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感染是指分娩時及產褥期生殖道受病原體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變化。是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強圍產期婦女的健康指導,心理安慰,實施護理措施,使產褥感染大大減少,使產婦與新生兒順利度過這一特殊時期,促進產婦的身心健康,母嬰安全和健康恢復。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10~2012年,分娩產婦1320例,產褥感染37例,年齡:18~46歲,初產婦30例,經產婦7例,治愈32例,好轉7例。
1.2臨床表現 發(fā)熱、疼痛、異常惡露為產褥感染的三大主要癥狀,由于感染部位、程度、擴散范圍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
1.2.1急性外陰、陰道炎 分娩時會陰部損傷或手術產時導致感染,表現為會陰部疼痛,坐位困難,可有低熱,局部傷口紅腫發(fā)硬,傷口裂開,壓痛,有膿性分泌物流出,產婦可有發(fā)熱,畏寒,脈速等全身癥狀。
1.2.2急性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 病原體經胎盤剝離面侵入,擴散至子宮脫膜層稱為子宮內膜炎。侵入子宮肌層為子宮肌炎。兩者常伴發(fā),子宮內膜炎為子宮內膜充血、壞死、陰道有大量膿性分泌物并且有臭味。若為子宮肌炎,子宮復舊不良、腹痛、惡露增多呈膿性,重者可伴有高熱、頭痛、寒戰(zhàn),白細胞增高等全身癥狀。
1.2.3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急性輸卵管炎 炎癥持續(xù)發(fā)展,經淋巴或血液擴散到子宮周圍組織,引起盆腔結締組織炎。如累及輸卵管可引起輸卵管炎。表現為下腹壓痛、反跳痛、肌緊張,伴有肛門墜脹??捎腥戆Y狀嚴重者形成冰凍骨盆。
1.2.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彌漫性腹膜炎 炎癥未控制,繼續(xù)發(fā)展,擴散至子宮漿膜,形成盆腔腹膜炎。繼續(xù)惡化,發(fā)展成彌漫性腹膜炎。下腹明顯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全身中毒癥狀明顯。
1.2.5血栓靜脈炎 在血流瘀滯或靜脈壁受損的基礎上,細菌分泌肝素酶分解肝素,促進凝血,子宮壁胎盤附著面感染上述細菌時引起盆腔血栓性靜脈炎,病變單側居多,產后1~2w多見,表現為寒戰(zhàn)、高熱、癥狀可持續(xù)數周或反復發(fā)作。下肢血栓靜脈炎,表現為弛張熱,下肢持續(xù)疼痛,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腫、皮膚發(fā)白,習慣稱為股白腫。
1.2.6膿毒血癥及敗血癥 感染血栓脫落進入血循環(huán),引起膿毒血癥。細菌大量進入血循環(huán)并且繁殖,形成敗血癥,全身中毒癥狀明顯,可危及生命。
2預防
2.1臨產前2個月,應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加強孕期衛(wèi)生宣教,糾正貧血,積極治療孕期并發(fā)癥。
2.2接生時避免過多的陰道檢查和肛診,對胎膜早破,產程長,手術產者應該給于抗生素預防感染,也是有效的產褥感染常見預防方法。提高助產技術,嚴格無菌操作,正確處理產程,減少軟產道損傷。
2.3幫助和指導產婦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便后及時清潔會陰。產褥期應保持外陰清潔,使用消毒的會陰墊和衛(wèi)生紙,預防感染。指導早下床活動,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2.4產后按時檢測生命體征,出現不適或生命體征異常等癥狀及時請醫(yī)生檢查處理,不可延誤。
2.5提倡母乳喂養(yǎng),有利于惡露的排出。
2.6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含豐富維生素全面、均衡、易消化的飲食,多食湯水,為保持大便通暢,多食蔬菜與水果,注意少食多餐,飲食催乳,5~6餐/d為宜。
2.7教會產婦識別腹痛、發(fā)熱、異常惡露,如有不適和異常,需要隨時就醫(yī)。
2.8指導產婦注意休息、活動、服藥、產后復查等自我康復知識,勞逸結合,做好自我護理。
2.9產褥期嚴禁性生活,宜采用淋浴,不宜盆浴。保持心情愉快,主動與產婦交流,認真聽取她們的想法和感受,滿足其心理需求,使身體迅速恢復,幫助產婦認同母親角色,鼓勵其運用母愛,有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
3 護理
3.1將患產褥感染的產婦安置于清潔、空氣流通的病室,注意保暖,病室保持安靜,避免喧鬧,保證產婦有充足的休息與睡眠。
3.2協(xié)助其采取半臥位或抬高床頭,促進惡露流出,使局部炎癥局限,防止感染擴散。
3.3鼓勵產婦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多食湯水。
3.4幫助與指導產婦做好會陰部護理,適時更換會陰墊,保持床單元及衣物清潔,污染的床單、衣物等采取特殊處理,防止交叉感染。
3.5加強病情觀察與記錄,評估產婦的生命體征及??魄闆r,觀察是否有發(fā)熱、寒戰(zhàn)、惡心、嘔吐、腹痛及子宮復舊、惡露的顏色、形狀,有無異味,會陰切口愈合情況,如有異常,立即通知醫(yī)生,積極配合處理,解除或減輕產婦的不適。
3.6配合醫(yī)生對產婦進行治療,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對患者進行對癥,支持治療,糾正貧血和水、電解質紊亂,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的攝入,正確選擇抗生素,觀察抗生素使用后的療效,注意抗生素使用的間隔時間,維持血液中的有效濃度。積極配合醫(yī)生行清宮術、后穹隆穿刺術、膿腫切開引流術等的術前準備于術后護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病情、手術的目的意義、注意事項、讓患者與家屬參與其中,積極配合治療。
3.7心理護理,產褥感染產婦一般都有情緒焦慮與寶寶分離,擔心自己的預后等問題,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良好的心理疏導和護理可有效的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痛苦,降低精神和體力消耗,耐心解答產婦與家屬的疑問,讓其了解產褥感染的癥狀、診斷和治療的一般知識,減輕其焦慮,為嬰兒提供良好的照顧,提供母嬰接觸的機會,減輕產婦的分離性焦慮,鼓勵產婦家屬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會支持,增強產婦對病情治愈的信心和對醫(yī)務人員的信任,加強兩者之間的協(xié)同合作,使病情盡快康復。
3.8做好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導,加強會陰部護理,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產后42d返回醫(yī)院做產后健康檢查,性生活一般在產后(分娩后6w)檢查完畢,惡露干凈,生殖器官已經復原的情況下可恢復,哺乳期間避孕,正常分娩者產后3個月,剖宮產產后6個月,可放置節(jié)育器,應與醫(yī)生討論檢查后,安排具體的時間,同時指導飲食、休息、具體用藥等自我康復保健護理。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