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口服降糖藥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比較。比較1次/d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與諾和靈30R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況和低血糖的風險。方法 選擇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甘精胰島素組(33例)和諾和靈30R組(30例),甘精組采用早餐前服格列美脲(1~2 mg),早7∶00或晚21∶00注射甘精胰島素;諾和靈30R組采用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兩組治療目標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結(jié)果 治療后兩組HbA1c、FBG、2hpbc均較前明顯下降。兩組下降幅度及達標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但甘精組低血糖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諾和靈30R組。結(jié)論 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降血糖效果好,使用簡單、方便、低血糖發(fā)生率低,安全性好。
關鍵詞:老年人;糖尿?。桓示葝u素
臨床上對于2型糖尿病應用足量口服降糖藥治療,血糖控制不能達標的患者,多改用不同方案的胰島素治療,現(xiàn)將應用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口服降糖藥對比諾和靈30R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會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年齡60~78歲,糖尿病病程>5年,服用2種以上的口服降糖藥,其空腹血糖>8 mmol/L;2 h血糖>12 mmol/L,HbA1c>8%,均未達到理想標準,排除伴有肝、腎功能損害等嚴重并發(fā)癥患者。
1.2方法 患者停服以前的藥物 ①治療組采用早餐前30 min服用格列美脲1~2 mg(萬蘇平, 江蘇萬邦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早7∶00或晚21∶00(根據(jù)患者的生活方便性)注射甘精胰島素(來得時,賽諾菲·安萬特公司生產(chǎn))起始劑量0.2Iu/Kg/d;②對照組:諾和靈30R(德國諾和諾德公司生產(chǎn))每日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起始量為0.5Iu/Kg/d;③每日早及3餐后2 h分別測指尖血糖(美國強生血糖儀);根據(jù)患者血糖監(jiān)測結(jié)果調(diào)整胰島素劑量至空腹血糖≤7 mmol/L,2 h血糖≤10 mmol/L為標準。低血糖標準:末梢血糖≤4 mmol/L,血糖達標后需治療2 w。
1.3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統(tǒng)計分析全部數(shù)據(jù),正態(tài)分布變量用 (x±s)表示。
2結(jié)果
治療12 w后,兩組患者于用藥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和HbA1c均較基線水平明顯下降,兩組下降幅度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在口服藥基礎上用的胰島素量明顯少于對照組,治療組低血糖發(fā)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P<0.01),見表1。低血糖癥狀在減少胰島素用量后均得到緩解。
3討論
DCCT及UKPDS等多項循證醫(yī)學研究已使人們對強化血糖控制的意義達成共識。血糖達標不僅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還可以降低糖尿病相關的醫(yī)療費用。
甘精胰島素(IG)是人工合成的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其結(jié)構(gòu)不同于人胰島素,A鏈的21位門冬氨酸被換成甘氨酸,并在B鏈C末端加兩分子精氨酸,結(jié)構(gòu)的差異會使功能發(fā)生變化,其作用時間長達24 h而沒有明顯峰值[1],且臨床使用方便,只需注射1次/d,不限注射時間,是一種能較好滿足基礎胰島素要求的長效胰島素。格列美脲為第三代長效磺脲類口服降糖藥,與傳統(tǒng)磺脲類藥物不同,其作用位點是在分子量更小的β細胞65 Kda蛋白,對1相及2相胰島素分泌均有促進作用[2], 同時有胰外作用,提高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能靈活調(diào)節(jié)胰島素分泌,并且不容易引起低血糖。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因為生理機能減退,腎功能低下,藥物排泄慢,容易在體內(nèi)蓄積而發(fā)生低血糖。同時老年糖尿病患者垂體、腎上腺功能減退,胰高糖素減少,也增加了低血糖的發(fā)生率[3]。甘精胰島素是一種新的長效制劑,作用持續(xù)24 h,具有無峰值的長效胰島素類似物,患者使用甘精胰島素,能有效平穩(wěn)地降低血糖,低血糖(特別是夜間低血糖)發(fā)生率低。本研究還提供了\"每天打一針,吃一片藥\"的理想控制血糖的范例,這種方案不僅能使血糖達標,同時明顯減少低血糖事件,簡化2型糖尿病治療,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使患者更理想、更安全、更方便地控制血糖。
綜上所述,在口服藥的基礎上加1次/d注射長效胰島素的方案,不僅能使血糖達標,同時減少低血糖事件,且簡單方便、安全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及主動性。此方案也可作為患者將來完全胰島素替代治療的一個良好過渡,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進一步觀察驗證。
參考文獻:
[1]Owens DR,, Zinman B, Bolli GB. Insulins today and beyond[J].Lancet,2001,358(9283):739-746.
[2]Korytkowski M, Thomas A, Reid L, et al. Glimepiride improves both first and second phases of insulin secretion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2,25:1607-1611.
[3]趙洪波,袁同躍,吳暉.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瑞格列奈對磺脲類失效老年糖尿患者的療效和胰島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2):469-471.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