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工作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簡稱\"腰突癥\")針刀牽引序貫治療中的作用。方法 將我科2012年6月~8月住院的68例針刀牽引序貫治療的腰突癥患者分為2組。對治療組加強護理工作,包括手術傷口的監(jiān)護和管理、敦促患者訓練和心理護理、健康指導,隨訪半年,了解患者恢復情況。結果 治療組平均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均低于對照組,后期復發(fā)率也低于對照組。結論 有效的護理工作是針刀牽引序貫治療腰突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容忽視。
關鍵詞:護理工作;針刀牽引序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
腰椎間盤突出癥(簡稱\"腰突癥\")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是因椎間盤變性,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組織突出刺激或壓迫馬尾神經、神經根所引起的一種綜合征。主要癥狀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經痛。約有50%的患者表現為先腰痛后腿痛,約有1/3的患者為腰背痛和腿痛同時發(fā)生,其他一少部分患者則先出現腿痛后出現腰背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目前治療的方法很多,如針灸、推拿、牽引、藥物、小針刀等等,護理工作作為臨床治療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腰突癥患者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現將我科針刀牽引序貫治療腰突癥中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2012年6月~8月小針刀治療腰突癥患者共68例,治療組38例,平均年齡(50.32±12.96)歲,對照組30例,平均年齡(51.84±12.74)歲,兩組比較P=0.629,無統(tǒng)計學差別,具有可比性?;颊呔休^明顯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并經CT或MRI確診為腰突癥。其中治療組:L3/4 6例,L4/5 9例,L5/S1 12例,L4/5、L5/S1 11例;對照組:L3/4 9例,L4/5 4例,L5/S1 15例,L4/5、L5/S1 2例。
1.2 方法 針刀牽引序貫治療:對全部患者在完善入院檢查后均進行常規(guī)消毒,在病變椎間兩側和上下棘間選三點進行針刀松解治療,兩側切開松解橫突間肌和橫突間韌帶,中間一針松解棘間韌帶。每位患者治療1次,根據癥狀改善情況,間隔5~7d重復1~2次。根據患者病變部位進行俯臥或仰臥位固定于牽引床上,做骨盆牽引,牽引力在40~120 kg之間,持續(xù)20min,1次/d。治療后按脊柱外傷患者搬運方法送病房,在搬送時保持患者身軀平直,仰臥于病床上,下肢可做屈伸活動,但軀干不得任意活動。在床上可翻身,但必須保持身體平直,不能扭轉腰部,大小便時要保持腰部前凸位,需臥床5~7d。手術治療后1w,囑患者在床上做飛燕式練功法,早晚各做50~100次/d。根據病情變化輔助推拿、磁熱療等合適的治療方法。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2護理
2.1一般基礎護理 為新患者準備硬板床,上墊棕墊,再鋪薄褥,強調平整、柔軟、干燥、舒適,防止褥瘡發(fā)生。準備患者的茶具、餐具,開水送至床頭,盡量減少患者活動。飲食以清淡、高營養(yǎng)飲食為主,避免不易消化和可能引起腹脹的食物,如牛奶、蛋糕類。飲水2500 ml/d,多進水果、蔬菜等含纖維高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應嚴格平臥硬板床,休息1w,不能大幅度在床上扭動,注意保持腰背部平直,腰部制動,防止褥瘡發(fā)生[2]。
2.2護理干預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工作,治療組加強護理工作,包括:針刀術后前6h,每2h對患者傷口情況觀察1次,3d內,3~4次/d對手術傷口的監(jiān)護和管理,重點是傷口滲血、滲液,傷口周圍皮膚、溫度變化、有無血腫等,對傷口情況及時與醫(yī)生溝通;及時了解患者腰部疼痛和不適癥狀的變化情況,每天早晚各1次敦促患者進行腰背肌和下肢肌力訓練30min,早晚各1次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加強日常工作中站、坐、勞動姿勢等方面的指導。
3結果
治療組平均住院(13.39±5.93)d,與對照組(15.12±9.29)d比較有一定差別,但P=0.380,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男女住院天數女性普遍超過男性,女性平均住院(15.12±5.82)d,男性平均住院(13.17±8.91)d,可能與女性對疼痛忍耐力稍差有關,但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治療組0例,對照組3例,發(fā)生率為10%。隨訪6個月后治療組腰腿痛復發(fā)0例,對照組腰腿痛復發(fā)7例,復發(fā)率達23.33%。治療組平均住院費用為(5898.96±2751.24)元,對照組為(6527.61±3243.92)元,有一定差別,但P=0.390,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赡芘c本研究病例太少有關,需進一步擴大病例數觀察。
4討論
腰突癥是由椎間本身退行性變及急性或慢性損傷的外因所致,治療后的復發(fā)率較高,主要與患者后期的鍛煉、康復不當關系密切,有研究指出,患者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對治療效果和復發(fā)率具有直接的影響[3]。本研究發(fā)現,正確的治療方法很重要,但是護理工作也不容忽視。醫(yī)療護理工作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本病在治療的同時,要注意針刀治療的術后管理,及時對患者病情進行觀察、評估,及時配合有效的護理工作,尤其是早期、及時、正確的康復指導,能明顯減少后遺癥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對本病的后期康復也十分重要,能明顯減少本病的復發(fā)。
參考文獻:
[1]沈光宇,楊衛(wèi)新.康復醫(yī)學 [M].第l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201~202.
[2] 劉德禹.189例腰椎間盤突出的護理[J].中國新醫(yī)藥,2004,3(8):124.
[3]賴敏貞,文若蘭.護理指導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療效的影響[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5,24(6):309~310.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