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評價在休息、吸氧、限鹽、抗感染、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靜滴硫酸鎂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療效。方法 A組:除不用硫酸鎂外,治療方法同A組,用藥期間記錄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在;B組:休息、抗感染、吸氧、限鹽、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每日用25%硫酸鎂10~20%加入l0%葡萄糖液250ml中緩慢靜滴3~4h,療程7~10d。結果 A、B兩組顯效率分別為29.63%與68.5%,總有效率為81.5%與98.2%,兩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療效出現(xiàn)時間,B組比A組短(P<0.05〉,對于糾正低血鉀,心律失常等的療效, B組也優(yōu)于A組,B組在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副作用。結論 靜滴硫酸鎂是佐治費心病并心衰安全面有效的藥物。
關鍵詞:肺心病;心力衰竭;硫酸鎂;靜滴;療效
I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按全國第二次肺心病專業(yè)會議修訂標準,診斷肺心病和判定心衰,將我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入院,并排除了腎功能衰竭的216例肺心病并心衰的患者,按入院先后,依隨機分為A組:試驗組;B組:基礎治療組。
1.2方法 A組除不用硫酸鎂外,治療方法同A組,用藥期間記錄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定時查電解質(B組停用硫酸鎂后20h后查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肝、腎、血尿常規(guī)及肺心病X線攝片等。B組:在休息、抗感染、吸氧、限鹽、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每日用25%硫酸鎂10~20%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緩慢靜滴3~4h,療程7~10d。
1.3療效判定 無效:上述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有效:病員能平臥,吐痰、咳嗽、浮腫、氣喘、肺部羅音減輕,肝明顯回縮;顯效:病員能完全平臥,氣喘、咳嗽、浮腫、吐痰、肺部羅音消失,肝腫大回縮至正常。
1.4統(tǒng)計方法 A組與B組顯效,總有效率,療效出現(xiàn)時間的比較用x2檢驗。
2結果
2.1臨床療效分析一療程結束后,A組與B組的顯效率分別為29.63%與68.5%,總有效率為81.5%與98.2%,兩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
2.2副作用本組僅8例發(fā)生頭暈、心慌、局部脹痛,減慢滴速消失,對呼吸、血壓、房室傳導等未見不良影響,試驗前后,測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無異常改變。
2.3治療前后并發(fā)癥情況 A,B組試驗前低血鉀(<0.35mmol/L)兩者分別為20例和24例;試驗后低血鉀糾正分別是8例(40%)和28例,發(fā)生室性心律市場(頻發(fā)、多發(fā)性早,室速)分別為20例和24例(100%),治療后分別糾正4例(16.7%)和16例(80%);室上性心律市場(房早、房顫、室上速)分別為16例和24例,治療后糾正分別為4例(25%)和8例(33.3%)。
2.4 血鎂的變化試驗前A、B組兩組的血鎂分別為:(0.67±0.06)與(0,68±0.05)mmol/L,試驗后分別為:(0.71±0.05)與(0.99±0.05)mmol/L,全組216例,血清鎂低于0.75mmol/L為低鎂血癥,占184例(85.2%),A,B組試驗前血清鎂正常者分別為18例與14例。
2.5療效出現(xiàn)時間 以心率減慢至80次/min以下,呼吸減慢至18次/min以下,肺部羅音減少,尿量增加,水腫減輕,肝臟回縮等指標,比較A、B兩組起效時間,A組(6.4±0.7d),較B組(4.3±0.6d)的起效時間短(P<0.05)。
3討論
本臨床資料顯示:A、B兩組對肺心病心衰的顯效率分別為29,6%與68.5%,總有效率分別為81.5%與98.2%,療效出現(xiàn)時間分別為(6.4±0.7d)與(4.3±0.6d),B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A組,其差異性顯著(P<0.05),這是鎂鹽佐治肺心病心衰良好的佐證。A組與B組在治療后低血鉀的糾正分別是8例(40%)和28(100%),醫(yī)療實踐證明,某些低血鉀、低血鈣患者,經充分補鉀補鈣后,病情仍不能緩解者,應考慮缺鎂,此時補鎂,低血鉀、低血鈣得以糾正。這說明頑固性低血鉀、低血鈣癥,等同時存在低血鎂,補鉀、補鈣才能糾正[1],并且細胞內缺鉀,只有補鉀同時補鎂才能糾正。
本組鎂劑對糾正肺心病心衰并窒性心律失常、房早較滿意,但是對房顫較差(本組多系慢性房顫),低鎂血癥可誘發(fā)多種嚴重心律失常,室速、室顫等,給予補鎂可迅速得以糾正。其機理可能:①鎂可間接作用于心肌細胞膜一鉀- ATP酶和鉀通道,通過調節(jié)鉀的跨膜平衡維持心肌細胞的電穩(wěn)定性;②鎂可直接降低慢鈣通道活性,改變慢反應纖維內向鈣流的;③鎂直接作用于竇房結,使其沖動形成降低,沖動發(fā)放周期延長,使心肌細胞的絕對不應期延長,相對不應期縮短,從而使易損期縮短,由此發(fā)揮其抑制異位和折返中心的作用;④鎂能阻滯交感神經節(jié),從而有助于異位快速心律失常的控制[2]。因此,肺心病并心律失常者,可試用硫酸鎂治療。A 組 94例低血鎂癥,經補鎂治療后,血鎂濃度全部恢復正常,且癥狀明顯得以改善,A組14例血鎂正常者,經補鎂治療,顯效10例,有效4例,血鎂正常者補鎂治療仍有效,這說明對于呼吸衰竭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對于呼吸衰竭,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及嚴重脫水應慎用。對膝反射消失,呼吸<16次/min,血鎂>2.mmol/L,須禁用[3]。而血鎂濃度不能完全準確反映體內鎂缺乏,臨床實踐證明,作鎂負荷試驗,對鎂缺乏的診斷有較大意義。B組90例低鎂血癥,經基礎治療后,飲食改善,血鎂濃度均有一定升高,但是僅有32例恢復正常,證明肺心病并心衰的低鎂血癥者,補鎂能更快,更有效的得到糾正。
本試驗,副作用少,僅8例有頭暈、心慌、局部脹痛,減慢滴速可消失,因此,我們認為硫酸鎂靜滴是佐治肺心病心衰安全而有效的藥物。
參考文獻:
[1]張寧仔,杜日映主編心血管科醫(yī)師進修必讀[M].第1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6:367-368.
[2]鄭成規(guī).鎂劑在臨床上的新用途[J].新醫(yī)學,1987:18〈3)149.
[3]馬喜奎.靜脈滴注硫酸鎂治療慢性肺心病難治性心衰21例療效.編輯/許言