成大量的孤兒。
3.3 因文化素質(zhì)的原因,HIV感染者不是立即發(fā)病,所以在社會上引不起足夠的重視,即使行為干預,也只是暫時的,應編寫通俗易懂的HIV發(fā)病后的一些癥狀,體征方面的健康教育資料,讓普通人群了解HIV感染、發(fā)病、死亡的全過程,自覺地引起重視和行為干預。認識到艾滋病的嚴重性。
3.4 農(nóng)村條件較差,居住分散,開放的性行為,封閉的性觀念,造成外出打工人員的增加。
4建議
艾滋病并不是某個民族特有的傳染病,它可以波及任何一個民族,所以全社會要動員起來,繼續(xù)加大投入,加強健康教育宣傳的力度,進行性行為干預,實施關懷項目,使健康教育工作落到村、組,責任到人,建立艾滋病孤兒院和HIV檢測治療研究中心,定期不定期的追蹤監(jiān)測,研究治療HIV的藥物,免費治療,使HIV感染者得到關愛和治療,不斷改善農(nóng)村環(huán)境,改變農(nóng)村面貌,實現(xiàn)三通,帶領農(nóng)民科技致富,讓農(nóng)民逐步改變舊風俗、舊習慣,有錢看病。筆者認為,貧困地區(qū)的防保工作不可輕視,不僅需要人財物的投入,還需醫(yī)務工作者的大力奉獻精神,解決基層醫(yī)務工作者的待遇,才能確保民族健康,民族才會興旺發(fā)達,才能夠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 徐鵬,劉康邁,呂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配偶告知工作現(xiàn)狀分析[J].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2011.10.
[2]N. Kamar, C. Garrouste, E.B. Haagsma.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epatiti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e virus infection who have received solid organ transplants Gastroenterology, 140 (2011), pp. 1481-1489.
[3]F.C. Zhu, J. Zhang, X.F. Zhang.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recombinant hepatitis E vaccine in healthy adults: a large-scal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376 (2010), pp. 895-902.
[4] 高菲菲,鐘曉妮,彭斌,等.HIV感染者配偶或固定性伴安全套使用影響因素分析[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09.
[5]Sven Pischke, Heiner Wedemeyer Hepatitis E virus infection: Multiple faces of an underestimated problem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3 vol 58 | 1045-1046.
[6] 曾剛,陳虹,李崇行,等.四川省涼山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配偶感染狀況調(diào)查[J].疾病監(jiān)測,2010.06.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